- 年份
- 2024(9715)
- 2023(14391)
- 2022(12191)
- 2021(11416)
- 2020(9715)
- 2019(22705)
- 2018(22510)
- 2017(43085)
- 2016(23230)
- 2015(26661)
- 2014(26833)
- 2013(26807)
- 2012(25365)
- 2011(23245)
- 2010(23699)
- 2009(22105)
- 2008(22061)
- 2007(19837)
- 2006(17442)
- 2005(16146)
- 学科
- 济(111528)
- 经济(111432)
- 业(62126)
- 管理(60094)
- 方法(47725)
- 企(47132)
- 企业(47132)
- 数学(42718)
- 数学方法(42105)
- 中国(34408)
- 农(29818)
- 地方(26317)
- 业经(23203)
- 财(22735)
- 贸(22093)
- 贸易(22077)
- 易(21432)
- 制(20651)
- 银(19978)
- 银行(19950)
- 农业(19651)
- 学(19463)
- 行(19205)
- 融(18645)
- 金融(18643)
- 和(15313)
- 环境(15190)
- 理论(15180)
- 技术(15111)
- 发(15011)
- 机构
- 学院(341078)
- 大学(340073)
- 济(150754)
- 经济(147807)
- 管理(129246)
- 研究(121728)
- 理学(109679)
- 理学院(108415)
- 管理学(106484)
- 管理学院(105844)
- 中国(97384)
- 京(73779)
- 科学(72221)
- 财(68017)
- 所(62471)
- 农(56883)
- 研究所(56425)
- 中心(55687)
- 财经(53366)
- 江(51634)
- 经(48403)
- 北京(47996)
- 业大(47741)
- 经济学(47351)
- 农业(44524)
- 范(44471)
- 师范(44053)
- 院(43287)
- 经济学院(42721)
- 州(41535)
- 基金
- 项目(218195)
- 科学(171792)
- 研究(160232)
- 基金(158099)
- 家(137218)
- 国家(136124)
- 科学基金(116119)
- 社会(102575)
- 社会科(97412)
- 社会科学(97390)
- 省(84668)
- 基金项目(82043)
- 教育(73289)
- 自然(73141)
- 自然科(71468)
- 自然科学(71448)
- 划(71373)
- 自然科学基金(70176)
- 资助(67189)
- 编号(64676)
- 成果(52818)
- 发(51793)
- 重点(49554)
- 部(48971)
- 课题(45553)
- 创(45164)
- 国家社会(42842)
- 创新(42406)
- 发展(42042)
- 教育部(41962)
- 期刊
- 济(169561)
- 经济(169561)
- 研究(106976)
- 中国(72302)
- 农(52761)
- 财(50926)
- 学报(49435)
- 管理(47945)
- 科学(47844)
- 融(38639)
- 金融(38639)
- 大学(37618)
- 教育(35925)
- 农业(35844)
- 学学(35305)
- 技术(31320)
- 经济研究(28513)
- 业经(27548)
- 财经(26452)
- 经(22865)
- 问题(22471)
- 业(20362)
- 贸(19529)
- 统计(19524)
- 技术经济(18722)
- 世界(17395)
- 策(17376)
- 国际(17355)
- 商业(16246)
- 决策(15865)
共检索到527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祁祥 贲奔
中国保险产业发展的供需规模分析①孙祁祥贲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一、保险产业的一般供需模型一般认为,保险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期望从保险业得到的经济补偿总量。保险需求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自然界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风险损失总量所产生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卞琳琳 刘爱军
自1985年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鸡蛋出产国,国内鸡蛋产量和消费量也在不断攀升。本文通过数据分析中国鸡蛋产业的供需状况,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研究中国鸡蛋产业的产业特征和发展前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鸡蛋产业 供需现状 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珺 喻炜
本文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中国风电产业所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认为中国风电产业内部竞争激烈,外来威胁不明显,替代品威胁力较弱,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生产呈现"技术空心化"。通过对"风电零部件供给-风电整机制造-风电场运营开发"整个风电供需链的分析,认为现阶段制约我国风电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并不在于风电的制造、生产和运营,而是受制于风电并网的约束。为进一步研究未来我国风电市场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预测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的STA-LSSVM模型,利用1993-2011年中国风电装机新增容量、累计容量及风电并网新增容量、并网累计容量等数据,预测了风电生产供给与风电并网需求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2012-...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凯 齐中英 黄凤
印度洋海啸所引起的灾难,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巨灾保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巨灾保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当前的巨灾保险发展却非常迟缓。从巨灾保险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巨灾保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做出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
巨灾保险 巨灾互换 巨灾债券 再保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丽军
我国的再保险业刚刚起步 ,承保能力不足 ,技术、服务水平不高 ,对于商业分保还很陌生。尽管如此 ,目前再保险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 ,而且根据我国的承诺 ,四年后法定分保将不复存在 ,对于以法定分保为支撑的中国再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业而言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壮大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笔者以为 ,缩小再保险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是当务之急 ,因此应做好相应的工作。
关键词:
再保险需求与供给 商业分保 法定分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明明
对河南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概述的基础上,梳理总结河南省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创新,包括商业保险经办基本医保的"新乡模式""洛阳模式"和"郑州模式",以及在新时期精准扶贫背景下实施的"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利用"基于卫生总费用占比"和"基于ARMA模型的单变量预测"两种方法对河南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规模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认为2020年河南省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可达到400亿元左右。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政策建议,包括推动商业健康险保险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专业化经营、完善商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晓夏 章林
规模经济对于保险产业而言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实证分析来看中国保险产业规模经济并不明显,其中规模最大的几家保险公司并没有实现经济规模。所以应寻找一种适度的规模以实现现阶段我国保险产业的规模经济与产业效率。本文在保险产业规模经济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保险产业的规模作实证分析,由此建立中国保险产业现阶段的适度规模,并提出实现这一适度规模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保险产业 规模经济 适度规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思
健康保险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张使得保险在中国能够更好地发挥经济补偿功能、资金融通功能与社会管理功能。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国内生产总值、社会与个人卫生支出以及健康险保费收入的历年数据,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并寻找社会与个人卫生支出同健康险保费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预测分析国内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规模、空间及方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章金萍 李兵
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保险支持不可或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保险虽然在政策支持、产品供给和投融资上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数量众多的承保企业和产品、权威性评估机构相比较,保险支持在供需上仍存在较大矛盾。这既有文化产业自身特殊性及从业者保险意识淡薄等原因,又有第三方鉴定机构缺乏及文化产业保险道德风险较大等因素。因此,扩大文化类保险产品供给与险种创新,建立文化产业保险的规范体系,培育专业化的鉴定机构和队伍,成立专门性的文化产业保险团队或公司,拓展保险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渠道是保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应考虑的对策。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保险支持 供需分析 对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伟 刘永东
本文在梳理有关衡量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的传统比较方法及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保险基准深度比"这一新方法,并在新的方法体系下,对有关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的传统判断进行重新审视并提出一个经过检验的新判断,最后提出有关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的新解释和新启示。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以可比意义的"相对于经济发展的保险业发展水平"来衡量,中国保险业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发展程度实际上是较为均衡的;在过去一段时期,这种均衡状态不仅较为稳定,而且有所改进。第二,对于中国保险市场的区域群聚现象,"非饱和市场"是一种更具证据、更为合理的解释。第三,对于保险公司,区域布局不应是简单地优先考虑中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应...
关键词:
保险 区域 比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军 梁东黎
全球价值链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尝试使用异质性企业模型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证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进步除了要从"干中学效应"中获取以外,更重要的还应该从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引致功能中获得,实现从"干中学效应"到"母市场效应"的转变。对各参数在转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的详细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的上升使得发达国家企业对中间产品重新"发包","干中学效应"下降,这有可能引致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而国际和国内贸易成本的上升却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一直维持在低端。以上分析为全球价值链下我国摆脱产业升级的困境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市场规模 产业升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少琳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对保险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除了经济增长 ,一些政策性因素的干预也影响着保险市场的发展。作者试图利用计量经济建立一个有关保费收入的回归模型 ,定量研究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因素 ,分析其内在传导机制及其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回归分析 替代效应 保险市场开放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瑞纲
文章首创性的使用统计的方法研究我国责任保险市场发展的特点。首先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责任保险的发展速度与财产保险发展并没有显著差异的结论;其次我们通过滞后分析,了解上年、前年、和大前年的责任保险赔款对本期责任保险收入都有着显著性影响,其中大前年的赔款影响最为显著;最后我们分析了责任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统计软件的计算,我们了解在我国,只有非农人口比率、大前年责任保险赔款与律师代理的民事诉讼案件三个变量对于责任保险发展来说是重要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金龙,张昊
人口因素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变量,人口总量、人口的结构因素等对保险需求和保险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指出目前影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人口因素中,主要是人口结构因素在发挥作用。中国保险费收入的总量较高,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既是中国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因素在保险业上的凸现,也是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教育水平等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
保险业 人口 人口结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蒲海成
我国保险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发展,实际上是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大潮,迈向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分析的视角看,正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致的制度环境变化,释放了社会各个层面的风险管理需求,诱发了对保险供给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制度需求。而保险业供给制度、交易制度、监管制度等正式及非正式制度结构的演进,则使得保险市场化运行的制度创新成为可能。因此,制度变迁正是推动中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深入解析我国保险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动力及其轨迹,探索实现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改革路径,就必须实现保险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型。
关键词:
保险 市场化制度变迁 制度需求 制度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