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70)
2023(22139)
2022(18805)
2021(17344)
2020(14819)
2019(33566)
2018(32987)
2017(62870)
2016(34001)
2015(37920)
2014(37447)
2013(37481)
2012(34593)
2011(31200)
2010(31048)
2009(29279)
2008(28834)
2007(25555)
2006(22750)
2005(20602)
作者
(101887)
(84834)
(84324)
(80218)
(54118)
(40599)
(38182)
(33287)
(32376)
(30341)
(29110)
(28572)
(27200)
(26995)
(26512)
(26189)
(25356)
(24844)
(24508)
(24395)
(21191)
(20905)
(20773)
(19508)
(19187)
(18943)
(18820)
(18519)
(17151)
(16694)
学科
(154105)
经济(153938)
(111163)
管理(105682)
(94853)
企业(94853)
方法(67120)
数学(56348)
数学方法(55691)
(41018)
(40289)
中国(39284)
业经(37596)
(31362)
地方(29182)
农业(28493)
(28441)
(27172)
贸易(27156)
(26985)
财务(26908)
财务管理(26860)
(26363)
企业财务(25485)
(24320)
理论(24207)
技术(23525)
(23025)
银行(22947)
(22177)
机构
大学(496647)
学院(494787)
(208663)
经济(204608)
管理(193464)
研究(170668)
理学(166492)
理学院(164659)
管理学(161628)
管理学院(160745)
中国(133317)
(106537)
科学(105817)
(95812)
(88717)
(87201)
研究所(79320)
中心(76822)
财经(76680)
业大(76623)
(73280)
农业(70005)
(69875)
北京(67545)
经济学(63926)
(61739)
(60630)
师范(59872)
(58436)
经济学院(57491)
基金
项目(332710)
科学(261200)
基金(243997)
研究(235509)
(215522)
国家(213761)
科学基金(182871)
社会(150895)
社会科(143089)
社会科学(143051)
(127943)
基金项目(127901)
自然(120867)
自然科(118117)
自然科学(118083)
自然科学基金(116022)
(108311)
教育(106792)
资助(102139)
编号(92598)
重点(74711)
成果(74044)
(73170)
(70832)
(69487)
创新(64683)
科研(64225)
课题(63792)
国家社会(63194)
教育部(62253)
期刊
(231704)
经济(231704)
研究(147730)
中国(93142)
学报(84017)
(80129)
科学(75685)
管理(75097)
(75063)
大学(63372)
学学(60030)
农业(54758)
(47067)
金融(47067)
教育(43175)
技术(43142)
财经(38710)
经济研究(37956)
业经(36247)
(33346)
(30747)
问题(29668)
技术经济(26643)
统计(24952)
(24541)
(23790)
科技(23133)
世界(23108)
(22679)
图书(22644)
共检索到741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邵全权  
保险业作为金融中介以及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服务的提供者,可以通过风险管理服务和转化储蓄而形成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市在1999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种单方程估计方法和多方程系统估计方法对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寿险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关系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估计,可以得到相对统一的结论,即寿险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正在逐渐降低;在财险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关系中,采用不同方法会得到具有一定差异的结果,结果并不稳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沈玉良  赵红军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近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策层关心的重要话题。本文强调了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不同作用,将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置于平等地位,然后采用因果分析、支出法和联立方程组法对我国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2004年,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而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总体来说贡献为负;从分阶段来说,1981~1991年,加工贸易没有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而1992~2004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这符合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阶段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颖  赵扬  
本文旨在建立制度的合适工具变量,从而能够正确估计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文章提出以中国1919年基督教教会初级小学的注册学生人数作为制度的工具变量,并详细论述工具变量的相关性和外生性诸条件。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本文发现制度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显著为正。在控制了地理因素和政府政策效应等变量以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仍然最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世林  张美晨  
本文对研发资本存量进行了处理,重新估计了中国1990-2017年全国及省级层面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1990-2017年,科技进步对全国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48.97%,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R&D资本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攀升,但全要素生产率过快下滑成为科技进步贡献和经济增长下行的主要原因;2013年以来,上海、浙江、江苏等多数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已经开始触底反弹,但辽宁、新疆、山西等重化工和资源密集地区仍在严重下滑,甚至部分省份为负值。因此,加快扭转重化工和资源密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下滑的局势,是提高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且抑制经济增长下行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玲  蒲春玲  梁文靖  马文娟  苏丽丽  刘祥鑫  穆飞翔  
[目的]为提高乌鲁木齐市各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明确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C-D生产函数,以2005—2015年乌鲁木齐市统计数据为样本,借助EViews6.0和SPSS20.0软件测算出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Logistic曲线极限点。[结果](1)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6.72%)最大,建设用地投入要素贡献(32.81%)次之,然后是劳动力投入要素贡献(13.25%),技术进步投入要素贡献(-2.78%)最小,但拥有很大的挖掘空间;(2)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Logistic曲线极限点位于第二、三产业产值为1 522亿元处,对应2011年产值,2005—2011年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增趋势,2011年之后贡献速度呈递减趋势,逐渐趋于平缓。[结论]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依资本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晓静  周亚军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利用包含企业家精神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将私营部门雇佣比率和自我雇佣比率分别作为企业家精神的度量指标,使用199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变量和制度变量后,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政府应为个人和企业的创业及其竞争提供更好的软硬环境,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霄伟  高志刚  
以协整分析和状态空间模型为分析视角,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从协整分析来看,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当期能源消费量受当期经济增长量和前一期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并以-0.209 0的调整速度向均衡点靠近。从空间状态模型来看,新疆能源消费弹性大约在0.61~0.67之间波动。在工业化前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进入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现上升趋势,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2002年出现震荡下滑,而在2002年以后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童百利  
将城乡收入差距纳入到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中,通过中国198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贸易开放、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其拐点值为1.223;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不仅与贸易开放有关,而且还与贸易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有关;贸易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是否在临界值范围内,并计算出此临界值为2.597。研究结果对当前省际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过程中应该实施差别化的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华  
保险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已得到逐步的认识,但相关研究还是较少。保险作为金融中介,通过强大的筹资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本文运用两个理论模型分别论证了财产保险为经济提供了分担机制,寿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长期资本,且两类保险对技术进步也有促进作用,保险制度直接与间接地提高了社会产量,推动了经济增长。以我国为实证,结果表明,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对GDP增长有贡献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嘉  刘鹏  
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关数据的协整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是诱致的能源需求型经济。为了进一步考察中国能源利用效率问题,采用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对能源消费弹性进行了估计,表明了我国能源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邸晓东  张园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养老金缺口也越来越大,同时养老金的14连调也显示出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养老金水平的不协调。因此,本文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养老金支出水平的相关关系进行探究,发现经济增长对养老金的支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进一步细化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从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创新性四个维度对养老金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区域经济协调性对养老金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并据此提出重视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充分认识经济增长与养老金增长的协同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青  罗志红  吴武兰  
利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90-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变系数面板模型以验证中国各省市区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省市区持续拉大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初始较快的人均GDP、人力资本存量、对外贸易显著正向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无序增长的物质资本、非最优规模的政府支出阻碍了各地区经济增长。因此,应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效率和人力资本水平,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合理控制政府规模,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青  罗志红  吴武兰  
利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90-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变系数面板模型以验证中国各省市区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省市区持续拉大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初始较快的人均GDP、人力资本存量、对外贸易显著正向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无序增长的物质资本、非最优规模的政府支出阻碍了各地区经济增长。因此,应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效率和人力资本水平,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合理控制政府规模,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正兵  
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1997~2011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研究发现,金融中介规模扩张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中间渠道具有负向影响,金融效率提升和结构改善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技术效率作用于生产率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金融发展促进生产率提高的中间渠道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来源不匹配,因此政策上要着力引导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协同发展。金融发展的要素再配置效应较弱,尤其是对资本生产率的再配置效应影响为负,这可能源于资本总量的软约束和结构的刚性约束,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对贷款分配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也制约了金融效率的提升,影响了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天一  
根据企业自身创新和技术的外部性,结合吸收能力和FDI溢出效应,将技术进步路径分为技术研发、技术的转移与扩散、技术的转让合作与援助。本文利用我国2005-2011年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 M M估计法,发现三种技术进步路径对内涵经济增长均有正向作用。另外根据分组检验,发现不同类型的行业技术进步路径对内涵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