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07)
- 2023(22323)
- 2022(18917)
- 2021(17719)
- 2020(14956)
- 2019(34479)
- 2018(34013)
- 2017(64831)
- 2016(35280)
- 2015(39767)
- 2014(39856)
- 2013(39669)
- 2012(36916)
- 2011(33404)
- 2010(33543)
- 2009(31299)
- 2008(31528)
- 2007(28077)
- 2006(24755)
- 2005(22474)
- 学科
- 济(152374)
- 经济(152208)
- 业(113181)
- 管理(107627)
- 企(95948)
- 企业(95948)
- 方法(66720)
- 数学(55693)
- 数学方法(55004)
- 农(43276)
- 中国(43112)
- 财(41394)
- 业经(38122)
- 地方(32685)
- 学(30378)
- 制(30083)
- 农业(29551)
- 贸(28716)
- 贸易(28698)
- 易(27866)
- 务(27717)
- 财务(27626)
- 财务管理(27569)
- 企业财务(26117)
- 理论(25477)
- 银(25438)
- 银行(25375)
- 和(25237)
- 技术(24517)
- 行(24280)
- 机构
- 学院(510967)
- 大学(510776)
- 济(209887)
- 经济(205453)
- 管理(199513)
- 研究(175053)
- 理学(170585)
- 理学院(168646)
- 管理学(165767)
- 管理学院(164819)
- 中国(137020)
- 京(110256)
- 科学(107693)
- 财(98345)
- 所(89531)
- 农(86828)
- 研究所(81027)
- 中心(79831)
- 财经(77729)
- 江(77402)
- 业大(75160)
- 经(70571)
- 北京(70479)
- 农业(68032)
- 范(66703)
- 师范(66037)
- 院(63373)
- 经济学(63294)
- 州(62237)
- 财经大学(57528)
- 基金
- 项目(336803)
- 科学(264717)
- 研究(245405)
- 基金(243971)
- 家(212815)
- 国家(210994)
- 科学基金(180886)
- 社会(154723)
- 社会科(146571)
- 社会科学(146534)
- 省(131179)
- 基金项目(128271)
- 自然(117586)
- 自然科(114850)
- 自然科学(114818)
- 自然科学基金(112760)
- 教育(112632)
- 划(110383)
- 资助(101645)
- 编号(99927)
- 成果(81410)
- 重点(75603)
- 部(74400)
- 发(73852)
- 创(70182)
- 课题(69192)
- 创新(65263)
- 科研(64563)
- 国家社会(63645)
- 教育部(63440)
- 期刊
- 济(236174)
- 经济(236174)
- 研究(153472)
- 中国(101642)
- 学报(79940)
- 农(79373)
- 财(77539)
- 管理(75949)
- 科学(74292)
- 大学(60474)
- 学学(56928)
- 教育(54882)
- 农业(54365)
- 融(50451)
- 金融(50451)
- 技术(45967)
- 业经(39094)
- 财经(38226)
- 经济研究(37251)
- 经(32825)
- 问题(30720)
- 业(30456)
- 技术经济(26605)
- 贸(25106)
- 图书(24975)
- 统计(24416)
- 版(23978)
- 理论(23643)
- 科技(23324)
- 现代(23184)
共检索到773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伟 刘永东
本文在梳理有关衡量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的传统比较方法及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保险基准深度比"这一新方法,并在新的方法体系下,对有关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的传统判断进行重新审视并提出一个经过检验的新判断,最后提出有关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的新解释和新启示。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以可比意义的"相对于经济发展的保险业发展水平"来衡量,中国保险业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发展程度实际上是较为均衡的;在过去一段时期,这种均衡状态不仅较为稳定,而且有所改进。第二,对于中国保险市场的区域群聚现象,"非饱和市场"是一种更具证据、更为合理的解释。第三,对于保险公司,区域布局不应是简单地优先考虑中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应...
关键词:
保险 区域 比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沈扬扬
基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利用2001年~2009年数据,研究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的情况,并得到研究成果,一是以保险密度为标准,2003年后我国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呈现σ收敛、β收敛以及跨越式增长态势;二是以保险深度为标准,2003年之后我国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基本呈现σ发散态势;三是以保险密度为衡量标准的区域保险业发展水平具有空间收敛的性质,而以保险深度为指标则不存在空间相关;四是人身保险对保险业区域差距的贡献度更大,其变动特点决定了保险业整体区域发展差距的变动特点;五是以保险密度指标衡量,对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贡献最大是三大地区间的差距,但有下降趋势,以保险深度指标衡量,则三大地区间差距是最小的...
关键词:
保险业 收入差距 敛散性 不平等分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东风 傅强
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15年里,经济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也实现了长足发展。由于两国发展阶段、经济现状、国际地位的类似,两国的保险业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互补性。通过对比两国保险业发展现状、特点、优势和潜力,对于指导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认识和思考中国保险业相关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翔 华日新 穆菊梅
我国保险业"十二五"规划,将优化保险区域结构,统筹城乡保险市场,促进东、中、西部保险市场协调发展列为重要任务。本文从区际间的角度出发,将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保险区域划分,分为四大保险区域,以2001年~2011年的保险业基本数据为基础,分别按照保费收入法、保险密度法、保险深度法、保险业绩指数法以及保险基准深度比进行定性分析,发现我国保险业的区域关系是较为和谐的,而且从长期走势来看,这五种方法分析的结果也趋于一致。在此基础,本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构建协调度模型,从上述五个角度对保险业区域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测算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祥佑
本文建立了识别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模型和识别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失衡成因的多元离差模型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逐步回归法为模型选择了最优的解释变量。除相关关系外,保证变量间还存在因果关系,并降低了解释变量间的共线性。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省际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省际保险业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不是社会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差异。
关键词:
省际保险 发展 影响因素 失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政 谢小娟 刘娜 彭澍夫
湖南与云南分别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两省在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上的差异决定了两省保险市场存在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湖南与云南保险市场的比较,分析影响保险市场发展的相关因素,探索中、西部地区促进保险业科学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保险 比较分析 发展对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永 刘鹃
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业已经快速成长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保险费收入高速增长,但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明显;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增长较快,但近两年增速趋于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保险市场长期寡头垄断,由极少数主体主宰市场,影响了新公司的成长与保险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加剧致使费率水平持续下降,市场经营环境欠佳。为实现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引入竞争机制,健全保险业市场体系;在巩固常规保险业务的同时,积极进行保险产品的创新;完善再保险服务体系。
关键词:
保险费收入 保险密度 保险深度 国际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薇 龚六堂
新兴市场国家保险业正在成为世界保险市场的增长亮点和发展动力。本文通过构建NCN一Bootstrapping DEA模型,从效率视角对新兴市场国家保险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异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发展背后效率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政府监管、行业发展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国别差异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效率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保险业发展的冲击较为明显,但对其效率的影响有限。同时,企业规模、盈利性、稳健性和偿付能力对各国保险业的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不同影响,这进一步解释了各国效率差异的内在原因,为其从内部提升效率提供了实现路径,也为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
关键词:
保险业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茂山
对正确保险消费观的研究,不仅对我国保险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完善我国保险市场,实现我国保险业的科学发展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保险消费观,是以风险转移为先,以购买经济保障为本,以互助共济为己任,以最大诚信为最高准则,以保险作为生存必须品,以可持续消费为目标的保险消费理念体系。保险保障形式是整个保障体系中最普遍、最经常、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防灾救灾形式,它和社会保障共同处于整个防灾救灾体系的基础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翔 胡锐
文章基于1990~2011年中国省域保险业面板数据,根据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近似相等的原则将全国分为三组,分别建立不同类型的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保险业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金龙,张昊
人口因素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变量,人口总量、人口的结构因素等对保险需求和保险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指出目前影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人口因素中,主要是人口结构因素在发挥作用。中国保险费收入的总量较高,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既是中国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因素在保险业上的凸现,也是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教育水平等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
保险业 人口 人口结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蒲海成
我国保险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发展,实际上是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大潮,迈向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分析的视角看,正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致的制度环境变化,释放了社会各个层面的风险管理需求,诱发了对保险供给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制度需求。而保险业供给制度、交易制度、监管制度等正式及非正式制度结构的演进,则使得保险市场化运行的制度创新成为可能。因此,制度变迁正是推动中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深入解析我国保险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动力及其轨迹,探索实现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改革路径,就必须实现保险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型。
关键词:
保险 市场化制度变迁 制度需求 制度供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建伟 储雪林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保险业以令人欣喜的势头快速发展 ,但其中也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为此 ,本文对中国保险业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保险业务特点 竞争方式 发展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乾 金怀玉
文章通过对我国各区域保险业发展的空间自相关的强度大小进行分析,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保费收入为观测值指标,运用Moran指数I对我国各省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省域间的保险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以东部沿海为主要地区的"高-高"集聚型和以西部内陆为主要地区的"低-低"集聚型都日益显著且稳定,中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落后情况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郭金龙 张许颖 邱长溶
本文研究表明,推动中国保险业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之间没有相互替代关系;引起地区间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经济开放程度的差距、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以及人们风险意识的差距;2004年底中国保险业全面开放,外资将积极开发中国保险市场,中国保险业应未雨绸缪,根据影响中国保险业发展因素的区域特点,在大力发展东部地区保险业市场的同时,配合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区域经济政策,适当加大中、西部保险市场的开发力度,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