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13)
2023(21300)
2022(18019)
2021(16796)
2020(14210)
2019(32514)
2018(31708)
2017(59892)
2016(32240)
2015(35988)
2014(35257)
2013(34966)
2012(32147)
2011(28798)
2010(28612)
2009(26622)
2008(26444)
2007(22944)
2006(19959)
2005(18121)
作者
(91208)
(76368)
(75540)
(72123)
(48597)
(36350)
(34489)
(29881)
(29021)
(27011)
(26043)
(25982)
(24245)
(24045)
(23465)
(23462)
(22650)
(22231)
(21968)
(21826)
(18724)
(18602)
(18494)
(17493)
(17134)
(16980)
(16802)
(16570)
(15194)
(14992)
学科
(137565)
经济(137420)
(108327)
管理(99925)
(91804)
企业(91804)
方法(63368)
数学(53202)
数学方法(52585)
(40369)
(38793)
中国(37921)
业经(35937)
农业(28355)
地方(26760)
(26215)
财务(26146)
财务管理(26102)
(25961)
(25839)
(25445)
贸易(25433)
企业财务(24778)
(24706)
(22758)
技术(22572)
理论(22417)
(21524)
银行(21483)
(20839)
机构
大学(455493)
学院(455003)
(190700)
经济(187019)
管理(182668)
理学(157716)
理学院(156037)
管理学(153381)
研究(152954)
管理学院(152556)
中国(121852)
(97056)
科学(92952)
(88896)
(75604)
(73306)
财经(71087)
中心(70599)
研究所(68772)
(66205)
业大(65798)
(64942)
北京(61385)
经济学(58204)
(57536)
农业(57176)
师范(57016)
(56354)
(53214)
财经大学(53015)
基金
项目(311017)
科学(247228)
基金(229790)
研究(226023)
(200447)
国家(198819)
科学基金(172328)
社会(145760)
社会科(138270)
社会科学(138238)
基金项目(121054)
(118607)
自然(112193)
自然科(109666)
自然科学(109644)
自然科学基金(107711)
教育(102499)
(100265)
资助(94841)
编号(90436)
成果(71882)
重点(69633)
(68964)
(66039)
(65355)
国家社会(61285)
课题(61214)
创新(60706)
科研(59850)
教育部(59349)
期刊
(205334)
经济(205334)
研究(136319)
中国(85049)
管理(69192)
(69173)
学报(68908)
科学(66319)
(66037)
大学(53313)
学学(50305)
农业(45709)
(43696)
金融(43696)
教育(42936)
技术(39836)
财经(34664)
业经(33619)
经济研究(33376)
(29768)
问题(26594)
(26300)
技术经济(23519)
统计(22486)
(22460)
理论(21410)
图书(21368)
资源(21053)
现代(20921)
科技(20837)
共检索到675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康萌萌  
本文基于2003~2015年全国31个省份保险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以保险深度、财产保险深度和人身保险深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建立我国保险业减贫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利用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保险业减贫效应的空间集聚、区域差异和门槛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保险业发展和贫困程度都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从全国角度来看,保险业、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都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并且财产保险减贫效应大于人身保险;从区域角度来看,对于整个保险业而言,只有东部和中部具有减贫效应;对财产保险而言,东中西部都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并且西部财产保险减贫效应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对于人身保险而言,只有东部地区具有减贫效应。保险业减贫效应还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当经济发展到特定水平,越过某一门槛,保险业减贫效应会显著增加,甚至发生质变。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保险业,将保险业纳入到扶贫开发体系中,充分发挥保险业的减贫效应,逐步降低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保险公司还应该采取积极差异化承保策略,为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因为只有区域经济提高到一定水平,保险业减贫效应才能产生预期效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汪晓文  崔晓烨  
本文基于2005—2017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和贫困程度都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从全国层面来看,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从区域层面来看,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存在异质性,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的门槛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减缓贫困还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越过某一门槛时,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会显著增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鲁芳  李如友  
文章利用中国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其它变量的条件下,中国旅游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作用以积极影响为主,同时呈现显著的门槛特征。具体而言,中国旅游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重门槛特征、基于旅游资源禀赋的三重门槛特征以及基于交通便利程度的单一门槛特征,随着门槛变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发展并非总对贫困减缓产生实质贡献。为此,文章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在思想观念上,客观认识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正确指导旅游减贫开发实践;在发展路径上,贫困地区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旅游...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景华  
根据中国2003~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业绩指数的省际数据,采用Dagum(1997)的方法测算了中国OFDI来源的地区差异及演变态势,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影响OFDI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OFDI来源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缩小趋势,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比较平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但地区间差距一直都是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而超变密度贡献率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进一步的FGLS估计结果表明能源需求的增加、平均工资的上涨以及出口规模的扩大,都是影响OFDI的主要因素,且东、中、西三个区域影响OFDI的因素是不同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宇嘉  杨俊  王燕  
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从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角度对2000-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减贫差异进行的分析发现,东中西部各地区的整体经济及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贫困发生率的降低。同时,东中西部的农村金融发展均能使其区域内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但是,整体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缓解作用仅在西部地区得到验证。因此,进一步深化各区域内经济体制改革,适当调整金融结构并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将有利于减少农村贫困,缩小区域差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磊  张晨  
基于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引入发展经济学的FGT贫困指数,分别从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三方面对西部地区贫困水平进行了测度分解。然后基于1999—2014年中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旅游业和经济增长作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的非线性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减缓农村贫困中呈现明显的门槛效应特征,当发展水平较低时,旅游业可以显著减缓农村贫困广度和深度;但当旅游业发展水平依次跨越门槛值之后,上述贫困减缓效应则不再显著,并且还存在加剧农村贫困强度的潜在倾向。(2)当人均实际GDP低于第一门槛值时,旅游业并未减缓农村贫困广度和深度;当人均实际GDP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广度和深度的边际效应呈相反变化;而当人均实际GDP处于门槛值8717元前后区制时,旅游业对农村贫困强度的影响效应由负转正。(3)以人均GDP增长率衡量的经济增长速度对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具有正向非单调性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师荣蓉  徐璋勇  赵彦嘉  
本文在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78-2010年中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对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均衡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隐性累积效应;当人均收入跳越"贫困陷阱"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显性加速效应;当人均收入处于高水平均衡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隐性减速效应。对外贸易、城市化、公共服务、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对贫困减缓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本文从金融发展视角和非金融发展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洪刚  佟昕  陈凯  李刚  
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如何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成为解决碳排放问题的焦点内容。通过碳排放的差异分析可以评估各区域的减排工作成果和未来的减排潜力,能够为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ntergover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指导目录计量碳排放的方法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碳排放量,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特征,将中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区域,运用泰尔指数法分解分析了以人口为权重和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中国区域碳排放量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赜琳  陈硕  傅冬绵  
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历史条件、地方政府的收支约束和制度环境三方面对我国地方土地财政的形成原因展开理论分析,然后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和差异的动态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区域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因素和制度变化因素均是影响中国土地财政变动的重要方面;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前期的增长会形成惯性而影响后期的增长;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缺口、腐败程度、区域竞争和土地融资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在二元土地制度、财政信息披露程度、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等方面的影响显著,只是程度不同。政府在解决土地财政问题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重视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影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忠  
本文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减贫效应进行空间异质性检验,并考察了两者之间的非线性空间联系。研究表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与贫困率在空间上呈非线性均衡分布,而且对于减贫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性,同时存在着门槛特征,即减贫弹性随公共文化投入强度和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而提高,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先递增后递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林  
本文利用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林  
本文利用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琦  
当前,市场化水平是衡量经济建设过程的重要指标,对经济社会中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市场化水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8-2016年全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能显著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市场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影响,发现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对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