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1)
- 2023(13976)
- 2022(11572)
- 2021(10596)
- 2020(9329)
- 2019(21354)
- 2018(20881)
- 2017(40351)
- 2016(21805)
- 2015(24562)
- 2014(24450)
- 2013(24721)
- 2012(23108)
- 2011(20708)
- 2010(20858)
- 2009(19935)
- 2008(20181)
- 2007(18259)
- 2006(16038)
- 2005(14765)
- 学科
- 济(103653)
- 经济(103541)
- 业(88518)
- 企(76155)
- 企业(76155)
- 管理(72652)
- 方法(49491)
- 数学(40944)
- 数学方法(40675)
- 农(31621)
- 财(30861)
- 业经(29077)
- 中国(27936)
- 农业(22263)
- 务(21739)
- 财务(21722)
- 财务管理(21687)
- 制(21131)
- 企业财务(20520)
- 贸(20491)
- 贸易(20481)
- 易(19994)
- 技术(18245)
- 银(17189)
- 银行(17146)
- 和(17095)
- 行(16377)
- 地方(16313)
- 学(16264)
- 策(16212)
- 机构
- 学院(326294)
- 大学(324935)
- 济(148619)
- 经济(146141)
- 管理(129048)
- 理学(110362)
- 研究(110264)
- 理学院(109250)
- 管理学(107809)
- 管理学院(107198)
- 中国(90688)
- 财(68879)
- 京(68263)
- 科学(64424)
- 农(59215)
- 所(56419)
- 财经(54980)
- 研究所(50965)
- 中心(50412)
- 经(50058)
- 江(49001)
- 业大(47625)
- 经济学(47020)
- 农业(46863)
- 北京(43302)
- 经济学院(42722)
- 财经大学(40710)
- 院(38550)
- 州(38089)
- 范(37188)
- 基金
- 项目(209519)
- 科学(166591)
- 基金(156187)
- 研究(151643)
- 家(135927)
- 国家(134793)
- 科学基金(116202)
- 社会(100400)
- 社会科(95331)
- 社会科学(95305)
- 基金项目(81854)
- 省(79862)
- 自然(74079)
- 自然科(72447)
- 自然科学(72426)
- 自然科学基金(71298)
- 教育(68060)
- 划(66887)
- 资助(64732)
- 编号(58850)
- 部(48025)
- 重点(46963)
- 成果(46890)
- 创(45842)
- 发(45303)
- 业(43885)
- 国家社会(42892)
- 创新(42289)
- 教育部(41291)
- 科研(40451)
- 期刊
- 济(163240)
- 经济(163240)
- 研究(99235)
- 中国(61075)
- 财(56101)
- 农(54338)
- 管理(49828)
- 学报(48390)
- 科学(46705)
- 农业(37041)
- 大学(36914)
- 学学(35254)
- 融(35006)
- 金融(35006)
- 技术(28282)
- 财经(28274)
- 经济研究(26976)
- 业经(26112)
- 经(24407)
- 教育(23478)
- 业(23042)
- 问题(21783)
- 技术经济(19920)
- 贸(19383)
- 世界(17982)
- 统计(16845)
- 国际(16725)
- 现代(15384)
- 策(15368)
- 商业(15048)
共检索到491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乾
研究1999年至2003年我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并将其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的变化、规模效率的变化三大因素。研究发现,保险业的全要素增长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前沿技术进步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保险公司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已出现阻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趋势,但这种技术效率的差距不是因纯技术效率的差异影响而是受规模效率的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荣
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中国现阶段分行业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地高于外资企业和行业平均,这与先前文献所得到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结论完全相反,对固有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为国有企业的效率及改革成就提供了证明。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3~2008年行业加总的国有企业实证核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和分解,并与外资企业和行业平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绝对优势,但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主要体现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低。故而政策上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激励,进一步提高技术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薇
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本文对我国1999~2006年间保险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针对众多的研究方法都存在决策单元规模报酬不变假定,以及决策单元向生产前沿面逼近路径只能选择径向,即仅考虑投入或产出变化情况的缺陷,本文提出修正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实证发现,中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99~2006年间有所提高,其中"追赶效应"较为明显而"增长效应"还未完全显现,这说明保险机构更加注重提高自身技术效率水平而非创新能力提高生产的有效性,依然没有处理好效率进步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保险机构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明立 谭远发
人口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首次在明确人口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以及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五大要素着手,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人口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同时揭示了其具有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的深层次机理。最后提出了促进各区域人口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向阳 徐翔
本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1990-2003年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12%,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但技术效率下降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不同时期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不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兴凯 张诚
本文使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28个省区市1978~2007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并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TFP不断提高,但增长幅度呈阶段性下降态势。随着服务业资本深化过程的推进,服务业增长的要素推动作用相当明显,而TFP的增长贡献则逐渐降低,而且,在TFP的变化中,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明显,但技术效率的"水平效应"相对有限。在空间分布上,TFP增长及其分解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区域性差异,但收敛检验表明,各省区市的TFP增长呈现出长期的收敛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995— 2 0 0 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 ,系统地研究 3. 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增长趋势 ,并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 (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 (TE)的变化、配置效率 (AE)以及规模经济性 (SE)四大因素。主要结论 :(一 )TFP的行业加权年均增长率为 6. 8%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TFP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企业因前沿技术进步平均每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达 1 4个百分点 ;(三 )企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 ,已经严重阻碍了TFP增长 ,导致TFP平均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吕秀萍
本文从保险功能的视角出发,使用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1999年~2006年中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中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提高。比较而言,寿险公司好于非寿险公司;股份公司好于国有公司;合资公司好于外资和中资公司;国有保险公司改革成果显著。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规模效率出现衰退,追求规模发展对中国保险业意义重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俊聪 王怀明 张瑾
本文基于2005~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了中国30个省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运用两步系统GMM方法,探讨在农业气象灾害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促进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且主要由农业技术进步效应驱动;从地区差异来看,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正向作用不明显;另外,农业气象灾害抑制了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政府财政支农等因素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威 陈书章 马恒运
根据2004-2008年中国23个省市奶牛场统计数据,采用多产出随机距离函数估计方法,测算全国和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研究结果表明,原料奶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缓慢,技术效率改善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规模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潜力较大,技术水平退步是阻碍TFP增长的主要原因;主产区与非主产区之间存在增长差异,且非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更快。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冯贞柏
本文以行业为生产单元,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了2005-2016年间的技术效率,并用"前沿面法"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全面的分解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各行业的生产率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产出增长率已经历加速转向减速的拐点,财政刺激经济增长会加剧TFP的下滑;规模报酬递减是TFP下滑的主因,配置效率会随规模报酬而波动;技术进步是促进TFP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效率改进并不显著;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批发和零售业等规模报酬快速递减的行业,而制造业、金融业等技术进步较大的行业却资源投入不足,从而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政府应加快各行业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不宜过多干预经济增速下降的"新常态",资源的配置效率将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命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以1998~2006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评了各地区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显示一段时间内全国整体研发创新技术效率较低,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地区研发创新技术效率存在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研发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均有所增长,但增幅减缓;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技术效率在考察期内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技术进步均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蓝震森
针对传统ML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线性规划无解的问题,将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引入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中,并利用中国31个省市1993—2013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分解。研究表明:是否考虑农业碳排放因素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产生较大影响,忽略碳排放约束会高估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可能导致政策偏误;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中国农业发展普遍存在效率恶化与技术进步并存的局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建兴 陈富桥
文章利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1996-2007年我国茶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研究期间我国茶产业TFP平均增长0.70%,平均技术进步率为1.42%,平均技术效率为72.05%,但都呈逐步下降趋势;TFP增长的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但技术效率的变化和规模报酬率出现一定的退步,阻碍TFP的增长;各省份TFP增长有差异,其中四川省的TFP增长速度最快,而湖南省和陕西省的TFP成负增长;我国茶叶的劳动产出弹性逐年增大,而资本产出弹性逐渐变小,且我国茶叶生产一直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
关键词:
茶业生产 技术效率 茶农增收 资本产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军
本文通过Mal 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环境因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7年地区工业TFP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检验。测算结果显示,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工业TFP增长最快且波动幅度较大,中部地区增长最慢且较为平稳,东部地区则均介于二者之间;各地区工业TFP增长均主要源自技术进步;东部地区是推动环境技术创新的主要地区。收敛性分析则进一步表明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业TFP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而中部地区仅存在条件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