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0)
- 2023(12813)
- 2022(11218)
- 2021(10654)
- 2020(8909)
- 2019(20929)
- 2018(20522)
- 2017(40195)
- 2016(21534)
- 2015(24369)
- 2014(23887)
- 2013(24132)
- 2012(22182)
- 2011(20036)
- 2010(19582)
- 2009(18105)
- 2008(17556)
- 2007(14880)
- 2006(13028)
- 2005(11546)
- 学科
- 济(89598)
- 经济(89499)
- 管理(60372)
- 业(56576)
- 企(46352)
- 企业(46352)
- 方法(44154)
- 数学(39411)
- 数学方法(39101)
- 财(25358)
- 中国(25101)
- 农(22212)
- 税(21741)
- 税收(20296)
- 收(20126)
- 贸(18676)
- 贸易(18668)
- 易(18178)
- 业经(17901)
- 学(17000)
- 地方(16137)
- 制(15058)
- 农业(14652)
- 务(14450)
- 财务(14391)
- 财务管理(14367)
- 和(14131)
- 企业财务(13684)
- 环境(13657)
- 技术(12911)
- 机构
- 大学(305610)
- 学院(301142)
- 济(129325)
- 经济(126961)
- 管理(121708)
- 理学(106324)
- 理学院(105207)
- 管理学(103735)
- 管理学院(103193)
- 研究(102665)
- 中国(77820)
- 京(64856)
- 财(62648)
- 科学(60737)
- 所(50419)
- 财经(49928)
- 研究所(45833)
- 经(45677)
- 中心(45176)
- 农(43019)
- 业大(41908)
- 北京(41710)
- 江(40885)
- 经济学(40341)
- 范(37775)
- 师范(37492)
- 财经大学(37364)
- 院(37109)
- 经济学院(36654)
- 农业(33688)
- 基金
- 项目(207731)
- 科学(164255)
- 基金(153925)
- 研究(153777)
- 家(133402)
- 国家(132384)
- 科学基金(114017)
- 社会(98991)
- 社会科(94052)
- 社会科学(94030)
- 基金项目(81426)
- 省(76568)
- 自然(72708)
- 自然科(71038)
- 自然科学(71022)
- 自然科学基金(69788)
- 教育(69168)
- 划(65591)
- 资助(64330)
- 编号(61756)
- 成果(50551)
- 部(47481)
- 重点(45713)
- 发(43461)
- 创(42909)
- 国家社会(41784)
- 教育部(41316)
- 课题(41316)
- 创新(40091)
- 人文(40030)
共检索到437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亚平
一、保税区现阶段微观运行特征 1990年,我国借鉴国际通行做法,设立第一个保税区——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由海关总署验收并投入运营的保税区已有13个,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截止1994年3月底,13个保税区共批准进区企业5813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403家,占批准企业的59%,企业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275家。保税区进出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六宝 刘渊渊
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构建我国保税区运行效率统计评价的综合模型,采用我国现有13个保税区的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前三季度14项初始指标数据,对我国保税区运行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明确保税区功能定位和增加经济附加值等政策建议措施,以促进我国保税区更好的实现港口一体化和对于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汉川
我国第一个保税区是1990年9月兴建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此后,又建立了天津港保税区、深圳沙头角和福田保税区。现在,山东、浙江、江苏、福建、海南、以及大连、广州、厦门、汕头、珠海等省、市都在建保税区。这样,认识和把握这一对外开放的最新模式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一、保税区的内涵与功能(一)保税区的内涵。我国兴建的保税区类似国外的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它是在国境内辟出一块易于管理的地方,以全封闭的形式,在海关监督下,通过前门放开、后门关住“外来产品”,“全进全出”,减免关税的方式进行管理的特殊区域。经海关批准,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群
保税区的建设是本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很不平衡,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应进一步明确保税区的发展目标模式;完善保税区的管理体制;赋予保税区更高层次,更加开放并与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相衔接的特殊政策,逐步使我国保税区直正成为按国际惯例运作的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区。
关键词:
中国保税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春晓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外向型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其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和深入,我国保税区原有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再加上经济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迅速发展,保税区发展所面临的竟 争是异常激烈的。保税区要取得比较优势,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予以完善和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金河
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发展跨境电商有利于应对国际贸易的新格局、有利于抢占潜力巨大的新市场、有利于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新优势、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文章以太仓港综合保税区为例,对太仓港综合保税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对策:推进区港一体化;奠定跨界电商基础、积极开展试点申报;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引进电商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运作模式。
关键词:
综合保税区 跨境电子商务 太仓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群
本文根据管理科学的原理,运用POSMEP法,对我国保税区的转型进行研究。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与改革作了客观回顾,在此背景下,论证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同时在指明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
保税区 自由贸易区 转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修群 胡璐 蒋嘉云 刘长进
综合保税区在以其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平台功能推动经济外向型转型的同时,改善城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笔者以2005—2021年中国大陆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设立综合保税区与城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二者之间的关联。检验结果证实:设立综合保税区促进了所在城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提高;综合保税区的制度示范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与所在城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正相关,综合保税区的FDI技术溢出效应与所在城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负相关;综合保税区与城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关联性因设立综合保税区城市的地理位置、行政等级和城市规模等不同而表现出异质性;设立综合保税区对城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存在某种程度的负空间外部性。本研究将综合保税区通过整合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所具有的多种功能聚焦于如何影响城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上,通过实证检验揭示了设立综合保税区与城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之间的影响机制,所得研究结论有助于为国家批准、设立综合保税区以及相关部门制定综合保税区具体政策和城市企业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改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修群
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核心举措,不仅是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基础,也是推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基于198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开放效应,实证结果发现: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保税区对出口和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沿海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明显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其中保税区主要促进了进口贸易的发展,出口加工区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制于区位劣势和产业发展
关键词:
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贸易开放度 倍差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萍萍 刘荣春 叶修群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开放型产业政策的空间载体,在引领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但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与动态差异;保税区通过抑制加工贸易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出口加工区通过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通过提高FDI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修群
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核心举措,不仅是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基础,也是推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基于198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开放效应,实证结果发现: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保税区对出口和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沿海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明显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其中保税区主要促进了进口贸易的发展,出口加工区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制于区位劣势和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内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进一步分析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发展作用的交互效应,分析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的促进作用互补效应明显,这一点在出口和进口上均有体现,其中,互补效应主要体现在对沿海地区出口贸易和内陆地区进口贸易上。
关键词:
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贸易开放度 倍差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群
中国的保税区及其发展自1990年5月以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外高桥建立第一个保税区以来,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或在建的保税区有天津港、大连、深圳的沙头角和福田、宁波、广州、张家港、海口、厦门象屿、福州、青岛、汕头、珠海、海南洋浦,其中多数已通过海关验收,正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漓高 张鸿儒 杨川
兴办保税区,是我国实施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从199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家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以来,8年多的实践表明,保税区对于加速我国经济的外向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根据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助仁
一、中国保税区的发展现状 我国自199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外高桥建立第一个保税区以来,到现在已建成和在建的还有天津港、大连、深圳的沙头角和福田、宁波、广州、张家港、海口、厦门象屿、福州、青岛、汕头、珠海、海南洋浦等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中 赵子龙 乃哥麦提·伊加提 李淳
综合保税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对外开放政策试验的重要经验和"特殊经济区"的主要形式,其对于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中"贸易畅通"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增长极理论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探讨综保区与腹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通过双固定面板模型,对2011—2016年中国32个综保区与周边腹地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综保区从总体上随着时间效应的积累,其对周边腹地区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综保区利用自身的政策优势将生产要素聚集到区域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其次,综保区在区位视角下对腹地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沿海型综保区对腹地经济增长尽管还继续存在程度较深的"极化效应",但已经出现对腹地区域产生"涓滴效应"的趋势,而内陆型综保区对腹地区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不显著。最后,综保区发挥"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易受到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影响。经济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直接影响综保区的贸易发展水平和区内企业的经济绩效,进而通过传递机制影响腹地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