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3)
2023(11533)
2022(9448)
2021(8676)
2020(7408)
2019(16858)
2018(16670)
2017(32007)
2016(17045)
2015(19163)
2014(18607)
2013(19039)
2012(17754)
2011(15946)
2010(16043)
2009(15270)
2008(15285)
2007(13596)
2006(12121)
2005(11322)
作者
(49441)
(41463)
(41363)
(39054)
(26674)
(19638)
(18672)
(16110)
(15839)
(14959)
(14410)
(13960)
(13677)
(13356)
(13197)
(12669)
(12410)
(12153)
(12009)
(11959)
(10399)
(10250)
(10057)
(9587)
(9313)
(9258)
(9255)
(9107)
(8382)
(8322)
学科
(80430)
经济(80325)
(80153)
(71611)
企业(71611)
管理(64927)
方法(36816)
数学(28910)
数学方法(28765)
(26359)
(26313)
业经(26291)
中国(22901)
(19331)
财务(19320)
财务管理(19302)
农业(19085)
企业财务(18331)
(17501)
(17347)
贸易(17336)
(16956)
技术(16562)
(14726)
(14311)
(14275)
(12975)
理论(12241)
(11918)
环境(11355)
机构
学院(252890)
大学(252563)
(117147)
经济(115227)
管理(101678)
理学(87100)
研究(86930)
理学院(86248)
管理学(85245)
管理学院(84782)
中国(71480)
(53823)
(53014)
科学(49950)
(45251)
(44388)
财经(42412)
研究所(39920)
(38904)
中心(38546)
(37739)
经济学(36555)
业大(36049)
农业(35742)
北京(34475)
经济学院(32977)
财经大学(31490)
(31032)
商学(29518)
(29284)
基金
项目(163380)
科学(130823)
基金(123404)
研究(118355)
(107999)
国家(107074)
科学基金(92618)
社会(80167)
社会科(76112)
社会科学(76093)
基金项目(64222)
(60530)
自然(58934)
自然科(57592)
自然科学(57569)
自然科学基金(56699)
教育(51381)
资助(50896)
(50801)
编号(45316)
(37673)
(37632)
(36582)
成果(36394)
重点(36187)
(34903)
国家社会(34695)
创新(33435)
教育部(32472)
人文(31489)
期刊
(131857)
经济(131857)
研究(75826)
中国(51621)
(43439)
管理(42399)
(42151)
学报(37659)
科学(37431)
大学(29185)
农业(29119)
学学(27654)
(24531)
金融(24531)
财经(22316)
业经(21911)
经济研究(21897)
技术(20751)
(19476)
(18388)
问题(17391)
(16358)
教育(16242)
世界(15984)
技术经济(14949)
国际(14907)
现代(12537)
图书(12306)
商业(11773)
统计(11295)
共检索到390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佟新  
三十年来,中国保安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保安服务业共有三类,一是与公安系统的社会服务相关的"辅警类"保安;二是组织"自招自用型"保安;三是物业管理中的社区保安。三类中以第一类规模最大。保安服务业处于劳动力市场的底层,其特征有四大方面:第一,在外包式的劳动用工形式下,保安员们缺少组织庇护。第二,保安员的工作呈现低工资、低职业技能和高流动的状况。第三,保安员的工作是一项高付出的情感劳动。第四,保安员的劳动过程处于保安大队、客户单位和服务对象的三重监控下,其劳动关系嵌入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文章认为,保安服务业需要建立理想型的产业关系,一是政府出台相关的行业劳工政策;二是建立完善的行业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甘元霞  杨丽  曹晓松  
本文选取了四川地区金融服务业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实证分析,以工作倦怠为中介变量探讨了员工情绪劳动对于员工服务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情绪劳动与各个维度与服务质量皆存在不同的影响;(2)情绪劳动的各个维度与工作倦怠的影响也不相同;(3)工作倦怠各个维度与服务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4)工作倦怠可以作为情绪劳动和服务质量的中介变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璐  汤超颖  弓少云  
服务行业需要员工付出情绪劳动。本文基于情绪智力理论和动机理论,提出情绪智力可以通过内、外部动机,影响情绪劳动策略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情绪智力通过内部动机影响员工深层行动,通过外部动机影响员工表层行动;(2)情绪智力对深层行动的正效应大于对表层行动的正效应,说明情绪智力在促进深层行动方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3)外部动机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从而影响深层行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占军  
当前,保安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与社会公众的公共安全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积极探索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保安服务业的监管机制,是新形势下社会公共安全的客观需求。要逐步建立专业保安服务派驻机制,统一和规范有关行业保安队伍。而加强市场调控力度、切实形成保安经营市场化,逐步清理整顿现有保安队伍、使保安从业人员真正纳入公安机关监管范围,增强保安人员职业归属感、大力发展保安高等职业教育等举措,成为有力推动保安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强  盛玉华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保安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对其采取市场—政府合作供给模式是最优选择,因此,我国保安服务业推行市场化改革具有合理性、正当性,其关键在于进一步明晰政府、市场在合作模式中的地位、职责。市场化改革初期,我国保安服务业一直由政府垄断经营,无法自发形成统一开放的保安服务市场,只能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先行制定法律规范培育保安服务市场的方式,推进市场化改革。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保安服务市场逐渐成熟,政府与市场开始共同发挥作用。但两者职能定位模糊、分工不明确,导致保安服务业市场化改革陷入困局,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杂糅交错。因此,重新界定政府、市场的功能是我国保安服务业改革的根本出路。政府应将主导地位退还给市场,回应市场需求,优化保安服务业法律制度,加强自身监管能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原毅军  刘浩  
制造业服务外包不仅作用于制造业的资源整合与生产率的提升,对服务业同样会产生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制造业服务外包对服务业产出、劳动力转移、生产率及其增长滞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短期内,制造业服务外包导致了服务业产出和劳动力投入的双重增加,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净效应具有不确定性,但会加剧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滞后程度:从长期看,服务外包对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性的影响减弱,服务业企业通过服务创新减少劳动力投入量,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缩小与制造业的差距。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勇  王满仓  杨建飞  
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并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较强的阻碍作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定义为由于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效应导致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涵盖教育和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型,得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生机制。另外,本文利用2001-2007年的面板数据估计出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协整方程,然后以协整方程为基础利用Shapleyvalue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解。夏普里值的分解结果表明:省际地理固有因素、制造业市场的交易效率对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海珍   韩兆安   云乐鑫  
文章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确立的以不变价格劳均价值增值测度全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的非均衡性及演化特征。研究发现:观察期内,中国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且低于第二产业的全劳动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的停滞不前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是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的非均衡性和总体地区差异呈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显著下降,但仍是总体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服务业细分行业全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普遍比服务业整体高,生活性服务业全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比生产性服务业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大中  陈福炯  
经济活动的相对密集度及其对经济自身效率的影响也反映在服务业方面。本文在构造产业相对密集度指标及其与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服务业及其分部门相对密集度的地区与部门差异性。我们发现,除房地产业外,中国服务业及其分部门的相对密集度对其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由于服务业相对密集度的大小可以理解为地区人均服务供给(或产出)水平即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本文基于中国服务业的经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正好与著名的"凡尔登定律"(Verdoorn’s Law)所揭示的增长与生产率之间的"程式化关系"(stylized relationship)不谋而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岩平  罗瑾琏  王平  
文章辨析了情绪劳动的内涵结构,阐释了影响因素和作用效应,建构了情绪劳动研究的整合模式。最后,基于中国情境,讨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汤超颖  周岳  赵丽丽  
有关服务业中情绪劳动的管理研究正在引起关注。已有研究认为员工的情绪智力影响情绪劳动中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压力感,本文进一步提出个体的情绪劳动策略对此起到中介作用。通过对电信服务业员工情绪智力、情绪劳动策略和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压力感的实证分析,发现情绪劳动策略在情绪智力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服务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智平  
数字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作性质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文章从技术赋权的视角,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劳动关系的各个主体进行普惠但不均衡的赋权,发现数字经济条件下中国劳动关系转型不是遵循从个体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的传统路径,而是走向一种新个体劳动关系,其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模糊劳动者身份、劳资双方利益共生、工人内部团结机制失效、消费者介入转移矛盾、收益分配规则的公平透明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朱鹏洲  
文章利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构造服务业限制指数,实证检验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考虑指标测算误差、异常样本和潜在的内生性等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扩大就业、提高工资水平以及降低人均资本是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主要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东部地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效果更明显;调节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出口行为、产业集聚能够增强服务业开放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溢出效果,劳动力成本上升则抑制了这一效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玉凤  王涛  
本文检验了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分别与情绪展现规则和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消极情感和社会技能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展现规则能带来深层扮演,而其与表层扮演之间的关系受到消极情感与社会技能的调节。对消极情感较高和(或)社会技能较低的个体而言,情绪展现规则促进了表层扮演。表层扮演与工作倦怠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对消极情感较高的个体而言,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更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立君  
制造业是一国生产力提升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依托,服务业则是吸纳劳动者、实现消费多样化的部门,因此研究这两个部门间互动融合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服务业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属性,将服务业分为为物质产品生产服务的中间服务、为劳动力再生产服务的最终服务和纯粹非生产性耗费服务。之后使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了不同"去工业化"模式的产业关联特征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进行因素分解。无论从产业直接与间接分工模式、产业平均关联度变化模式,还是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模式看,都呈现"中国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