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9)
- 2023(17850)
- 2022(15377)
- 2021(14736)
- 2020(12305)
- 2019(29069)
- 2018(29027)
- 2017(54286)
- 2016(30109)
- 2015(34661)
- 2014(35034)
- 2013(34200)
- 2012(31580)
- 2011(28581)
- 2010(28571)
- 2009(26017)
- 2008(25516)
- 2007(22458)
- 2006(19119)
- 2005(16941)
- 学科
- 济(118496)
- 经济(118368)
- 管理(81202)
- 业(77029)
- 企(62760)
- 企业(62760)
- 方法(57767)
- 数学(51099)
- 数学方法(50445)
- 中国(36295)
- 农(32006)
- 财(29839)
- 学(26983)
- 业经(24684)
- 教育(23803)
- 贸(23288)
- 贸易(23279)
- 易(22649)
- 地方(22500)
- 理论(21271)
- 农业(21218)
- 制(20374)
- 务(18581)
- 技术(18499)
- 财务(18499)
- 财务管理(18456)
- 和(18296)
- 环境(17826)
- 企业财务(17436)
- 银(17008)
- 机构
- 大学(430453)
- 学院(425212)
- 济(168547)
- 经济(164894)
- 管理(163989)
- 研究(145163)
- 理学(142740)
- 理学院(141071)
- 管理学(138418)
- 管理学院(137640)
- 中国(104056)
- 京(92532)
- 科学(90202)
- 财(74897)
- 所(72952)
- 农(67967)
- 研究所(66959)
- 中心(65467)
- 业大(63205)
- 范(63098)
- 师范(62581)
- 江(60898)
- 财经(60837)
- 北京(59251)
- 经(55435)
- 农业(53519)
- 院(52420)
- 经济学(51091)
- 师范大学(51030)
- 州(49289)
- 基金
- 项目(290604)
- 科学(228704)
- 研究(214758)
- 基金(209355)
- 家(182247)
- 国家(180698)
- 科学基金(154293)
- 社会(133275)
- 社会科(126089)
- 社会科学(126056)
- 省(112872)
- 基金项目(110457)
- 教育(103994)
- 自然(100197)
- 自然科(97855)
- 自然科学(97825)
- 划(96818)
- 自然科学基金(96053)
- 编号(88982)
- 资助(87118)
- 成果(73842)
- 重点(65889)
- 部(65818)
- 课题(62784)
- 发(62220)
- 创(59852)
- 教育部(56742)
- 创新(55733)
- 科研(55721)
- 大学(55292)
- 期刊
- 济(176352)
- 经济(176352)
- 研究(128485)
- 中国(82604)
- 教育(68298)
- 学报(67540)
- 科学(61480)
- 农(60776)
- 管理(56846)
- 财(56745)
- 大学(51667)
- 学学(47467)
- 农业(42521)
- 技术(40073)
- 融(31404)
- 金融(31404)
- 财经(29146)
- 经济研究(28996)
- 业经(28264)
- 经(24942)
- 问题(23116)
- 业(22611)
- 图书(22054)
- 技术经济(20227)
- 版(19713)
- 理论(19425)
- 科技(19133)
- 贸(19098)
- 统计(18998)
- 资源(18189)
共检索到615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敖俊梅 祁进玉
语言教育平等是语言权利的核心。中国政府一直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致力于推进语言教育平等。近年来,民族语言教育议题已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这些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开展语言教育法规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此,本文基于民族教育条例文本分析,在梳理与总结中国政府促进语言教育平等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力图将法规文本置于历史发展脉络中,揭示语言教育规定发展变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并基于语言教育法规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认识语言教育平等和进一步完善语言教育法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胜才 谢春林
本研究基于对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政策的数量统计和内容分析,从价值取向层面将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分为突出少数民族语言平等权利的探索奠基期(1949—1965年)、强调语言标准的规范形成期(1977—1999年)和注重多元并存的体系建设期(2000—2018年)三个主要阶段,具有始终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的平等权利、着力坚持民族语和国家通用语的共同发展、积极探索"民、汉、外"三语教学的协调发展等特征。在各时期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下,我国民族语言教育逐步建立了从以民族语教育为主、汉语教育为辅的双轨制过渡到国家通用语教育与民族语教育并存、外语教育协调发展的语言教育多元体系。70年来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但受限于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体制和机制上仍存在着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等诸多现实问题,亟待通过构建统筹协调的民族语言教育规划机制、完善科学联动的民族语言教育决策系统和建设规范有效的民族语言教育管理体系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民族语言 民族教育 双语教育 教育政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体系是我国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使命,以哈经雄教授为代表的当代优秀民族教育专家贡献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其进行系统总结有利于传承学术薪火和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民族教育 哈经雄 中央民族大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慧丽
本文从注重拼音教学 ,把拼音当作学词、识字和朗读、说话的工具 ;注重创设环境 ,激发聋生学习、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注重朗读、背诵训练 ,以培养语感 ,积累语汇和句子 ;重视助听器在强化听力语言教育中的作用 ,以提高受话能力四方面谈如何促进聋生言语交际能力发展
关键词:
强化 听力语言 言语交际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瑞娟
<正>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风俗和价值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民族教育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因此,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将阐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与传承以及宣传与弘扬的作用,以期全面展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雷召海与李资源编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一书,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和实践、发展规律以及民族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对策研究。该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实践,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江华
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民族教育深度融合,是我国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当前,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工作迈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阶段。整体来看,注重差异化的需求并防止新的发展差距,强调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强化信息技术支持体系的服务能力,是实现信息技术融入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一、抓住机遇,以信息技术应用带动民族教育现代化从历史视角观之,语言、文字、印刷术和现代媒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 教育现代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健
一、民族地区教师素养现代化是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民族教育现代化有自身的特殊性。从宏观来看,不断提升公共教育质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践行多元一体化教育等,是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微观来看,有效推进双语教学、开发民族文化课程、促进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等是当前主要的需求。教师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巴战龙
裕固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民族政策的制定、调整和族群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裕固族地区先后开展了两次语言教育试验,却都以失败告终。通过对这两次语言教育试验的民族志描述和之所以失败的归因分析,并对民族自治地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发现有三种效应——应激效应、黑箱效应和计划效应值得注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丹
尼日利亚的语言教育是一道敏感性极强的政治议题。殖民政府施行的"分而治之"管理原则有碍于独立后的尼日利亚国内民族融合,由此滋生出三大主体民族间的语言嫉妒与少数民族对大族沙文主义的担忧和语言不安全感。通过回顾尼日利亚民族分化式的语言教育政策的演变历史,解读尼日利亚现行的《国家教育政策》内容与实施状况,发现其殖民历史所遗留的语言级差结构,将英语和本土语言置于失衡的发展框架中,同时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了该国母语教育和多语言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姜峰 刘丽莉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2000年出台《土著民族教育(目标援助)法案》,2004年又重新修订了该法案,旨在通过增加拨款支持土著民族教育,提供教育机会,促使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最终实现保留和发展土著民族文化的目标。该法案重视少数民族的群体利益,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发展,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教育政策的产物。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土著民族教育 资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卓 于波 张琴 胡凡
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到的《民族教育研究》、《数学教育学报》两份期刊中105篇关于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的论文为研究材料,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论文的发表年份、作者单位、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民族和研究地区等6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虽然不断发展进步,但在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基于此,我国应加强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尤其是一些薄弱主题的研究;加强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队伍建设,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参与;加强与规范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的方法;并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民族和地区。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 现状 分析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大仟 唐皇凤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话语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关键叙述,其话语内容主要包含对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当下民族工作开展的现实境况的析要,以及对今后推进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方向的诠旨。中国共产党民族话语的演进,始终围绕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回答什么是“民族”,如何在实践中促进民族发展;二是回答民族关系如何协调,如何凝聚社会经济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共同力量。从党的八大到二十大历次报告文本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话语呈现出从倡导民族“多元”性转向增进民族“一体”性,进而走向铸牢“民族共同体”的演进轨迹,其中包含由“各民族”到“中华民族”的话语主体转变、由各民族间关系的“平等”到民族“大团结”的话语原则转进、由“支援”“帮助”少数民族到“共促”繁荣发展的话语实践形式转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安琪 杨国涛 武嘉旭
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其发展的政策法规。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为系统梳理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性政策法规相关内容,本文从质性文本分析的角度,梳理总结2013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的整体性特征,并依据特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家庭农场的政策法规特征为:方向上兼顾一贯性与多样性、结构上侧重阶段性与现实性、主体上关注府际职能的广泛性与协调性。为进一步优化家庭农场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应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推动多样政策供给;明确法律主体地位,加快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执行部门间协同治理,明确部门职责边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海滨 董维春
教育国际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现代大学制度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保障,而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与载体。通过对教育部已核准的84所部属高校章程中有关教育国际化的表达统计与分析表明,我国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定位表达比较明确,推进国际化进程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表达,但一些具有实质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指标上表达度较低。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大学章程的修订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平等与效率和谐统一的社会公平是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公平既有公平的普遍性,又有自身特点,应根据教育公平的本质特点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追求和实现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和谐统一,应坚持普及与提高、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免费和强制性原则,积极消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性和局限性的矛盾,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及其评价模式,坚持教学民主与因材施教。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平等 教育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