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79)
- 2023(4374)
- 2022(3633)
- 2021(3571)
- 2020(3020)
- 2019(6903)
- 2018(6682)
- 2017(12483)
- 2016(6602)
- 2015(7776)
- 2014(7443)
- 2013(7613)
- 2012(7249)
- 2011(6531)
- 2010(6316)
- 2009(5920)
- 2008(6201)
- 2007(5168)
- 2006(4430)
- 2005(4117)
- 学科
- 济(30420)
- 经济(30391)
- 管理(21720)
- 业(18440)
- 企(14856)
- 企业(14856)
- 财(14049)
- 方法(13984)
- 数学(13097)
- 数学方法(13066)
- 中国(12123)
- 务(9494)
- 财务(9492)
- 财务管理(9461)
- 企业财务(9093)
- 贸(8679)
- 贸易(8674)
- 易(8603)
- 农(6923)
- 制(5927)
- 出(5688)
- 关系(5276)
- 银(5059)
- 银行(5059)
- 行(4768)
- 业经(4670)
- 融(4535)
- 金融(4535)
- 学(4496)
- 环境(4274)
- 机构
- 大学(96612)
- 学院(93259)
- 济(50470)
- 经济(49906)
- 研究(37258)
- 管理(34961)
- 中国(30572)
- 理学(29909)
- 理学院(29584)
- 管理学(29421)
- 管理学院(29229)
- 财(24712)
- 京(21050)
- 财经(19017)
- 科学(18415)
- 所(18151)
- 经济学(17862)
- 经(17605)
- 研究所(16339)
- 经济学院(16142)
- 中心(15683)
- 财经大学(14268)
- 北京(14112)
- 院(13204)
- 江(11613)
- 科学院(11520)
- 农(11175)
- 研究中心(11109)
- 范(10947)
- 师范(10884)
- 基金
- 项目(59657)
- 科学(47963)
- 基金(47140)
- 研究(45359)
- 家(41069)
- 国家(40825)
- 科学基金(34552)
- 社会(32598)
- 社会科(31127)
- 社会科学(31119)
- 基金项目(23817)
- 资助(19913)
- 教育(19493)
- 自然(19476)
- 自然科(19085)
- 自然科学(19080)
- 自然科学基金(18789)
- 省(17954)
- 编号(16524)
- 划(16500)
- 中国(16483)
- 国家社会(15640)
- 部(15600)
- 成果(14623)
- 教育部(13885)
- 重点(13410)
- 人文(12646)
- 发(12572)
- 社科(12517)
- 性(12501)
共检索到147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可金 刘思如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移民和外侨群体日益受到各国外交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各国外交所依靠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海外华人华侨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全球间流动更加方便,正成为更加庞大且重要的群体。如何发挥华侨华人的桥梁作用,以官民合作的方式提升国家形象,正成为国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和侨务主管部门也纷纷强调加强侨务公共外交,但侨务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仍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需要,需要加强科学研究,为拓展侨务公共外交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智慧。因此,中国应在加强侨务公共外交概念界定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鼓励华侨华人参与的新思路和新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在侨务公共外交的过程中维护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官民并举、统筹协调的侨务公共外交大格局。
关键词:
华侨 侨务 公共外交 立体外交 中国外交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志远 李上献 刘巍伟
侨务资源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特殊资源。我国海外华侨华人人数众多,侨务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侨务资源整合的力度还不够,资源效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有必要挖掘侨务资源的优势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如借鉴海外华侨华人的创业经历、创业精神和创业资源,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以及拓展大学生创业海外项目;通过搭建华侨华人与大学生创业交流平台、构建国际化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大学生创业海外实习基地和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从而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华侨华人 侨务资源 大学生创业教育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昆章
20 0 0年 5月 ,台湾民进党上台后 ,即对侨务政策进行了调整。除安排民进党人和亲民进党人担任“侨务委员会”主要领导和“侨务委员会”委员外 ,又推出明显带有“台独”倾向的“侨民三等论”等政策。这一倒行逆施的政策一出台 ,立即遭到海外华人的普遍反对和抨击
关键词:
民进党 侨务政策 华侨 “台独”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少聪
学术界有关民国时期的侨务工作研究,主要探讨国家层面的侨务工作,而对地区性的侨务工作较少涉及。自古以来,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与周边多个国家接壤,汉族和少数民族向海外移民较为频繁。杨增新主政新疆时期,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护侨和救侨工作,维护了新疆籍华侨的权益。其举措包括设立涉侨组织机构、交涉华侨损失赔偿事宜、妥善安置归侨和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禁止人员出境。尽管受俄国国内局势与中俄关系、杨增新主政新疆时期对外所采取的中立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侨务工作成效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但是,这一时期的新疆侨务工作还是取得一定的成绩,应值得肯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新疆 侨务工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义桅
公共外交概念诞生于美国,与生俱来便带有自我中心、单向度、言行不一等美国基督教思维烙印。中国是世俗化文明和社会主义国家,其公共外交超越了"美国性",但面临西式话语霸权,呈现出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悖论,典型的有:他者化悖论、异化悖论及实力与形象的悖论。中国人传统上笃信知行合一,现时代应以社会化外交概念超越公共外交的政府—民众二分法及硬—软实力的二元对立,实践中努力让增长的中国实力更具世界性,继而为外部世界所欣然接受、所心悦诚服,最终实现中西方的相互包容。中国梦的提出,为此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塑造了灵魂,提供了中国社会化外交的理念支撑。化中国梦为世界梦,才能克服中国公共外交悖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宏佳 王宏禹 严展宇
WTO中国稀土案败诉折射出中国稀土贸易恶化的国际环境和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的不足。WTO框架下的稀土贸易体系实质上是由稀土消费国与供给国共同提供的一种国际公共产品,中国与西方国家分别承担了物质性与规则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然而,中国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过高、收益外流,造成了中国稀土贸易"成本—收益失衡"的困境。虽然我国通过经济外交手段致力于扭转这一失衡局面,但是由于实力与权力转化受阻,中国稀土资源的垄断优势未能转化为贸易优势。中国的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姚遥
当前,随着国际秩序深刻变迁,整个世界变乱交加、势力重组、民心思变。本文拟从公共外交的视角出发,梳理中日韩三国之间由大国强权、资本势力、民粹主义交织而成的外交危机与舆论难题,重新认知与思考中国对日韩公共外交的国际背景与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拟提出一些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政策建议,指出在推进对日韩公共外交时,应重视对日韩两国所身处的国际秩序背景、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结构的研究与分析,持续不懈地推动东北亚"去冷战化"和"去同盟化"的历史进程,在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中聚同化异、塑造共识,使之成为官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宏佳 王宏禹 严展宇
WTO中国稀土案败诉折射出中国稀土贸易恶化的国际环境和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的不足。WTO框架下的稀土贸易体系实质上是由稀土消费国与供给国共同提供的一种国际公共产品,中国与西方国家分别承担了物质性与规则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然而,中国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过高、收益外流,造成了中国稀土贸易"成本—收益失衡"的困境。虽然我国通过经济外交手段致力于扭转这一失衡局面,但是由于实力与权力转化受阻,中国稀土资源的垄断优势未能转化为贸易优势。中国的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拥军
从广州图书馆的对外文化交流实践出发,阐述了图书馆在国家公共外交活动中所占有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图书馆特别是有对外交往能力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走出国门,担负起与国际社会沟通的责任,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塑造发挥作用。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国际交流 公共空间 图书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贾付强
公共外交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理论层面的研究涉及公共外交的定义、作用、模型、层次、与软实力的关系、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冲击及评估公共外交效果的标准等。实践层面的研究涉及美、中等国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及其政策建议等。不足之处在于:对公共外交理论的研究仍显不足;对中小国家公共外交实践的研究不足;缺乏从宗教的视角研究公共外交。
关键词:
公共外交 理论研究 案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刚 程建润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外交"日益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外交"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目前国际上"科技政治化"倾向日趋严重的局面不相适应。近年来,中国有关方面已深刻认识到科技外交的战略作用,逐步推动其走向深入,但由于受认识不足及严峻的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科技外交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加以解决。
[期刊] 征信
[作者]
晏露蓉 黄清海
2013年6月19日,由福建、广东两省联合推荐、国家档案局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侨批是海外华侨寄给国内眷属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侨批业盛行于19世纪中期,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归口银行管理,历时150余年。侨批具有国际汇兑工具、流通货币载体、个人信用产品等金融属性。侨批"银信合一"的特征,使其不同于一般的金融产品,它是富有情感的金融产品,蕴含着忠义孝悌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同时,侨批业经营者坚守"见利不忘义、灵活要守信"的经商原则,体现了信义经商的传统文化价值。侨批是中华民族,更是世界的记忆遗产,它所体现的信用文化和精神值得我们永久记忆和传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建中
从小梦想当一名外交官我上大学的时候,全国还没有恢复高考。国家为了培养外交官,从中学直接挑选了一批人到干校外语培训班,边劳动边学习。上海有三个大学办这样的班:复旦大学、外国语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从1972年至1974年一共办了三届,我是七三届,进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在奉贤五七干校的外语培训班。进培训班的前一两个月每天劳动,接受思想改造,学做"普通劳动者"。不久后进入常态,半天劳动半天学习。我上的是日语班。日语班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晓钟 冯勇
在当今中国加速融入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公共外交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它对国际经济合作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助力。本文从公共外交的理论解析出发,分析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公共外交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尝试提出国际经济合作视野下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国际经济合作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