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8)
- 2023(16383)
- 2022(14114)
- 2021(13288)
- 2020(11021)
- 2019(25717)
- 2018(25111)
- 2017(48217)
- 2016(25733)
- 2015(28763)
- 2014(28408)
- 2013(27959)
- 2012(25447)
- 2011(22828)
- 2010(22325)
- 2009(20265)
- 2008(19476)
- 2007(16470)
- 2006(13938)
- 2005(12007)
- 学科
- 济(104479)
- 经济(104371)
- 管理(74452)
- 业(69681)
- 企(57872)
- 企业(57872)
- 方法(51801)
- 数学(45873)
- 数学方法(45260)
- 中国(28950)
- 财(27129)
- 农(26831)
- 贸(23030)
- 贸易(23017)
- 易(22520)
- 业经(22003)
- 学(20700)
- 地方(18389)
- 农业(17827)
- 制(17663)
- 务(16844)
- 财务(16766)
- 财务管理(16726)
- 技术(16470)
- 环境(16002)
- 和(15958)
- 理论(15908)
- 企业财务(15843)
- 划(14697)
- 银(14373)
- 机构
- 大学(359380)
- 学院(355662)
- 济(149139)
- 经济(146328)
- 管理(145620)
- 理学(127772)
- 理学院(126456)
- 管理学(124270)
- 管理学院(123645)
- 研究(117906)
- 中国(88608)
- 京(75902)
- 科学(71446)
- 财(65433)
- 所(56815)
- 财经(53738)
- 中心(53511)
- 农(53307)
- 研究所(52269)
- 业大(52197)
- 经(49308)
- 江(47780)
- 北京(47731)
- 经济学(45880)
- 范(45546)
- 师范(45146)
- 院(43629)
- 农业(41783)
- 经济学院(41589)
- 财经大学(40443)
- 基金
- 项目(253434)
- 科学(201213)
- 基金(187457)
- 研究(184921)
- 家(163288)
- 国家(162026)
- 科学基金(140603)
- 社会(118902)
- 社会科(112922)
- 社会科学(112896)
- 基金项目(98974)
- 省(95664)
- 自然(91414)
- 自然科(89391)
- 自然科学(89371)
- 自然科学基金(87777)
- 教育(84982)
- 划(81202)
- 资助(77779)
- 编号(73977)
- 成果(58353)
- 部(57062)
- 重点(56276)
- 发(53180)
- 创(52636)
- 国家社会(50086)
- 课题(49954)
- 教育部(49496)
- 创新(49158)
- 科研(48724)
- 期刊
- 济(150060)
- 经济(150060)
- 研究(102979)
- 中国(62713)
- 学报(54311)
- 管理(51900)
- 科学(51058)
- 财(49086)
- 农(47048)
- 大学(42226)
- 学学(39633)
- 教育(37023)
- 农业(33535)
- 技术(31447)
- 融(26010)
- 金融(26010)
- 经济研究(25688)
- 财经(25468)
- 业经(23574)
- 经(21782)
- 问题(19728)
- 图书(18109)
- 业(18012)
- 贸(17745)
- 技术经济(17529)
- 统计(17380)
- 科技(16740)
- 理论(16328)
- 版(15740)
- 资源(15685)
共检索到502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居照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经济发展下行阶段,为保持经济增长活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研究供给侧运行状况,分析要素投入结构和效率及其对我国潜在产出的影响,对引导制定供给侧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学相关理论中,衡量供给侧运行状况的宏观经济指标是潜在产出增长率,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潜在产出进行测算,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具体而言,通过对我国的资本投入、潜在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最终估计出1991~2015年我国的潜在产出,并进一步分析各投入要素对潜在产出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我国的潜在产出呈现递增的趋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促使潜在产出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和劳...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财务预算 引领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玉珑 吴文建 尹新哲
从潜在产出角度对电力供给缺口概念进行界定,并采用潜在产出常用测度方法——HP滤波法测算中国1980~2009年的电力供给缺口,借助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电力供给缺口与经济波动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力供给缺口与经济波动(考虑通胀)互为因果关系,根据潜在产出分析思路估算电力供给缺口是有效合理的。
关键词:
潜在产出 电力供给 缺口 HP滤波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召元
本文介绍并运用“Kal man滤波”方法估计1979~2004年间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产出缺口,然后根据这些结果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的影响、决定产出缺口大小的影响因素等,最后利用研究结果对我国2005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哲峰
潜在产出指一个经济体在非加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现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所能实现的生产水平。潜在产出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应注意几个方面: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以保证政策最大的适用性。二要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实现统计数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三要注重人力资本投入,增加教育投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仲崇文 吴甦 于洪菲
本文在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曲线反映的经济变量关系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影响,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估计了我国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实证结果表明,需求冲击对产出水平的影响确实只是暂时性的,而供给冲击对于产出水平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
潜在产出 总需求总供给 结构向量自回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昕东 耿鹏
本文将贝叶斯吉伯斯样本生成(Bayesian Gibbs Sampling,BGS)方法应用到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首先介绍了BGS方法的基本内容和计算步骤,然后给定参数生成满足状态空间模型的模拟数据,并对模拟数据应用BGS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参数和状态向量的估计值与参数和状态向量的真实值相当接近,明显优于基于Kalman滤波的最大似然估计结果。最后,本文将BGS算法应用于中国1980至2008年的潜在增长率与增长率缺口的估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于洪菲 田依民
由于我国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生产函数法中劳动对资本替代弹性为1的假设条件值得商榷,因此,本文在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法的基础上,同时选取超越生产函数方法,并且用三个评价准则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超越生产函数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通货膨胀,较准确地反映我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翟文华 周志太
一、选题由满足现实需求向满足潜在需求转变的必要性网络具有信息海量、更新快、成本低等图书所难以匹敌的优势,对传统出版业产生"灾难性冲击"。面对这一挑战,我国不少出版者选题仍然多以适应市场、满足现实需求为主,因而盛行跟风和追风,是其市场份额下降的重
关键词:
现实需求 出版者 阅读需求 潜在需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翟文华 周志太
一、选题由满足现实需求向满足潜在需求转变的必要性网络具有信息海量、更新快、成本低等图书所难以匹敌的优势,对传统出版业产生"灾难性冲击"。面对这一挑战,我国不少出版者选题仍然多以适应市场、满足现实需求为主,因而盛行跟风和追风,是其市场份额下降的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光明
本文首先剖析了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不同涵义和估计思路,然后对状态性分解方法、结构性方法和混合型方法等三类估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介绍和比较,最后分析这些估计方法的实践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 估计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斌 盛松成 蒋一乐
西方潜在产出估计模型离我国实际较远,改革开放及政策调整都可以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来影响我国实际产出及长期潜在产出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常用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在短期,估算产出缺口可以评估通货膨胀压力;在中期,估算潜在产出有助于了解实际经济增长的水平和空间,从而为调整宏观政策的方向和着力点提供一些依据。不过,在实践过程中,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可能差强人意,尤其对我国而言。目前潜在产出理论的研究离我国的实际较远。
关键词:
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艳 张杰 李鹏飞
本文运用不可观测成分模型及贝叶斯方法对中国的潜在GDP和产出缺口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产出缺口能较为精确地反映中国经济所面临重要事件的冲击效应以及经济周期的变化信息;外部突发因素和经济政策是导致中国产出缺口波动和经济周期形成的双重主导力量;中国面临潜在GDP增长率逐步下行和实际GDP更趋向低于潜在GDP的双重压力。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通过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同时适度降低对外依赖,是维持中国经济在一个适度潜在增长率以及产出缺口波动相对较平稳状态的必要手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在分析比较了潜在产出的三种估算方法的基础上 ,估算出我国1 978— 2 0 0 2年间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长率。结果表明 :(1 ) 1 978— 2 0 0 2年间我国的产出缺口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 ;(2 ) 1 995年以前 ,产出缺口波动比较剧烈而且频繁 ,1 996年特别是 1 999年以后 ,产出缺口变化较为平缓 ;(3 )从 1 999年开始 ,我国产出缺口扩大的势头明显趋缓 ,但在 2 0 0 2年出现了一些反转迹象 ,这表明 1 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遏制经济下滑、治理经济衰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根据以消除趋势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坤荣 李猛
分别利用消除趋势法、增长率推算法和生产函数法测算中国1952~2008年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测算结果表明,1952~2008年间,中国产出缺口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改革开放前的波动程度高于改革开放后,1995年前的波动程度高于1995年后。通过分析比较这三种测算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得以测算出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起止时期,这将为分析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的形成原因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
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 波动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