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6)
- 2023(14567)
- 2022(12659)
- 2021(12216)
- 2020(10195)
- 2019(23878)
- 2018(23670)
- 2017(45092)
- 2016(24644)
- 2015(27587)
- 2014(27672)
- 2013(27271)
- 2012(24829)
- 2011(22549)
- 2010(22378)
- 2009(20427)
- 2008(19992)
- 2007(17078)
- 2006(15008)
- 2005(13362)
- 学科
- 济(99907)
- 经济(99797)
- 管理(69134)
- 业(65103)
- 企(55176)
- 企业(55176)
- 方法(46717)
- 数学(41060)
- 数学方法(40611)
- 中国(28209)
- 财(25803)
- 农(24952)
- 学(21820)
- 业经(21531)
- 制(21241)
- 贸(18720)
- 贸易(18712)
- 地方(18311)
- 易(18263)
- 农业(16178)
- 银(15798)
- 银行(15755)
- 和(15647)
- 理论(15630)
- 体(15452)
- 务(15433)
- 财务(15367)
- 财务管理(15334)
- 技术(15265)
- 融(15079)
- 机构
- 大学(349726)
- 学院(344489)
- 济(143253)
- 经济(140429)
- 管理(136744)
- 研究(122227)
- 理学(118907)
- 理学院(117558)
- 管理学(115647)
- 管理学院(115012)
- 中国(90720)
- 京(75525)
- 科学(75263)
- 财(65132)
- 所(61699)
- 研究所(56669)
- 农(55529)
- 中心(53386)
- 财经(52165)
- 业大(51091)
- 北京(48332)
- 江(48017)
- 经(47749)
- 范(45976)
- 师范(45528)
- 院(44524)
- 经济学(43742)
- 农业(43463)
- 经济学院(39346)
- 财经大学(39109)
- 基金
- 项目(239025)
- 科学(188393)
- 基金(175112)
- 研究(173489)
- 家(153686)
- 国家(152481)
- 科学基金(130381)
- 社会(110371)
- 社会科(104680)
- 社会科学(104650)
- 基金项目(92600)
- 省(90495)
- 自然(84819)
- 自然科(82874)
- 自然科学(82851)
- 自然科学基金(81396)
- 教育(79571)
- 划(77503)
- 资助(72849)
- 编号(68584)
- 成果(56235)
- 部(54023)
- 重点(53714)
- 发(50415)
- 创(49357)
- 课题(47857)
- 教育部(46347)
- 创新(46139)
- 国家社会(46084)
- 科研(45725)
- 期刊
- 济(151962)
- 经济(151962)
- 研究(105910)
- 中国(65766)
- 学报(55986)
- 科学(52102)
- 管理(49608)
- 农(49300)
- 财(48632)
- 大学(42311)
- 学学(39607)
- 教育(39261)
- 农业(34413)
- 融(28849)
- 金融(28849)
- 技术(28746)
- 财经(25704)
- 经济研究(25609)
- 业经(22868)
- 经(22064)
- 问题(19813)
- 业(18810)
- 技术经济(16865)
- 图书(16844)
- 科技(16777)
- 理论(16142)
- 贸(16073)
- 版(15365)
- 资源(15185)
- 世界(15172)
共检索到502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保平 苗新宇
始于2015年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开展6年有余,作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对其进行绩效评价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三去一降一补”五维度分析框架,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内容,构建指标体系,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上对我国2016—2019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绩效评价研究。结果发现:经过“十三五”时期的“三去一降一补”,我国供给侧整体状况明显好转;不同地区的改革绩效差异显著;房地产库存压力较大、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旧突出。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应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新动能、加速构建和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动态协同,提升我国供给体系的整体韧性。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绩效评价 三去一降一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永伟 张跃强 陈池波
文章基于取得的数据资料,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湖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AHP法测算每项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突出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翠红
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与环境约束刚性的两难困境,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下,钢铁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应重点反映以生产端为主的内部管理要求,并强调环保创新能力。在此思路下,本文首先构建以生产部门、研发部门、环保部门和财务部门为主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和赋权,得到含权重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境绩效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翠红
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与环境约束刚性的两难困境,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下,钢铁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应重点反映以生产端为主的内部管理要求,并强调环保创新能力。在此思路下,本文首先构建以生产部门、研发部门、环保部门和财务部门为主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和赋权,得到含权重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境绩效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本文梳理出了一个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和分析框架,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由于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构性矛盾而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问题所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可以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应"问题—原因—对策"逻辑线路,问题突出表现在"供给侧",问题本质和根源是"结构性"矛盾,问题解决的对策是"改革"。本文认为,从经济结构视角具体划分为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可以实现理论性、系统性和现实指导性的折衷。本文从该视角入手,在归纳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并进一步从企业、产业和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江宁 陈贞吉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是解决结构问题,解决结构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从供给侧解决结构问题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也是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原创性贡献。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江宁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是解决结构问题,解决结构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从供给侧解决结构问题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也是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原创性贡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 结构性失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名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用经济新常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度化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D函数指标,测度出1952—2016年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演变情况并进行了区域和国别比较,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面临许多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高度化还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且落后于高收入水平国家,供给侧因素比需求侧因素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提出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国 冯华
学界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概念界定、重要性、主要内容、思路等方面,但对全国各地实践经验的总结研究、持续性的研究、实证分析的研究和相关国际经验的研究均需要加强,而研究的学科视野也要进一步拓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燕
在CHK、FN以及HK三类传统僵尸企业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引入中国国务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识别标准,并加入企业研发投入等新的量化指标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僵尸企业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模型与所构建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模型下,中国僵尸企业比例均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均趋于稳定的趋势,所构建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出中国僵尸企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僵尸企业 识别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任之 戚聿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要举措。深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本质,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背景、政策性内涵、必要性、任务以及与总需求管理的关系五个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推进路径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任之 戚聿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要举措。深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本质,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背景、政策性内涵、必要性、任务以及与总需求管理的关系五个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推进路径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峰 王剑
产业创新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以2013年和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指标为依托,分析了我国近五年的产业创新变化趋势,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产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创新投入 绩效 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炜琳 王瑞波 黄圣男 肖雷 姜茜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全国不同地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任务逐一体现,指导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和界定,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思路。[结果]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方向引领和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炜琳 王瑞波 黄圣男 肖雷 姜茜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全国不同地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任务逐一体现,指导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和界定,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思路。[结果]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方向引领和底线把控的思想,体现了地区差异、生态类型差异和不同区域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中的功能定位,具有地区可比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全国不同省份或者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