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4)
- 2023(12356)
- 2022(10705)
- 2021(10457)
- 2020(8727)
- 2019(20461)
- 2018(20271)
- 2017(38518)
- 2016(21196)
- 2015(24082)
- 2014(23906)
- 2013(23986)
- 2012(22100)
- 2011(20194)
- 2010(19894)
- 2009(18161)
- 2008(17600)
- 2007(15130)
- 2006(13178)
- 2005(11671)
- 学科
- 济(85014)
- 经济(84927)
- 管理(58240)
- 业(53189)
- 企(43025)
- 企业(43025)
- 方法(40271)
- 数学(35438)
- 数学方法(35073)
- 中国(24493)
- 农(21951)
- 学(19532)
- 财(18770)
- 贸(17224)
- 业经(17223)
- 贸易(17215)
- 易(16818)
- 地方(15602)
- 和(14703)
- 农业(14645)
- 制(14408)
- 环境(14347)
- 理论(13004)
- 技术(12453)
- 银(12186)
- 银行(12136)
- 行(11643)
- 划(11618)
- 务(11580)
- 融(11543)
- 机构
- 大学(304839)
- 学院(299993)
- 济(121760)
- 经济(119232)
- 管理(118899)
- 研究(108286)
- 理学(103267)
- 理学院(102085)
- 管理学(100262)
- 管理学院(99730)
- 中国(80271)
- 科学(68859)
- 京(66960)
- 所(55770)
- 财(52003)
- 研究所(51573)
- 农(51499)
- 中心(47544)
- 业大(46826)
- 北京(43196)
- 财经(42778)
- 江(41131)
- 农业(40880)
- 范(40164)
- 师范(39791)
- 院(39319)
- 经(39181)
- 经济学(36668)
- 州(33904)
- 科学院(33230)
- 基金
- 项目(211476)
- 科学(164972)
- 基金(153970)
- 研究(152171)
- 家(136402)
- 国家(135354)
- 科学基金(114204)
- 社会(94723)
- 社会科(89734)
- 社会科学(89708)
- 基金项目(81576)
- 省(79543)
- 自然(75426)
- 自然科(73564)
- 自然科学(73546)
- 自然科学基金(72220)
- 划(68921)
- 教育(68656)
- 资助(64461)
- 编号(60932)
- 成果(49632)
- 重点(47512)
- 部(47418)
- 发(45140)
- 创(43235)
- 课题(42064)
- 科研(40806)
- 创新(40471)
- 教育部(39921)
- 国家社会(39427)
- 期刊
- 济(127892)
- 经济(127892)
- 研究(87608)
- 中国(56523)
- 学报(51848)
- 科学(47286)
- 农(45929)
- 管理(42201)
- 大学(37617)
- 财(36256)
- 学学(34996)
- 农业(33110)
- 教育(31730)
- 技术(24202)
- 融(22367)
- 金融(22367)
- 经济研究(20818)
- 财经(20107)
- 业经(19108)
- 图书(19039)
- 业(18401)
- 经(17141)
- 问题(16849)
- 资源(16366)
- 科技(14878)
- 理论(14443)
- 技术经济(14314)
- 贸(14291)
- 世界(13754)
- 版(13292)
共检索到433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春艳 罗怀良 孔静
该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中国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取值、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中国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研究结论认为:(1)广义的秸秆资源包括田间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田间秸秆量的估算采用作物经济产量与收获指数或草谷比来计算转换,农产品加工副产品量的估算多采用比重法。(2)目前对主要作物草谷比的取值以及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尚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作物草谷比取值差异较大,同类作物受自然条件、品种差异、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生长环境、播种面积、估算精度等因素不同,中国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有年际差异和年内差异。(3)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
关键词:
秸秆 资源量估算 草谷比 利用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颖 何志刚 韩瑛祚 刘慧屿 宫亮 肖劲松 董环
本研究以辽宁省主要作物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花生为研究对象,基于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分别估算不同作物秸秆产量、秸秆综合利用不同形式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980-2019年辽宁省不同作物秸秆资源量呈现前期震荡平稳、后期升高的趋势,玉米、水稻、花生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大豆呈整体下降趋势,2019年秸秆资源量达到4101万t,其中秸秆资源量最大的作物的是玉米,其次是水稻、花生;2019年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2330万t,降低碳排放量780.07万t,综合利用率达到86%。其中:肥料化利用量530万t,占比22.7%;饲料化利用量812万t,占比34.8%;燃料化利用量89万t,占比38.2%;基料化利用量28万t,占比1.2%;原料化利用量70万t,占比3.1%。因此,合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是实现辽宁省肥料减施增效、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 固碳减排 化肥替代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左旭 王红彦 王亚静 王磊 景丽 王道龙
系统考证玉米草谷比,科学估算与评价我国玉米秸秆产量及其各种利用途径的自然适宜性,明确玉米秸秆资源开发潜力,促进秸秆资源充分高效利用。利用文献考证法,从大量研究文献中筛选41篇研究论文中的326个玉米草谷比有效样本数据,系统考证玉米草谷比;采用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分级法,就玉米秸秆资源在"五料化"利用方面的自然适宜性进行评价。将用于包括新型能源化利用在内的各种用途的玉米秸秆资源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等级别。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玉米草谷比为1.10;2013年中国玉米秸秆产量高达2.403 368亿t,位居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之首,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与黄淮海地区;玉米秸秆适宜用于沼气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红彦 张轩铭 王道龙 崔淳熙 高春雨 王磊 王亚静 毕于运
文章首先采用文献考证法,确定玉米芯产量与玉米产量之比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副产品比重法,结合玉米产量统计数据,对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玉米芯产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区域分布;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综述,从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的角度,系统阐述我国玉米芯资源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玉米芯产量与玉米产量之比为0.21;2013年全国玉米芯资源总产量为4 590万t,相当于全国秸秆总产量的4.90%或玉米秸秆总产量的19.10%。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与黄淮海地区,产量分别为1 586.61万t与1 185.41万t,两地区合计占全国玉米芯产量的60.42%。玉米芯是我国各类秸秆资源中高值化利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丘书院
一、历史的回顾应用初级生产力数值及各营养级间的转化效率(或称生态效率)估算潜在鱼类生产量和渔获量是近二、三十年来各国海洋生物学家和渔业生物学家所共同关注并经常使用的方法。已发表的论文甚多,如Lasker,R.(1970)论加州拟沙丁鱼对浮游动物能量的利用;Cushing,D.H.(1971)综述世界各大海区上升流与鱼产量;Steele,J.H.(1974)分析北海渔获量与各营养阶层生产力的关系;Smith,P.E.(1982)研究南加里福尼亚湾的初级产量和鳀鱼群体;Sheldon,R.W.等(1977)论缅因湾浮游植物生产率与鱼产量的关系;Mills,E.L.等(1979)报道加拿大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依据渔业统计资料和渔业资源监测数据,对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和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两种大型食用水母的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沙海蜇的年间数量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和评估。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期为海蜇的产量高峰期,1998年产量最高达43×104t,21世纪以来出现持续下降趋势,近年来的年产量在20×104t左右。随着近年来沙海蜇的持续爆发,该种类也成为主要的食用水母。根据近5年的监测结果,沙海蜇的年捕捞产量波动范围(11.03~55.22)×104t,年平均产量28.63×104t,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东海区的年产量维持在1...
关键词:
大型食用水母 利用 沙海蜇 资源量 评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轶冰 杨改河 楚莉莉 陈豫
农村户用沼气池运行的发酵原料主要有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本文对这几种原料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999年~2006年农作物秸秆的总量保持在(5.5~6.4)×108t,以稻谷秸秆、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为主(约3/4);畜禽粪便的总量从33.9×108t稳步增至41.2×108t,畜类粪便中以牛粪(约46%)和猪粪(约35%)为主,禽类粪便(约3.0×108t)中以鸡粪(约75%)为主;人粪尿总量随着农村人口变迁,从4.5×108t减至4.0×108t。3种类型中,以畜禽粪便为主,其比例从76%逐年上升至80%。河南、四川、山东、河北、湖南五省各种主要发酵原料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锋 顾卫 袁艺 陈云浩
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方法 ,包括提取海冰的结冰范围和反演冰厚分布。根据这种方法 ,利用 2 0 0 0年 1月 3 0日辽东湾NOAA AVHRR资料 ,进行了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的尝试 ,得到了当天的海冰厚度分布图和海冰资源总量的数据 ,进而讨论了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①NOAA AVHRR资料的第一通道数据可以用于进行海陆分离和冰水分离 ;②基于反照率与海冰厚度指数关系的冰厚反演公式 ,可以用于海冰厚度的遥感估算 ;③得到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结果 ,基本上符合辽东湾海冰分布的实际情况 ,可以为海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柯福恩 危起伟 张国良 胡德高 罗俊德 庄平
通过分析与比较,获得了能准确反映体重与体长、胸围关系的回归公式:雌鲟y=1.832×10~(-4)(x_1x_2)~(1.337)(n=29,γ=0.980,sd=12.095,C.V=5.28%);雄鲟y=2.490×10~(-5)(x_1x_2)~(1.527)(n=52,γ=0.965,Sd=5.601,C.V=6.40%)。
关键词:
中华鲟 群体结构 资源量估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颜钰 徐粒 许映军 李倩 陶军 顾卫
本文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对渤海海冰资源量进行估算。利用面向对象特征提取法提取海冰面积,运用反照率反演模型计算海冰厚度,进而计算出海冰资源量,并利用Arc GIS对2012冬季至2013年春季渤海海冰资源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渤海海冰资源量年内变化大,2012冬季至2013年春季资源量为0.8450.83亿m3。12月及3月海冰资源量小,1月和2月资源量储量丰富,峰值出现在1月中旬。渤海海冰资源量空间差异很大,资源量分布呈辽东湾>渤海湾>中间区>莱州湾。辽东湾海冰资源量占渤海海冰资源量的7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寒野 刘勇 程家骅
针对Lesile法未考虑自然死亡因素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形式的Lesile法,使得该方法也能适用于长渔获周期的资源群体,并结合2009~2010年全国海洋捕捞信息动态采集网络评估的渔业统计结果和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估算东海区小黄鱼(Lartmichtlys polyaetis)资源量。结果表明,伏季休渔开捕后可供利用的小黄鱼资源量为16.99×104t,到4月底余存4.65×104t,年平均资源量7.70×104t,最大持续产量8.93×104t,全年开发率达到0.87,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关键词:
小黄鱼 Leslie法 资源量 东海区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增焕 李纯厚 贾晓平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海域进行了4个季度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专项综合调查,调查范围为16°00′~23°30′N、107°00′~119°30′E的大陆架海域。本文利用调查资料,选择56种主要生物种类(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营养动态模型、Cushing模型和Tait沿岸海域生态系统能流模型3种方法,以季节为时间尺度,对南海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估的渔业资源密度基本接近,以其平均值作为南海北部海域渔业资源量的评估结果。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显示明显的季节差异,以夏季资源量最高,春季最低,春、夏、秋和冬季的资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4、5.0、3...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南海北部 渔业资源量估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鲁海 黄真理 任家盈 李海英
根据长江中的中华鲟亲鱼捕捞数据的年龄结构,推算不同年龄段中华鲟亲鱼进入长江参与繁殖的占比,首次将长江和海洋中的中华鲟同时纳入估算模型进行计算,构建了一套估算中华鲟资源量的新方法。稳态计算结果显示,在葛洲坝截流前,长江中每年有效补充量为1 882尾,长江和海洋中育龄(雌:13~34龄,雄:8~27龄)总资源量为32 260尾,其中雄鱼15 310尾,雌鱼16 950尾,每年在长江中参与繁殖的中华鲟新老股群之和(1 727尾)占总资源量的比例约5%。计算得出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的中华鲟产卵繁殖容量仅为截流前的6.5%,1981年葛洲坝截留造成68%~80%的1980年老股群被阻隔在上游。结合葛洲坝截流后的捕捞数据推算了1981年后长江和海洋中的中华鲟资源量变迁过程。计算结果与捕捞数据反映的趋势一致,证明模型可靠有效。研究表明,葛洲坝截流后,随着捕捞量的减少,长江中的繁殖群体数量上升,1990年左右达到峰值(约2 200尾),随后迅速下降,2010年为170尾左右。葛洲坝截流后中华鲟产卵繁殖环境容量的大幅下降是近年来中华鲟资源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中华鲟 种群变动 年龄结构 葛洲坝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云建 张小全 王效科 朱建华 侯振宏 张治军
总结分析生物量模型(包括相对生长关系和生物量-蓄积量模型)和生物量估算参数这2类常用的生物量估算方法,提出今后我国在森林生物量估算领域的研究重点:1)整合经验相对生长方程;2)系统研究生物量估算参数的规律性及其不确定性;3)构建以传统估算方法和3S技术相结合的生物量估算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茂贵 王晓玉 谢光辉
准确评估中国秸秆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各省市区不同作物的最新田间秸秆系数评估田间秸秆资源量,确定各作物秸秆热值合理取值折算标煤量,并依据中国主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成熟期,对各省各作物田间秸秆的时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09年中国年均秸秆量为7.35亿t,包括田间秸秆6.46亿t(折标煤量3.41亿t,占总量87.36%)和加工副产物0.89亿t(折标煤量0.50亿t,占总量12.64%)。三大粮食作物是田间秸秆的主要来源,其中水稻田间秸秆为19 865.13万t,折标煤9 177.69万t,占总量26.90%;玉米田间秸秆为14 947.83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