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4)
2023(8303)
2022(7123)
2021(6868)
2020(5997)
2019(14233)
2018(13974)
2017(26543)
2016(14687)
2015(17194)
2014(17218)
2013(17585)
2012(16777)
2011(15552)
2010(15500)
2009(14711)
2008(14848)
2007(13331)
2006(11540)
2005(10527)
作者
(45191)
(38139)
(38058)
(36370)
(24162)
(18262)
(17436)
(15037)
(14410)
(13456)
(13188)
(12793)
(12371)
(12182)
(12032)
(11923)
(11749)
(11265)
(11025)
(10965)
(9551)
(9441)
(9273)
(8676)
(8523)
(8502)
(8410)
(8366)
(7770)
(7750)
学科
(67103)
经济(67049)
管理(38463)
(35884)
方法(32011)
数学(28979)
数学方法(28789)
(26664)
企业(26664)
中国(20079)
(18309)
(15242)
贸易(15236)
(14898)
(14731)
(14184)
(12105)
农业(11968)
业经(11634)
地方(11498)
(11053)
环境(10453)
(10113)
银行(10086)
(9711)
(9544)
金融(9542)
(8926)
资源(8777)
(8363)
机构
大学(225784)
学院(221780)
(99061)
经济(97211)
研究(84058)
管理(81774)
理学(69865)
理学院(68998)
管理学(67915)
管理学院(67495)
中国(64788)
科学(51708)
(49874)
(44708)
(42652)
(42545)
研究所(41029)
中心(37706)
财经(34446)
农业(34217)
业大(34186)
(32332)
北京(32325)
经济学(32014)
(31454)
(29568)
(29344)
师范(29295)
经济学院(29047)
科学院(27065)
基金
项目(145622)
科学(113232)
基金(106540)
研究(104261)
(94692)
国家(93990)
科学基金(77869)
社会(66326)
社会科(62879)
社会科学(62856)
基金项目(55712)
(53736)
自然(49777)
自然科(48474)
自然科学(48454)
自然科学基金(47624)
教育(47242)
(47226)
资助(44952)
编号(41527)
成果(34483)
(34181)
重点(33605)
(32381)
(29263)
中国(29089)
课题(28653)
教育部(28544)
国家社会(28518)
科研(28384)
期刊
(105740)
经济(105740)
研究(64881)
中国(44761)
学报(38617)
(37989)
科学(34675)
(31952)
大学(27478)
管理(27361)
农业(26316)
学学(25560)
教育(19980)
(19051)
金融(19051)
经济研究(17848)
财经(17439)
技术(17388)
(15715)
业经(15157)
(15110)
问题(14937)
(14467)
资源(13180)
世界(12794)
图书(12772)
国际(12711)
技术经济(11611)
统计(10835)
(10550)
共检索到332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祥照  马文奇  马常宝  张福锁  王运华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 2 0 0 0年度土壤肥料专业统计数据 ,分析研究了中国秸秆资源数量、利用途径及养分去向。结果表明 ,2 0 0 0年全国秸秆资源总量达 5 .5 4 1× 10 8t,其中含有的N、P2 O5、K2 O分别为4 .939× 10 6t、15 6 7× 10 6t、9.82 5× 10 6t,总养分为 1.6 33× 10 7t;在作物秸秆资源中 ,以水稻、玉米和小麦为主 ,共占76 .1% ;秸秆利用中 ,肥料、燃料和饲料量分别占秸秆资源的 36 .6 %、2 3.7%和 2 2 .6 % ,其它如原料、焚烧和弃置乱堆共占 17% ;秸秆资源中的养分利用也是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庆  王梓凡  参木友  白海花  塔娜  
为准确分析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其综合利用现状,采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谷物、豆类、薯类和棉花等作物产量,结合作物秸秆系数,对2009—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9—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增加12 672.54万t,年增长率为2.01%,其中玉米秸秆贡献最大;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和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西部和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的特点;其中,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产量高,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产量低;中国耕地秸秆单产总体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高产量地区集中在第三阶梯。综上所述,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需加大研发秸秆"五化"(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和秸秆原料化)利用核心关键技术,以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凌一波  薛颖昊  王家平  胡一民  张若宇  
[目的]受多方限制,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仍然不高。通过对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变化、现状成效及综合利用进行分析探讨,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充分考虑了种植规模、技术创新、生产成本、需求分析等因素,分析了近20年来新疆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变化特性,对新疆现有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与构成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秸秆资源丰度和密度,系统梳理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成效、主要技术模式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议与展望。[结果](1)棉花秸秆是新疆未来秸秆综合利用的卡点难点和主攻方向。(2)新疆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大、种类多、分布广,具有良好的资源化开发潜力,同时存在诸多问题。(3)新疆在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发展方面具有现实需求,秸秆肥料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材料化利用空白。[结论]下一步,新疆应完善配套政策支撑,优化区域收储运服务格局,改进秸秆利用技术模式,推进秸秆利用规模化、产业化,提升棉花秸秆燃料化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体琼  何春霞  凌秀军  金诚谦  吴崇友  袁文胜  
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保护环境、缓解能源危机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国秸秆资源总量和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秸秆资源短缺、过剩问题的根源,论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途径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华平  岳燕珍  樊江文  
该文从资源的角度 ,根据各种作物的经济系数 ,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了全面的估算 ,分析了作物秸秆资源的发展趋势和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秸秆资源产量达 7945 4 4× 1 0 4 t,并每年以 1 2 5 1 2× 1 0 4 t的速度稳步增长 ;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存在地域性特点 ,东部农区是作物秸秆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和四川是作物秸秆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对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认为 ,每年有 95 %以上作物秸秆资源通过不同的利用途径转化成其他的形式而被耗散 ,资源浪费严重。针对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春艳  罗怀良  孔静  
该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中国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取值、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中国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研究结论认为:(1)广义的秸秆资源包括田间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田间秸秆量的估算采用作物经济产量与收获指数或草谷比来计算转换,农产品加工副产品量的估算多采用比重法。(2)目前对主要作物草谷比的取值以及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尚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作物草谷比取值差异较大,同类作物受自然条件、品种差异、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生长环境、播种面积、估算精度等因素不同,中国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有年际差异和年内差异。(3)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雪靖  杨永健  周诗丹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利用现状进行估算。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巨大,但存在秸秆焚烧现象严重,综合利用效益低等问题,并且成为新的农业面源污染源。本文提出制定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污权,秸秆的收购中引入农业保险等政策,以促进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荣辉   杨武杰   于蕾   杨泽龙   王健   郭跃升  
【目的】计算作物秸秆、畜禽粪尿资源数量及养分总量,分析其替代化肥潜力,为统筹与合理利用全省有机肥资源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不同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稻谷、大豆、马铃薯、花生和棉花)和畜禽(牛、猪、羊、家禽和兔),利用草谷比和排泄系数法,估算山东省2016—2020年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资源总量及养分总量,分析变化趋势,计算不同区域和种类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结果】(1)2020年全省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7 616.8×10~4 t,养分总量为163.2×10~4 t,N、P_2O_5、K_2O养分量分别为63.6×10~4、9.2×10~4和90.5×10~4 t。秸秆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为42.9%,实际替代化肥潜力为20.9%;秸秆中N、P_2O_5、K_2O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35.3%、9.0%和92.2%,实际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12.5%、4.2%和53.7%;2016—2020年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增加了16.8%。(2)2020年全省畜禽粪尿资源总量为9 131.2×10~4 t,养分总量为82.7×10~4 t,N、P_2O_5、K_2O养分量分别为35.2×10~4、11.7×10~4和35.7×10~4 t。畜禽粪尿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为21.7%,实际替代化肥潜力为19.5%;畜禽粪尿中N、P_2O_5、K_2O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19.6%、11.4%和36.4%,实际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17.7%、10.3%和32.9%;2016—2020年畜禽粪尿资源总量减少了25.4%。(3)不同区域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大小为鲁西和鲁北>鲁南>鲁中南>鲁中>鲁东地区。鲁西和鲁北、鲁南地区最高,分别为77.0%和75.6%;鲁东地区最低,为46.5%。其中德州潜力最大,为95.3%,其次是东营、滨州,分别为92.6%和91.2%;烟台和威海最小,分别为35.5%和40.6%。(4)不同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玉米秸秆(16.7%)>小麦秸秆(16.2%)>马铃薯秸秆(4.9%)>花生秸秆(3.6%)>水稻秸秆(0.7%)>棉花秸秆(0.4%)、大豆秸秆(0.4%),牛粪尿(8.7%)>猪粪尿(6.5%)>羊粪尿(3.2%)、家禽粪(3.2%)>兔粪(0.1%)。【结论】2020年全省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资源总量为16 748.0×10~4 t,养分总量为245.9×10~4 t。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养分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为64.6%,实际替代化肥潜力为40.4%。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中氮(N)、磷(P_2O_5)和钾(K_2O)资源理论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54.8%、20.4%和128.6%,实际替代化肥潜力分别为30.2%、14.5%和86.6%。鲁西、鲁北以及鲁南地区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有机肥资源非常丰富,鲁中、鲁东地区相对较少;玉米和小麦等作物秸秆有机肥资源较多,牛和猪等畜禽粪尿有机肥资源较多,高效合理利用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等有机肥资源,是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的重要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文春波  钱发军  刘鹏  
以河南省某市为对象,采用样方统计与调查统计方法,开展农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分别占秸秆可收集量的54.67%、13.05%、4.53%、3.44%、0.91%;小麦、玉米、豆类、花生、红薯秸秆的利用率分别为78.10%、70.46%、87.77%、87.53%、81.64%。制约秸秆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制约,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完善,秸秆利用配套体系缺失,高效且成熟、适用的秸秆利用技术缺乏,秸秆利用支持政策不完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推进策略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学良  方宪法  陈开化  
我国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现状与趋向马学良,方宪法,陈开化(中国农机院农机化所北京100083)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副产品,资源数量很大且分布极为广泛,随着农业资源开发进程加快,秸秆的合理有效利用问题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学良  方宪法  陈开化  
我国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现状与趋向马学良,方宪法,陈开化(中国农机院农机化所北京100083)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副产品,资源数量很大且分布极为广泛,随着农业资源开发进程加快,秸秆的合理有效利用问题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伟  黄力程  李文才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与之相关的技术开发目前已成为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有肥料、燃料、饲料、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等多种途径和技术路径,这些利用方式和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如何,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提供了一个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该框架中,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收益包括秸秆产品的市场价值、秸秆资源使用节约的相关资源性产品价值以及秸秆产品使用产生的环境收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成本则由秸秆的收集、运输、储藏、加工以及机会成本构成。最后,文章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公共政策等问题进行讨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雪忠  徐兆礼  黄洪亮  
由于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丰富,可捕量是世界现有渔业产量的1倍以上,因而参与南极磷虾资源开发是中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困难较多,如远离港口、远离补给、远离市场、航行距离长等,加之捕捞技术和加工技术仍存在问题,与其他渔业相比,具有较大的成本压力。尽管如此,由于南极磷虾属于寒带海洋生物,具有其特殊的营养学特征,形成高附加值产品的潜力较大,因此在进行南极磷虾开发的准备过程中,应以最终产品的设计为导向,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产品综合开发能力等以化解高成本的压力;从相关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的研究和捕捞技术改进为出发点,重视项目的经济技术和盈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晓霖  方天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毕于运  高春雨  王红彦  王萍  王亚静  
[目的]对全国秸秆堆沤肥料化利用量、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农户秸秆直接燃用量、秸秆新型产业化利用量进行系统估算,并结合问题分析和发展需求,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水平的策略,以期为国家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以全国"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终期评估结果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对全国秸秆离田利用量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1) 2015年,全国秸秆离田利用总量为3. 46亿t,占全国秸秆已利用量的47. 99%;(2)全国秸秆饲料化利用量为1. 69亿t,占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48. 84%;(3)全国秸秆堆肥利用量约为1 400万t,其中工厂化堆肥利用秸秆量约为400万t;(4)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约为2 000万~2 400万t,农户直接燃用秸秆量约为0. 85亿t;(5)全国秸秆新能源、工厂化堆肥、原料化等新型产业利用量约为0. 48亿~0. 52亿t,占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12. 24%~13. 37%。[结论]未来,我国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应建立新型的农牧结合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组合施肥制度,打造以废弃秸秆为主要消纳对象的秸秆产业化体系,并努力提高秸秆打包离田机械作业质量和秸秆新型产业高值化利用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