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0)
- 2023(13203)
- 2022(10733)
- 2021(9725)
- 2020(7988)
- 2019(18011)
- 2018(17610)
- 2017(33124)
- 2016(17497)
- 2015(19791)
- 2014(19709)
- 2013(19918)
- 2012(18809)
- 2011(17257)
- 2010(17538)
- 2009(16242)
- 2008(16425)
- 2007(14829)
- 2006(13390)
- 2005(12776)
- 学科
- 济(91652)
- 经济(91552)
- 业(79371)
- 企(71181)
- 企业(71181)
- 管理(65164)
- 方法(33830)
- 业经(29475)
- 中国(28250)
- 农(27616)
- 数学(25236)
- 数学方法(25116)
- 财(25031)
- 技术(21602)
- 地方(20367)
- 农业(20051)
- 务(18077)
- 财务(18048)
- 财务管理(18031)
- 贸(17810)
- 贸易(17792)
- 易(17325)
- 制(17227)
- 企业财务(17084)
- 和(16534)
- 策(15267)
- 划(14568)
- 理论(14525)
- 发(14032)
- 银(13932)
- 机构
- 学院(266585)
- 大学(262705)
- 济(124570)
- 经济(122575)
- 管理(105370)
- 研究(95958)
- 理学(89156)
- 理学院(88206)
- 管理学(87359)
- 管理学院(86825)
- 中国(77215)
- 京(57437)
- 财(55546)
- 科学(53891)
- 所(48582)
- 财经(43518)
- 研究所(43449)
- 农(42833)
- 中心(42247)
- 江(41075)
- 经(39673)
- 经济学(38312)
- 北京(37581)
- 经济学院(34515)
- 业大(34357)
- 院(33968)
- 范(33552)
- 师范(33279)
- 农业(33218)
- 州(32533)
- 基金
- 项目(166419)
- 科学(134100)
- 研究(126710)
- 基金(122493)
- 家(105475)
- 国家(104502)
- 科学基金(90844)
- 社会(84443)
- 社会科(80296)
- 社会科学(80281)
- 基金项目(63812)
- 省(63729)
- 教育(56004)
- 自然(55078)
- 自然科(53852)
- 自然科学(53841)
- 自然科学基金(52979)
- 划(52901)
- 编号(49836)
- 资助(49438)
- 发(41786)
- 成果(39971)
- 创(38211)
- 部(38058)
- 重点(37374)
- 业(37297)
- 国家社会(36011)
- 创新(34942)
- 发展(34797)
- 课题(34447)
- 期刊
- 济(148674)
- 经济(148674)
- 研究(86581)
- 中国(59020)
- 管理(46301)
- 财(44356)
- 农(41374)
- 科学(36851)
- 学报(33901)
- 农业(29102)
- 融(28001)
- 金融(28001)
- 教育(27381)
- 大学(26998)
- 技术(26993)
- 学学(25289)
- 业经(24934)
- 经济研究(23970)
- 财经(22417)
- 经(19640)
- 问题(19002)
- 业(18182)
- 技术经济(17381)
- 贸(17074)
- 世界(16544)
- 国际(15470)
- 现代(13834)
- 商业(12954)
- 科技(12933)
- 经济管理(12712)
共检索到427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盖钧镒 刘康 赵晋铭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国内外种业的发展推动了种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种业科学是围绕“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发展而形成的科学技术学科类群,作物遗传育种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和种子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种子示范和营销的理论与技术构成了种业科学技术的主体,在相应的遗传、生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学科知识的配合下成为相对集中的学科体系。中国的种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之中。文章在回顾作物育种科学技术进展包括传统的作物育种科学技术和现时分子生物育种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归纳出现时重要的8...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安晓宁 胡耀高 刘渊 姜洁
一、科技进步推动畜牧业的发展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建国以来逐步建立了畜牧业科技发展体系,改革开放以后畜牧业发展开始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进入90年代,畜牧业科研体系基本形成,全国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网络。建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信迺诠
农业生产与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生产需要农业科学技术。因此,农业科学的发生与发展最初是由农业生产决定的。农业生产经历了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古代农业是指资本主义产生以前的农业。那时主要是靠人、畜力和简单的生产工具,凭借生产中的经验来从事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为的是自足自给的目的,谈不上什么社会分工。近代农业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到十九世纪末这段时期的农业,其特征是出现了以畜力为主的牵引工具和其它简单农具,自然科学开始用于农业,手工业式的农场逐步发展起来。现代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良恕
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在即将来临的世纪中,科学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将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科技与其它领域科技一样,从50年代以后迅猛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提高,在下一个世纪,这种推动作用将会愈加明显,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将对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课题组
2002年世界各国为了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纷纷推出技术创新战略。这一年里,许多高新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对2002年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综合评述。
关键词:
技术创新战略 重大进展 综述 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贤丰
最近,中央批准梧州市(含苍梧县)为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区,这对我们利用国际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苍梧经济腾飞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发展外向型经济,其中包含发展外向型农业。本文就苍梧县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邓燕雯 高群 谢向英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当今,我们正处于大科学、高技术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在当代已经成为有效地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而且正深刻地影响着整整一个时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整体化 1、科学理论趋于统一,即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性。近代科学发展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和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也是在笛卡尔计算出地球半径的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仰哲
一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之一,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技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近二、三十年以来,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使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生产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贵访 杨道华
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现代化在四个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把促进利技进步这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任务真正放到战略地位上来”。众所周知,只有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才能为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提供科学技术条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工业、农业和国防。在四化建设中,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先行。工业在国民经济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智佑
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科技信息流通体制、1991~1992日本各部委科技信息流通活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开发课题4个方面介绍了日本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及实施项目。
关键词:
信息学,信息技术,科技信息系统,信息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方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不难看出科学技术是以加速度向前发展的。例如,从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目前发生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有人认为是第五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发生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的外延和种类不断扩张,这反映在社会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和范围的扩张速度也在加快,以及社会产品(和服务)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尽管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毛克盾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而提高生产力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文明进程就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中西方科技的演进轨迹也是复合与错位并存,近代以来西方摆脱"黑暗中世纪"的阴影,快速发力,西方重理论研究的内蕴优势被发扬出来,领世界科技风骚,中国科技则因种种原因而后续乏力,直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才又重新迈步。纵观中外科技发展历史,理论研究为先、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和坚持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促进科技飞跃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技术发展 阶段 特征 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明贵 黄学良
科学技术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是用来反映或说明科技发展系统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某些方面、某些环节、某些层次的某种属性特征的基本概念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是与马恩列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认为,科学技术是促进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必须打破常规,走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在落后的基点上实现创造性发展的路子。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能够自力更生实现这个大目标。毛泽东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中华民族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的垄断、打碎西方发达国家对先进科学技术独占的梦,是推进科学技术公共化、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中国人民要有高度的理论自信、
关键词:
毛泽东 科学技术发展 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是与马恩列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认为,科学技术是促进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必须打破常规,走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在落后的基点上实现创造性发展的路子。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能够自力更生实现这个大目标。毛泽东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中华民族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的垄断、打碎西方发达国家对先进科学技术独占的梦,是推进科学技术公共化、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中国人民要有高度的理论自信、
关键词:
毛泽东 科学技术发展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