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1)
2023(17630)
2022(15098)
2021(14299)
2020(11825)
2019(27220)
2018(27136)
2017(51460)
2016(28384)
2015(32019)
2014(32246)
2013(31549)
2012(29782)
2011(27148)
2010(27404)
2009(25071)
2008(24455)
2007(21652)
2006(19457)
2005(17663)
作者
(82675)
(68362)
(67992)
(64883)
(44013)
(32698)
(31021)
(27022)
(26254)
(24764)
(23401)
(23339)
(22151)
(22029)
(21628)
(21151)
(20393)
(20088)
(19667)
(19598)
(17462)
(17034)
(16582)
(15672)
(15338)
(15287)
(15282)
(15234)
(13931)
(13826)
学科
(115020)
经济(114888)
管理(77774)
(73053)
(58142)
企业(58142)
方法(45718)
数学(39437)
数学方法(38980)
中国(37284)
(33140)
地方(27553)
(27531)
业经(25557)
(24897)
(23831)
(23180)
贸易(23164)
(22503)
农业(21830)
(21326)
银行(21278)
(20537)
(19833)
金融(19824)
理论(18440)
环境(18271)
(18028)
技术(17405)
(17381)
机构
大学(399711)
学院(398603)
(164101)
经济(160463)
管理(152295)
研究(146069)
理学(129594)
理学院(128066)
管理学(125996)
管理学院(125268)
中国(111784)
科学(88631)
(88017)
(75855)
(75076)
(68111)
研究所(68052)
中心(65091)
(60776)
财经(59048)
业大(58103)
北京(56912)
(55279)
师范(54735)
(53747)
农业(53170)
(52986)
经济学(48931)
(48798)
师范大学(44061)
基金
项目(264344)
科学(206899)
研究(196475)
基金(189507)
(165481)
国家(164051)
科学基金(139052)
社会(122234)
社会科(115641)
社会科学(115614)
(102200)
基金项目(99095)
教育(90509)
自然(88781)
(87059)
自然科(86699)
自然科学(86678)
自然科学基金(85122)
编号(80776)
资助(79088)
成果(67904)
(59708)
重点(59580)
(58924)
课题(57396)
(54412)
创新(50751)
教育部(50188)
国家社会(49912)
科研(49881)
期刊
(188553)
经济(188553)
研究(126456)
中国(86781)
(63300)
学报(63148)
科学(58459)
管理(58097)
(55564)
教育(52367)
大学(47439)
学学(44218)
农业(43769)
(41528)
金融(41528)
技术(34981)
业经(30721)
经济研究(30383)
财经(28742)
(24726)
问题(24356)
(23081)
图书(22087)
(20584)
世界(19072)
理论(18864)
科技(18767)
技术经济(18757)
国际(18690)
现代(17852)
共检索到619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浩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带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但也为其埋下了盲目扩张的弊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随后进入了一段发展低谷期。随着国家有利政策的出台以及大众体育的兴起,体育用品行业自2014年起再次取得高速发展的机遇,并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新十年"。本文从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状况出发,分析了中国体育用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提出四条发展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志斌  董治委  
应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存在出口总额较大、有自主产权的出口产品较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出口市场比较集中、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志斌  董治委  
应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存在出口总额较大、有自主产权的出口产品较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出口市场比较集中、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白春梅  
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SWOT分析,对国产体育用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一点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子锐  
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的出口发展迅速,体育用品的出口已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现状的分析,客观地解剖了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中存在体育用品出口的产业政策不完善、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体育用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颉梦宁  李风雷  
中国体育用品产业的飞速发展,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和部分省份,但在生产环节上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如何实现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成为非常迫切的课题。文章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有关理论,研究了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的策略和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东升  米良  丁维  
本文运用调查法、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定位,指出我国体育产业化水平十分落后,与西方国家体育作为"支柱产业"相比,我国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要发挥体育产业巨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正确认识体育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健全体育产业管理制度;积极培育、开发体育市场;提高体育产业组织的素质。从而实现体育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晓静  
本文解析了体育营销及品牌的概念;从体育营销对社会与经济环境依赖性强、体育营销与品牌战略不相称结合、"Made in China"带来的误区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体育营销、品牌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发展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田朝辉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体育用品出口成为中国贸易出口中更具竞争力的亮点,然而,在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制约"瓶颈"。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体育用品贸易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的升级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勇  胡宁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体育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加强产业培育,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突出产业地位,制定明确的目标,加大对发展战略的调整,完善改革措施,提高体育用品品牌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勇  胡宁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体育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加强产业培育,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突出产业地位,制定明确的目标,加大对发展战略的调整,完善改革措施,提高体育用品品牌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玉萍  
网络营销以其传统营销所不具备的优越性成为如今越来越不可忽视的营销力量,而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为销售带来更多更可观的经济价值。通过对中国体育用品公司的网络营销模式展开比较研究,依据相关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对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的网络营销模式进行了利弊分析,以探索如何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苏永莉  
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给我国的体育保险带来了无限商机,而目前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体育保险作为保险领域重要的一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日臻完善,在全民的体育活动和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我国体育保险发展的历程及其现状特点,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体育保险目前发展比较落后的原因,在借鉴体育保险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保险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学政  许晴  
"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共同建构了我国体育制造业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发展的宏伟蓝图。需要将体育制造业放在我国制造业总体发展的背景下,结合体育制造业的特点,分析制约我国体育制造业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制约我国体育制造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支持我国体育制造业创新的资源缺乏,创新动力不足;体育制造企业员工素质有待提升,管理水平不高,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全面建立;体育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不高,产业协同程度低;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政策支撑欠缺。解决我国体育制造业发展的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