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9)
2023(7778)
2022(6548)
2021(6486)
2020(5221)
2019(12238)
2018(12098)
2017(22678)
2016(12460)
2015(14270)
2014(14376)
2013(14046)
2012(13342)
2011(12271)
2010(12360)
2009(11351)
2008(11389)
2007(10245)
2006(9275)
2005(8569)
作者
(33304)
(27540)
(27434)
(26603)
(17942)
(13128)
(12646)
(10738)
(10676)
(10353)
(9543)
(9176)
(8989)
(8910)
(8897)
(8584)
(8171)
(8047)
(7990)
(7978)
(7112)
(6700)
(6599)
(6375)
(6295)
(6212)
(6201)
(6178)
(5577)
(5555)
学科
(53785)
经济(53729)
管理(36097)
(30455)
(23466)
企业(23466)
方法(19673)
中国(18607)
数学(17633)
数学方法(17438)
(15020)
(13537)
(13417)
贸易(13408)
(13205)
(11432)
(10401)
(9826)
银行(9823)
业经(9697)
(9514)
农业(9352)
(8417)
金融(8416)
地方(8105)
(8054)
及其(7984)
环境(7685)
(7396)
政策(7295)
机构
学院(174473)
大学(172975)
(81811)
经济(80252)
管理(63927)
研究(63889)
理学(53109)
中国(52721)
理学院(52535)
管理学(51853)
管理学院(51512)
(39523)
(37419)
科学(33799)
(31619)
财经(30238)
中心(29067)
研究所(28029)
(27659)
(27100)
经济学(26612)
北京(24815)
经济学院(23923)
(23191)
(23146)
师范(23046)
(23000)
财经大学(22273)
(21412)
业大(19437)
基金
项目(104440)
研究(82983)
科学(82957)
基金(76354)
(64909)
国家(64359)
科学基金(54947)
社会(53344)
社会科(50626)
社会科学(50619)
教育(38816)
基金项目(38269)
(37502)
编号(34225)
资助(33065)
(32299)
自然(32279)
自然科(31523)
自然科学(31516)
自然科学基金(30993)
成果(29689)
(25207)
课题(24652)
重点(23445)
中国(23321)
(23179)
国家社会(22705)
(22531)
教育部(22172)
(21277)
期刊
(95243)
经济(95243)
研究(61196)
中国(39006)
(30279)
管理(25181)
教育(23427)
(21750)
(21730)
金融(21730)
科学(20993)
学报(20027)
经济研究(16343)
大学(16226)
技术(15653)
财经(15354)
农业(14820)
学学(14792)
业经(13789)
(13402)
(13325)
问题(12480)
国际(11956)
世界(11111)
技术经济(8588)
(8524)
论坛(8524)
图书(8479)
(8357)
现代(8186)
共检索到283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和增加就业作用明显,同时,住房即有保障性,又有商品性。在我国,解决住房问题不能全部依靠政府,而要依靠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依靠保障房和商品房两条腿。从长远来看,房价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从政策的优先顺序来看,首先,要保障低收入和中低收入无房户的住房需求,这是政府的职责;第二,要对确实无房又达不到保障条件的人,给予一些优惠政策,让他们能够买得起房,或者降低他们购买住房的负担;第三,采取合理方式满足一部分改善性住房需求。对投资型、投机型购房,要从政策手段、金融手段上给予限制。目前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政策,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平稳、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鹏  高波  
该文回顾了国外住房政策的基本经验,并就住房政策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包括住房政策目标和模式、住房自有、差异化政策、房地产调控、可负担性、住房保障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认为,要将住房可负担性和收入分配问题相区分;要合理限定政府的住房保障边界,丰富保障手段;对市场的干预要更加科学,在设定的合理目标基础上,从需求和供给两端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调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培刚  胡峰  
由于传统住房福利目标对象的模糊和宽泛,政策运行的复制和错位、设计标准的趋高和断裂,其结果异化了住房福利的本质内涵。针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福利政策的完善和发展:一是构思梯度住房福利政策,构建面向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梯度福利住房动态供应体系;二是加强政府作为公共住房供应主体的作用,维护广大居民的切身居住利益;三是多途径提供福利性质住房,探索合作住宅这一新型福利方式的住房供应体系;四是实施积极有效的住房补贴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福利住房供应体系;五是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为住房福利政策的顺利构建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六是适应公共住房政策目标范围逐步缩小的趋势,最终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思  叶剑平  薛白  
共有产权住房模式将国有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政府公共投入成本等内部化,使传统保障性住房的产权归属更加清晰,从而有效降低有限产权制度下的寻租行为。本文通过对典型城市实施模式的比较分析和各方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考察,提出共有产权住房模式的系统性优化思路:土地应由无偿划拨逐步向有偿出让转变,发挥市场定价的核心作用;赋予购房人回购政府产权的权利,加快共有产权住房流转;尽快推动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和市场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博会  严金明  卢其威  
本文对我国1994年以来的住房制度改革及住房价格变动进行了总结,针对我国住房制度发展的阶段性,指出当前我国住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关注民生是我国现行住房制度改革发展中需要把握的方向,本文就此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伟  席卫群  
满足人基本生活需要的住房是国民的基本权利。由于住房所具有的准公共品性质,需要政府干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初步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但由于各种原因,政策实践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在分析住房保障中财税政策所具有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的建议,以冀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赖芨宇  王颖林  郭丰敏  郭美芳  
首先,对欧洲、北美以及亚洲几个代表性国家的公租房定价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其可借鉴经验。然后,对国内包括福州、北京、广州等六个城市公租房定价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其租金定价方法、标准以及政府补贴等问题进行总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琳子  刘险峰  
住房保障关乎民生大计,也关乎房地产市场的"去虚拟化"和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十二五"期间财税政策重点调节的领域之一。湖南省住房保障建设在财政投入、公共融资、税收优惠和资金分配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财税政策体系,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湖南省住房保障体系的财税政策对于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宇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享有适当住房的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政府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担保是政府对住房和住房金融市场进行间接干预和调节,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权利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以政府信用增强、补充和提升中低收入者的信用,改善和调节住房金融市场的交易条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中低收入者发放高比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它有利于维护和提高住房市场的竞争秩序和竞争效率,并可通过担保资金所具有的"杠杆效应",扩大财政资金的支持面,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玉波  
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初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的不足开始逐步显现。如何推动转型发展,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帮助城镇职工特别是新市民实现住有所居的作用。文章从住房公积金管理者角度,提出目前我国改组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为国家住宅政策性银行的条件已经具备,并论证住房公积金改组住宅政策性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严晓东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住房问题影响进城民工定居城市。解决进城民工的住房问题,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将解决进城民工住房问题分为两大目标:针对第一层次的目标,分析和探讨了民工公寓的开发建设;根据第二层次的目标要求,探讨建立从根本上解决进城民工住房问题的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焱  任平  王丽娟  
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倾刻间毁损了无数的房屋,造成了数百万城乡灾民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归。为了向灾民提供有效的住房保障,必须充分分析与估量到灾民所面临与关注的一系列有关住房质量、居住形式、数量和廉价性等实际问题及其客观存在的保障内需;同时亦应结合相关的保障难题难点,寻找到一条相对适宜的住房保障路径。这一路径的关键点在于:从保障方式多样化、保障规划及管理科学化,以及相应制度和政策创新与安排入手,进行必要而大胆地探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光志  张剑波  
现代住房租住制度是以住房权理论为支撑、以租者权益保护为重点并充分体现政府对个人基本人权尊重的一项制度,旨在确保弱势群体"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的目标。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通过立法、行政与司法等手段给予租者充分的制度性保护,以此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打消租者"不安全"、"不稳定"的寄人篱下心理,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住房消费结构,而政府仅对市场边界之外的人群提供住房保障。中国的房价之所以演变为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政府对房价的宏观调控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尴尬局面,与中国现行住房制度未能有效吸收现代住房租住制度的理念不无关联。在中国住房制度未来的改革之中,准确把握现代住房权理念,确立租者权益保护法则,建立现代住房租住法律制度体系,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无疑是一种必然而明智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