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2)
- 2023(8348)
- 2022(6904)
- 2021(6671)
- 2020(5532)
- 2019(12943)
- 2018(12969)
- 2017(24071)
- 2016(13120)
- 2015(14710)
- 2014(14621)
- 2013(14238)
- 2012(13179)
- 2011(12100)
- 2010(12024)
- 2009(11449)
- 2008(11480)
- 2007(10003)
- 2006(9053)
- 2005(8554)
- 学科
- 济(57583)
- 经济(57495)
- 管理(41013)
- 业(32942)
- 企(27799)
- 企业(27799)
- 方法(21298)
- 数学(19088)
- 数学方法(18937)
- 中国(18742)
- 制(17510)
- 财(16093)
- 农(13164)
- 体(12431)
- 贸(11995)
- 贸易(11988)
- 易(11827)
- 业经(11629)
- 银(11018)
- 银行(11011)
- 体制(10740)
- 行(10668)
- 融(10314)
- 金融(10311)
- 学(8536)
- 环境(8335)
- 务(8276)
- 财务(8255)
- 财务管理(8230)
- 企业财务(7834)
- 机构
- 大学(186026)
- 学院(181331)
- 济(87404)
- 经济(86019)
- 研究(69253)
- 管理(67266)
- 理学(56843)
- 理学院(56194)
- 中国(55668)
- 管理学(55563)
- 管理学院(55189)
- 财(43761)
- 京(40057)
- 科学(36215)
- 所(33914)
- 财经(33507)
- 经(30740)
- 研究所(30292)
- 中心(30188)
- 经济学(29296)
- 江(26359)
- 北京(26218)
- 经济学院(26152)
- 财经大学(25128)
- 院(24991)
- 农(24826)
- 范(23037)
- 师范(22851)
- 业大(21500)
- 州(20013)
- 基金
- 项目(116032)
- 科学(93277)
- 基金(88049)
- 研究(87980)
- 家(76499)
- 国家(75941)
- 科学基金(64889)
- 社会(60077)
- 社会科(57147)
- 社会科学(57138)
- 基金项目(45278)
- 教育(40711)
- 省(40362)
- 自然(38644)
- 自然科(37768)
- 自然科学(37758)
- 自然科学基金(37133)
- 资助(36110)
- 划(35487)
- 编号(33092)
- 成果(28905)
- 部(28710)
- 制(28169)
- 国家社会(26868)
- 重点(26595)
- 中国(25748)
- 教育部(25463)
- 发(24573)
- 创(24023)
- 课题(24003)
共检索到291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尹中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意味着我国的住房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本文归纳总结了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央出台的几个关键性文件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并从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方面提出建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重新定位,强调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倪鹏飞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经济新常态的要求,顺应房地产发展及住房模式演化的规律,应针对中国住房制度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抑制炒和支持住为出发点,以定型成熟的基础目标为落脚点,按照统一与差别兼顾、政府与市场结合、农村与城镇一体、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一致、购房与租房并举的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和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两级体系和廉居、安居、康居、乐居四个层次的制度体系。文章提出通过深化多项相关的改革,建立产权、开发、消费、交换、分配等五项基本基础制度,建立土地、财税、金融、户籍和行政管理等五项配套基础制度,形成房地产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倪鹏飞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经济新常态的要求,顺应房地产发展及住房模式演化的规律,应针对中国住房制度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抑制炒和支持住为出发点,以定型成熟的基础目标为落脚点,按照统一与差别兼顾、政府与市场结合、农村与城镇一体、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一致、购房与租房并举的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和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两级体系和廉居、安居、康居、乐居四个层次的制度体系。文章提出通过深化多项相关的改革,建立产权、开发、消费、交换、分配等五项基本基础制度,建立土地、财税、金融、户籍和行政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刘军民同志的专著《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社会转轨中"居者有其屋"的求解》,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房价持续快速上涨,住房供应结构失衡,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房价、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也由此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大热点和难点。在这种现实背景之下,本书作者选择住房制度改革研究课题,形成了这本以专著形式表现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正图 杨维刚 马立政
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变迁的客观原因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主观原因是住房供给的理念变迁;住房理念变迁引致住房制度变迁,住房制度变迁引致住房金融变迁,住房制度变迁和住房金融变迁引致住房民生改善的变迁,住房制度变迁、住房金融变迁、住房民生改善变迁正是关于中国住房供给侧结构性变迁的核心内容。因此,基于现代经济学的住房供给一般原理和历史经验,本文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住房供给制度的历史演进、金融支持、民生改善,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住房供给侧结构变迁带来的相关成就,最后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城镇住房 制度演进 金融支持 民生改善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富强
住房制度是微观领域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目标在于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但住房制度如何进行安排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呢?这要视具体国情而定。一般而言,住房资源的配置有三种机制:完全的市场化、完全的计划化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机制。当土地和住房资源丰富且社会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丁
最近,在大湾区的轴心城市深圳,《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征求意见了!这是深圳住房制度改革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是精准落实中央"房住不炒"战略的落地性文件,是将深刻影响深圳未来多年住房供需关系体系的长期指导性文件。
关键词:
住房制度改革 革命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华东 高玲玲
住房"财富效应"(即房价变化如何影响家庭消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争议,在中国表现的更为明显——部分文献认为显著为正,另外部分文献认为显著为负。本文尝试通过两种方式改进现有研究,为厘清相关争议做出贡献:其一,引入关于家庭收入预期、地区金融自由度及地区生产率冲击等控制变量克服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其二,基于中国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背景下的一个重要特征——绝大多数租赁公房的家庭在该改革中都购买了原先租赁的公房,来缓解"租房-买房"自选择问题。结果表明,中国显著存在正向住房"财富效应",即房价上涨促进居民消费。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加深对房价如何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理解,对房价调控及扩大内需等政策讨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房价 消费 财富效应 住房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殿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的触角伸向社会居民的生存空间——住房。住房制度改革不仅意味着“物化”制度产物重新构选,而且还反映着“人们”利益关系再次调整,这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其中对金融配套改革的呼唤更是强烈。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住房储蓄银行是中国住房制度配套改革的必然选择。在此,结合蚌埠住房储蓄银行几年来的实践,笔者对住房储蓄银行谈些初步看法。诱因分析:住房储蓄银行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中萌生和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建坤
首先论述我国农村住房制度的存在性,然后对其产生背景、历史意义进行简要评价;在对我国农村住房制度基本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其面临的问题和遭遇的挑战,最后提出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完善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 住房制度 问题 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传长
为了配合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使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构建新的住房体制基本框架,从根本上解决现行城镇住房制度中存在的严重弊端,根据国务院、省、市房改政策,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四川省南部县从住房的投入、建设、分配和管理等一系列环节上,大胆进行了较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鹏鹏
传统的农地抵押制度主要有"入股抵押"、"反担保抵押"两种间接模式,而缺少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向金融机构抵押的模式。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作为物权权利,成为适格的农地抵押标的物。三权分置下农地抵押制度应该予以重构,在抵押设立上应该弱化发包人同意的要求,仅保留发包人备案即可。发包人备案制度所起到的公法上行政管理的效果,而登记制度则会起到抵押权生效的目的。抵押物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土地经营权,也应该及于地上附着物。在抵押权实现的方式上,除了可以有折价、拍卖或者变卖等方式,还可以探索强制管理、内部处置、转包等方式,以收益实现债权的安全。
关键词:
农地抵押 三权分置 土地经营权 农村金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长禄 王家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住房制度改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分配制度的改革。结束福利性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已成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士余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经过几年的试点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仍处于以公共积累为投资主体,以低租金高福利为消费主导模式的状况。住房制度改革的滞后不仅制约了住房建设的发展,而且牵制着整个改革的进程。本文在分析住房制度现状及弊端的基础上,用定量分析的办法量化出我国城镇住房惊人的福利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在比较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收入与住房消费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房租调整的基本目标值。通过比较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住房政策及其演变走向的分析,找出一些共性规律:政府由直接参予住房建设和分配,转换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间接调控;将住房列入社会保障范围,以居者有其屋为目标实现社会稳定;而政府功能的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杰 王韧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缺陷在于社会支撑制度的构建明显滞后于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进程。而作为同时具有市场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殊商品,住房制度的市场化路径必然包含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和社会支撑制度的构建两项基本内容,并需要在保障性和竞争性、消费性和投资性、实物性和货币性、静态性和动态性4个方面进行综合协调与平衡。具体地讲,只有通过以下6个方面的针对性改革,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一是通过保障方式创新实现住房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的互动;二是通过政府角色转变加速住房交易主体与产权形式的配套;三是通过供给结构调整促进住房市场竞争与保障提供的统一;四是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保证住房消费性与投资性之...
关键词:
市场化 住房制度改革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