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8)
- 2023(13493)
- 2022(11351)
- 2021(10711)
- 2020(9274)
- 2019(21459)
- 2018(21038)
- 2017(40383)
- 2016(21573)
- 2015(24768)
- 2014(24593)
- 2013(24640)
- 2012(22731)
- 2011(20537)
- 2010(20029)
- 2009(18604)
- 2008(18370)
- 2007(15994)
- 2006(13437)
- 2005(11773)
- 学科
- 济(100072)
- 经济(99904)
- 管理(62911)
- 业(59412)
- 方法(51126)
- 企(47984)
- 企业(47984)
- 数学(46650)
- 数学方法(46174)
- 中国(25751)
- 财(24883)
- 农(24322)
- 贸(20036)
- 贸易(20030)
- 易(19550)
- 业经(17996)
- 学(16929)
- 制(16260)
- 农业(15740)
- 务(15679)
- 财务(15607)
- 地方(15573)
- 财务管理(15568)
- 企业财务(14828)
- 融(14174)
- 金融(14171)
- 银(13844)
- 银行(13818)
- 环境(13621)
- 和(13336)
- 机构
- 大学(316073)
- 学院(312874)
- 济(139854)
- 经济(137501)
- 管理(125471)
- 理学(109734)
- 理学院(108619)
- 管理学(106889)
- 管理学院(106322)
- 研究(103158)
- 中国(79322)
- 京(64770)
- 财(62321)
- 科学(60279)
- 财经(51308)
- 所(50331)
- 中心(48485)
- 农(48452)
- 经(47017)
- 研究所(46005)
- 经济学(45157)
- 业大(44803)
- 江(42967)
- 经济学院(41140)
- 北京(40519)
- 财经大学(38635)
- 农业(38362)
- 范(38349)
- 师范(37968)
- 院(36998)
- 基金
- 项目(215358)
- 科学(171986)
- 基金(162040)
- 研究(154809)
- 家(140918)
- 国家(139851)
- 科学基金(121436)
- 社会(102436)
- 社会科(97376)
- 社会科学(97354)
- 基金项目(85313)
- 省(80439)
- 自然(78495)
- 自然科(76783)
- 自然科学(76759)
- 自然科学基金(75453)
- 教育(71799)
- 划(68749)
- 资助(67659)
- 编号(60073)
- 部(50017)
- 重点(48152)
- 成果(47752)
- 发(44923)
- 创(44496)
- 国家社会(44098)
- 教育部(43614)
- 科研(42099)
- 人文(41789)
- 创新(41787)
- 期刊
- 济(138731)
- 经济(138731)
- 研究(87841)
- 中国(53312)
- 财(48288)
- 学报(46304)
- 科学(44112)
- 管理(43278)
- 农(42071)
- 大学(35756)
- 学学(33906)
- 农业(28900)
- 融(27514)
- 金融(27514)
- 技术(26916)
- 财经(25483)
- 教育(25475)
- 经济研究(24297)
- 经(21876)
- 业经(20941)
- 问题(19096)
- 统计(17765)
- 贸(17661)
- 业(16404)
- 技术经济(16124)
- 策(15771)
- 世界(15061)
- 理论(14644)
- 国际(14630)
- 决策(14349)
共检索到441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斌 高戈
住房保障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一直是西方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随着我国住房保障力度加大,就住房保障对房价影响进行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变得迫切。本文首先使用住房过滤模型对住房保障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以"补砖头"为主体的住房保障政策有利于稳定房价,通过构建SVAR模型就住房保障对房价的动态冲击效应进行检验,发现经济适用房建设对房价上涨具有抑制作用,同时,房价上涨会促使"相机抉择"的政府加大经济适用房投资力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静 曾慧娴
采用2001年1月~2016年2月国际糖价和中国糖价月度数据,首先对国内外糖价波动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了国际糖价波动对中国糖价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发现,国际糖价与中国糖价的走势基本一致,国内糖价及其波动幅度均明显高于国际糖价;国际糖价是中国糖价波动的重要原因,国际糖价冲击会对我国糖价波动产生持久的影响;国际糖价的冲击对中国糖价的变动短期内贡献较小,但长期贡献较大。
关键词:
国际糖价冲击 中国糖价 SVAR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浩 李仲飞 邓柏峻
本文利用Baker等人提供的中国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结合1999年1月-2014年3月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在构建我国房价短期波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LSTVAR模型以及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不同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宏观变量冲击对于房价波动的影响。理论模型表明,宏观环境向好会引起房价的正向波动,而且这种波动会随着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加大;不同的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宏观冲击对于房价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在政策不确定程度较高和较低两种不同的状态下,宏观变量的冲击对于房价波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较高的政策不确定性程度会延缓个人的购房消费和投资以及房地产企业的供给,甚至引起市场失灵,从而...
关键词:
政策不确定 房价波动 LSTVAR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舟
本文首先描述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动向,随后介绍了个人住房贷款客户理性违约发生成本,最后着重论述了银行压力测试中针对房价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级分行数据进行测试,判断了该分行在房价下跌的不同情景假设下承受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个人住房贷款 银行压力测试 承受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郜可祥 徐涛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实证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对GDP、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价格、短期利率和劳动市场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政府支出对GDP的效应较弱;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挤入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短期效果明显,但缺少持久性,而对私人消费的挤入效应更持久,但短期效果相对要小;税收对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效应均为负向,在我国减税可以有效刺激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增加,尤其是对私人投资的刺激效应更为明显;政府支出对价格和短期利率均有正向效应,税收对价格和短期利率均有负向效应;政府支出对实际工资和失业率有负向效应,税收对失业率有正向效应。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动态效应 SVAR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段忠东 曾令华
本文证明了在一个包含房价的两市场动态化系统中存在焦点均衡的稳态,房价对市场均衡利率的最终影响取决于房价对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边际影响的对比。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发现,随着房价的高涨(萧条),房地产市场将起到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力放大器(衰减器)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力衰减器(放大器)的作用。经验研究显示,中国房价的外生冲击在改变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同时,也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长期中房价对市场利率具有显著的反向因果影响,表明中国房价的高涨成为创造市场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来源。
关键词:
房价 货币供求 市场利率 流动性过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中华 林众 雷鹏
基于VECM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基于供求关系视角来分析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动态冲击效果。结果表明:信贷余额对房价的冲击作用为正向,短期内逐渐增加直至峰值,而长期持续的作用效果有所减缓;货币供给量对房价的冲击作用也为正,效果最大且具有较强的长期持续作用效果;而利率对房价的短期冲击效果为正,长期来逐渐转变为负的持续作用效果,利率调控手段具有时滞效果。合理地利用货币政策的组合调控工具将有利于避免单一货币政策手段功能的有限性,有助于有效调控房价。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供求关系 房价 脉冲响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宗明
本文认为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中国房价上涨的重要制度性因素。首先,我们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获得了这一观点的经验证据,在控制了其他一些因素后,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度提高能够显著的推高房价。同时,我们还构建了一个包含财政分权和居民房产偏好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分权作为一种制度性冲击是如何影响房价动态路径的,基于动态结构模型的反事实模拟显示,分权性制度冲击的强度和持久性是房价演进动态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利锋
构建包含金融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HDSGE)模型,考察金融冲击对我国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包含金融冲击的模型相对于未包含金融冲击的模型更好地拟合了我国经济的现实;金融冲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并且积极的金融冲击在增加房地产部门投资的同时降低了其他部门的投资;同时,金融冲击具有扩大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的"加速器"作用。进一步对房价波动进行贝叶斯冲击分解,分析表明:在短期和中期,金融冲击是推动我国房价波动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在中长期和长期,货币政策冲击仍是我国房价波动的主要推动力。因此,货币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璐
经济(房地产)周期,按照时间长度可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三大类,"基钦周期"属短周期。从百城房价指数动态看,中国住房均价波动的短周期特征非常明显,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用基钦周期理论研究中国住房价格波动规律并进行外推预测的现实意义较大,可以为中央"逆周期"调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住房均价 基钦周期 实证研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雪 苏群 周春芳
房价上涨过快,不仅导致居民的住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承受较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还可能致使行为人寻求非正当渠道获取财富,甚至产生报复等极端行为,由此致使刑事案件增多。文章利用1999–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住房价格和住房支付能力的角度对刑事犯罪率不断攀升做出解释,并构建收入差距这一中介变量分析影响途径。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比、教育、福利支出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房价上涨对犯罪率攀升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并且以房价收入比衡量的住房支付能力越差,犯罪率越高。另外,房价上
关键词:
房价 房价收入比 犯罪率 收入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建刚 谢波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住房市场住宅用地供应对房价的干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市2001-2007年住宅用地出让量的持续、快速下降是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增加住宅供地量能显著抑制房价上涨,2009年以来房价上涨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也是住宅用地供应量的大幅回升。住房供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长期而言,住房供地是政府抑制房价的重要政策手段。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房价快速上涨阶段,为了实现抑制房价的目的,政府应从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和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三个维度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钟世和 曾小春
借鉴货币最优政策模型,从机理上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变动规律,发现推动房价正常上涨的本质在于成本推动以及人口迁移下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其他政策虽然短期内可调节房价波动,但长期过度使用会导致房价不可逆转的畸形。进一步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与干预分析模型讨论了我国政策冲击下的房地产市场发现:房价波动短期内会影响房地产销售,但长期内房地产销售不受房价波动影响,房价上涨与销售额增长均具有自身内在的推动力;政策调整对房价调控的冲击出现逆效性,短期内可以抑制房价上涨,长期内则会造成房价的更大波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一如
对外部冲击,主要是国际能源价格冲击和汇率冲击,对金砖国家内部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的检验表明:外部冲击对金砖国家物价水平的传导是滞后和不完全的;对金砖国家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传递率高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率;在金砖国家中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外部冲击对生产者物价指数变化的解释力高于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主要体现在其国际能源价格冲击的高解释力上;然而在对消费者指数变化的解释力上,则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表现得更强。这些结论与使用子样本数据和改变变量次序时也一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欣 王婕
近期我国经济增长态势和货币政策的转变增加了房地产市场逆转的可能性和未来银行部门的脆弱性。本文通过运用SVAR模型构建银行贷款、房价、利率、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五个变量的动态分析系统,从宏观经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视角出发,对我国银行贷款与房价波动的相互作用和传导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房价上升会引起银行贷款的扩张,但不会导致贷款明显且持续的循环,因此在经济扩张期房贷风险仍然相对可控;同时,由于我国贷款对利率的传导效率较高,加之利率对房价具有滞后抑制效果,因此在经济收缩期从紧的货币政策易引发市场过度调整,进而增加银行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部冲击对我国肉类价格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供给冲击、需求冲击与经济周期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汇率冲击与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基于IS-LM-EE模型和SVAR的实证分析
我国羊肉价格的季节波动特征及替代品价格冲击效应——基于HEGY检验和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动态冲击效应的实证分析
信贷扩张、房价波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基于SVAR的实证分析
我国房价在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中的作用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冲击、外汇干预与汇率波动动态关系——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普惠型医疗保障、大病冲击与居民消费——基于网络医疗保障与移动支付数据的实证分析
外部需求冲击与中国投资波动——基于“冲击—传导”关联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