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68)
2023(18481)
2022(15498)
2021(14348)
2020(12330)
2019(28106)
2018(27464)
2017(51801)
2016(28461)
2015(31432)
2014(31185)
2013(30801)
2012(28379)
2011(25731)
2010(25241)
2009(23303)
2008(22990)
2007(20225)
2006(17176)
2005(15239)
作者
(83217)
(69798)
(69425)
(66044)
(44167)
(33718)
(31707)
(27301)
(26462)
(24619)
(23890)
(23440)
(22162)
(21895)
(21702)
(21641)
(21338)
(20712)
(20121)
(20108)
(17371)
(16941)
(16913)
(15842)
(15786)
(15553)
(15534)
(15163)
(14114)
(13875)
学科
(120396)
经济(120280)
管理(79318)
(74383)
(60137)
企业(60137)
方法(57398)
数学(51578)
数学方法(50992)
中国(31488)
(30339)
(30209)
(24920)
(23844)
贸易(23836)
业经(23580)
(23229)
地方(21899)
(20789)
农业(19859)
(19348)
财务(19302)
财务管理(19258)
企业财务(18351)
(17943)
银行(17875)
(17756)
金融(17753)
(17011)
技术(16990)
机构
大学(405306)
学院(402095)
(168029)
经济(164887)
管理(153711)
研究(139470)
理学(134253)
理学院(132708)
管理学(130298)
管理学院(129571)
中国(105217)
科学(88210)
(84845)
(75043)
(74689)
(71203)
研究所(65527)
业大(64984)
中心(64506)
财经(61061)
农业(59832)
(57677)
(55867)
经济学(52768)
北京(52616)
(50489)
(50093)
师范(49821)
经济学院(47869)
财经大学(45820)
基金
项目(281141)
科学(221467)
基金(208046)
研究(194956)
(185716)
国家(184277)
科学基金(156767)
社会(126108)
社会科(119806)
社会科学(119773)
基金项目(109651)
(107641)
自然(104545)
自然科(102234)
自然科学(102199)
自然科学基金(100423)
(92626)
教育(89733)
资助(85731)
编号(75453)
重点(64130)
(62512)
成果(60357)
(59534)
(58325)
科研(55462)
创新(54754)
国家社会(53939)
计划(53577)
教育部(53052)
期刊
(168982)
经济(168982)
研究(109150)
学报(72874)
中国(72362)
(65600)
科学(64154)
(57771)
大学(53945)
管理(53294)
学学(51279)
农业(44624)
教育(35038)
(34688)
金融(34688)
技术(32368)
财经(30000)
经济研究(29403)
业经(26129)
(25847)
(24873)
问题(22759)
统计(21111)
(20821)
(20786)
理论(19276)
技术经济(19165)
(19127)
科技(18639)
业大(18484)
共检索到574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冀申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及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带动了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我们有必要研究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及区域差异,为制定差异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依据。本文对1998~2010年各省份房价及相关数据,建立了固定影响变系数和变截距模型,对中国及各省份的住房供给价格弹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这主要由土地供给、房地产行业竞争环境以及潜在住房需求等因素决定。最后,我们对各区域的房地产调控重点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丛颖  
本文利用1999-2012年我国31个省级的面板数据,从区域视角对我国住房需求弹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住房需求弹性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东部省份住房需求以刚性需求为主,中部和西部区域省份显示出微弱的住房投机属性。最后,本文对政府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芸  彭千芮  
利用2010—2019年中国25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推进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和实现机制。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供给对于城镇化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对于推进城镇化率的影响效应大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狭义的保障性住房的影响效应大于低价商品房以及其他更广义的保障性住房。机制分析表明,保障性住房供给主要通过预期效应对城镇化率产生影响,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保障性住房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效果。着力推进保障性住房供给以解决“住有所居”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应当有针对性地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并从扩大供给、全国统筹、协同推进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思齐  吴群  
政府垄断供地制度确立后,我国许多城市的住宅用地供给量出现了显著下降,而住宅用地供给量的下降会导致住房供给弹性的降低。本文通过构建和估计新建住房供给的结构式模型测度了我国20个主要城市供地制度变革前后的住房供给弹性。研究结果表明,20个城市的平均住房供给弹性由2001-2005年间的3.25下降到2006-2011年间的0.51。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现行住宅用地供给制度、增加住房供给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学良  
尽管已经有许多研究试图从需求层面,如货币、利率、人口等角度来解释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现象,但目前从供给层面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文献则相对不足。尤其是中国的诸多城市大都享有相似的人口结构轨迹、经济周期、货币和利率等因素,但最终不同城市的房价表现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试图利用住房供给弹性来分析这一问题。首先,我们估计了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分别的和加总的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发现中国的总住房供给价格弹性为2.65,明显小于用美国大都会数据估计得到的约7.3,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能力明显小于美国市场;其次,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对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为每单位土地经济密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度,均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外资进入恶化了中国的环境质量,区域层面"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据此提出了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丽夏  
本文通过区域差异的视角,运用泰尔指数的测度方法,并基于房地产短期价格变动模型、长期均衡模型等理论模型,研究了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动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我国不同区域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异同之处,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赖德胜  包宁  
文章利用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动态就业弹性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短期就业弹性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但长期就业弹性的区域差异并不大,短期就业弹性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就业调整速度、劳动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不同引起的。较低的短期就业弹性使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来增加产出水平,同时调整产业规模、实现与东部地区产业的有效对接,促进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法竹  刘清淳  
在2001-2010年间,在生猪不同养殖规模中,100-499头这一规模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比例一直位于前列。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变量变截距与不变参数的面板数据回归,同时将仔畜公斤价引入模型变量。采用双对数模型对1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2组回归结果表明上一期生猪价格、每头猪精饲料费用和仔畜公斤价是影响10个省市这一规模生猪供给量的主要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传忠  韩元军  杨成林  
新型工业化战略下,中国东、中、西部就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增长要素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西部较明显,东、中部并不明显;出口比率要素在东部和西部能显著影响就业;如果东、中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多依靠总投资拉动,会对本地就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未来需要更多通过扩大总消费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东、中部的物质资本积累能显著促进就业增长,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东部地区的政府规模扩大对于该区域就业增长有很大促进作用;三个区域中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就业增长都不明显,城镇化的内生就业创造功能在各区域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寻远  李文启  
本文利用我国1990年至2009年的省份面板数据,探讨城镇居民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按照收入水平将省份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三类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地区开放程度、金融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等是引起城镇居民消费区域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分地区来看,这些影响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