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1)
- 2023(9777)
- 2022(8035)
- 2021(7268)
- 2020(5623)
- 2019(12967)
- 2018(12551)
- 2017(23396)
- 2016(12358)
- 2015(13902)
- 2014(13630)
- 2013(13781)
- 2012(13413)
- 2011(12616)
- 2010(12431)
- 2009(11056)
- 2008(10783)
- 2007(9384)
- 2006(8663)
- 2005(8189)
- 学科
- 济(65237)
- 经济(65185)
- 管理(30077)
- 业(27238)
- 中国(24018)
- 方法(20334)
- 地方(19760)
- 数学(18270)
- 企(18222)
- 企业(18222)
- 数学方法(18175)
- 农(17410)
- 环境(15154)
- 贸(13922)
- 贸易(13908)
- 易(13470)
- 业经(13397)
- 发(12275)
- 学(12173)
- 农业(11926)
- 地方经济(11284)
- 融(11123)
- 金融(11121)
- 银(11065)
- 银行(11052)
- 行(10932)
- 制(10297)
- 财(9980)
- 发展(9068)
- 展(9047)
- 机构
- 大学(180974)
- 学院(180790)
- 济(86588)
- 经济(85134)
- 研究(75460)
- 管理(63154)
- 中国(58310)
- 理学(53085)
- 理学院(52319)
- 管理学(51573)
- 管理学院(51235)
- 科学(43693)
- 京(41121)
- 所(38306)
- 财(36456)
- 研究所(34720)
- 中心(32451)
- 农(30202)
- 财经(28554)
- 经济学(28283)
- 院(27566)
- 北京(27228)
- 江(26628)
- 范(26393)
- 师范(26165)
- 经(26161)
- 经济学院(25416)
- 业大(23992)
- 科学院(23560)
- 农业(23298)
- 基金
- 项目(118752)
- 科学(95188)
- 基金(88174)
- 研究(87719)
- 家(77799)
- 国家(77227)
- 科学基金(65300)
- 社会(59107)
- 社会科(56322)
- 社会科学(56313)
- 基金项目(45977)
- 省(43960)
- 自然(39668)
- 自然科(38741)
- 自然科学(38733)
- 教育(38365)
- 划(38214)
- 自然科学基金(38024)
- 资助(35631)
- 编号(32807)
- 发(32701)
- 重点(27573)
- 部(27109)
- 发展(26967)
- 成果(26612)
- 展(26516)
- 国家社会(26016)
- 中国(25367)
- 创(24516)
- 课题(24345)
共检索到292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金萍 闫卫阳 孙玮 秦耀辰
区域的低碳发展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中国301个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建立量化指标体系,把2011年中国低碳发展水平分为4个一级类型和8个二级类型,并通过Moran指数与散点图、LISA集聚图,结合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中国经济区划分方案,分析低碳发展类型的宏观和局域分异特征,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不同类型区低碳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中国低碳发展以高碳和相对高碳类型为主,一级经济区内低碳发展类型多样化分布,而大多数二级经济区内低碳发展类型具有相近性。依赖于高耗能产业结构的LLL和LHL类型在胡焕庸线上方和沿线集聚分布,而低碳经济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的LLH类型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下方。低碳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欢欢 李同昇 于正松 李飞
依据乡村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建立乡村性评价指标及乡村性指数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划分乡村发展类型,并借助ArcGIS和GeoDA软件,对安徽省61个县域乡村性进行空间表达及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①运用乡村性指数度量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和程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符合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②安徽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可以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和非农主导型三种类型,且各类型分别占县域总数的22.95%、37.70%和39.34%;③安徽省县域乡村性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及正向空间关联性。其中,安徽省北部地区是乡村性发展的热点区域,而南部地区则为乡村性发展的冷点集聚区。并提出推进县域乡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乡村性 探索性空间分析 县域经济 安徽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俊明 魏雯琪 张鹏 韩秀兰 杨怡雪 薛婧 于一鸣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文章基于2013—2020年CO2与四类典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数据,采用时空动态熵值法测度同期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市域数字经济发展(DED)水平,提出并运用贝叶斯时空因果森林模型,研究本地和空间邻接周边市域DED(周边WDED)对本地市域减污降碳协同效应(CPCR)的促进效应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中国市域DED和CPCR均呈增长趋势和“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格局。(2)本地DED和周边WDED对本地CPCR的促进效应分别呈“对数函数”型和“S函数”型特征。(3)本地DED促进效应的空间分布符合以“胡焕庸线”为界的“西高东低”空间结构,周边WDED促进效应在西部区域和沿海地区较低,而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北方地区。为促进减污降碳协同,需要在多个层面加强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和优化,包括强化区域平衡、关注空间溢出效应、增强区域发达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英汉
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对中国电子商务省域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因素经降维的因子分析后,再对中国各省域的电子商务水平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中国各省域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有助于进一步认清中国各地区的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异,有助于在一国范围内对于不同地区的电子商务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从空间分异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制定电子商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实证表明中国各省域电子商务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东部沿海高于西部内陆,且电子商务水平不均衡还广泛存在于各群体的内部。电子商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永顺 王成金
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成效在个体与空间上均具有差异,甄别全国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态势,对差异化政策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GE矩阵模型,探究2010—2020年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态势、类型划分与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政策并未取得立竿见影之效,整体发展态势较差,在综合发展效益和创造产出规模两方面均遭受着衰退和滞后的阵痛。(2)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呈两极分化态势,效益与规模具有错配关系,可以划分为双优型、规模扩大型、效益衰退规模扩大型、效益提升型、相对稳定型、效益衰退型、规模萎缩型和双劣性型8种类型。(3)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博台线东北半壁发展较差,西南半壁普遍较好或相对稳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俊峰 王彬燕 王士君 程利莎
基于腾讯研究院公布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综合运用泰尔指数、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多种方法,探究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数字经济总体以及各分维度发展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分异的成因进行探测与比较。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较全国其他地区存在滞后,内部极化明显,形成"核心-边缘"结构,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数字经济各分维度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省域内部差异是导致各分维度差异的主因。(3)数字经济各分维度在空间上既有协同发展态势也有分异特征。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发展优势突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明显滞后。(4)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受区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基础与潜力以及人口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复合影响,其中,人口素质是主因。分维度对比发现,智慧民生分维度与其他分维度发展空间分异的成因差异明显,其影响因素相对单一,且受实体经济基础影响较弱。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分异 成因探测 东北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丁四保 赵伟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调整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将成为我国各省(市)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和21世纪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循环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由于我国区域间在国土规模、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必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在构建评价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定量化的测度,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一方面,我国各省(市)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空间分异 空间优化 中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艳丽 侯坚 张培栋 郭阳耀 袁宪正
本文以2005年中国31个省(市、区)农村户用沼气为研究对象,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借助SPSS和ArcGIS软件,对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异格局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水平的主导影响因子为发展规模、社会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累积贡献率达到88.63%;以综合得分为指标得出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水平的名次序列,四川、广西在气候条件和原料资源上具有明显优势,户用沼气发展水平高,上海、西藏发展户用沼气限制性因素明显,户用沼气发展水平低。通过聚类分析将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水平划分为5个梯度类型区;区域差异图显示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以河北四川线和江苏广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晶 刘玲玲
采用国际通用的HDI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结合Arc GIS和Geo Da软件,运用空间探索技术(ESDA)、重心转移与空间模块分析,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了区域发展差异的研究之中。首先对中国人类发展进行全局的空间趋势分析和重心转移趋势分析,在全局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局部空间模块分析和空间四象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区域人类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表现出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在空间呈集聚状态。中西部的局部区域出现了与整体不一致和相反的趋势(极化效应),但数量呈减少趋势,说明区域之间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极化效应在不断减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鸣然 赵敏
该文基于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评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相互之间的共栖关系和互动效应,并从空间分异的视角对中国30个省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其中,资源环境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文章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难以实现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今后,我国不仅要转变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建立区域多元化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还要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完善生态治理的共治机制,并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区域协作。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治理 政府责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明东 陆玉麒
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基本指标,构建表征省域单元商业发达水平的商业发达指数和商业吸引力指数,及我国商业发展的空间梯度差异。在梯度差异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商业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最主要的因素,市场发育水平和交通通达性也是重要影响因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力阳 李同昇 李婷 龙冬平 陈云莎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k-均值聚类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乡村性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相关性,并对乡村发展类型进行划分。结果显示:1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明显,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2012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指数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乡村性指数空间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乡村性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3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发展可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发达均衡型、欠发达均衡型和非农主导型四种类型,各类型分别占总数的31.3%、3.7%、48.6%和16.4%。最后,针对不同乡村发展类型,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和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旺 周跃云 邹毓
利用《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中我国GDP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发展数据,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和Theil指数分解法分析了大样本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并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层次低碳发展综合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样本城市的整体低碳发展水平不高,高值城市以东部地区的轻工业城市或综合型城市为主,低值城市则以中、西部的资源型城市或重化工业城市为主;城市整体的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较大,低值城市的空间差异最大、高值城市的空间差异最小、中值城市的空间差异居中;城市低碳发展的区域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低碳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飞 杨鑫 刘天宝 程艺 韩增林
在全球化力量持续增强的背景下,地缘经济的发展状态是国家开放水平的重要表征。边境地区是国家构建地缘经济联系的重点区域,基于地缘经济系统发展优势度评价内涵,使用ICEM模型对中国边境地区45个地级行政区的地缘经济系统发展优势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中国边境地缘经济系统发展优势度在2001—2016年期间有所上升,但幅度较小;在2003—2004年和2008—2011年期间发展波动较大。②优势度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整体上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格局;评价值排序为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云广地区>新疆地区>西藏地区。③预测结果显示未来云广地区与新疆地区发展势头强,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与西藏地区则较差。④外部投资联系与外贸活动是地缘经济系统的搭建与运作核心,此外还应重点考虑政策影响、沿边口岸建设及固定资产投资等要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芳芳 丁志伟
以抖音带货主播数量、销售额、营销潜力为测度指标,选择8个典型商品行业为例,运用空间插值、空间自相关、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抖音直播带货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1)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整体呈现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地区保持领先优势,成渝地区、中原地区紧跟其后,西北西南地区相对落后的分布特征。(2)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直播带货型电商经济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且以HH、LL区分布为主。其中,显著HH区主要在苏、浙、粤的核心城市分布,集聚程度较高且正向关联效应明显;显著LL区主要在青、川、云等地集中分布,大范围低值集聚态势明显,反映出欠发达地区的电商孕育环境不佳。(3)从不均衡发育看,主播数量、销售额、营销潜力的集聚现象明显,地区之间存在梯度差异。从具体情况看,杭州、广州、北京等少数发达城市引领着直播带货行业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的发育水平欠佳,与东部领先城市的差距可谓"天渊之别"。(4)从影响因素上看,电商环境支撑、信息发展水平、经济实力支撑、交通物流水平、政府战略与政策、人口受教育程度、专业化运营助力这几个方面均有重要解释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