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22)
2023(13099)
2022(10513)
2021(9660)
2020(7770)
2019(17546)
2018(17067)
2017(32578)
2016(17391)
2015(19486)
2014(19219)
2013(19517)
2012(17897)
2011(16207)
2010(16242)
2009(15161)
2008(15012)
2007(13684)
2006(12202)
2005(11081)
作者
(49095)
(41822)
(41475)
(39159)
(26105)
(19888)
(18464)
(16332)
(15837)
(14703)
(14320)
(13820)
(13442)
(12850)
(12847)
(12458)
(12184)
(11947)
(11928)
(11825)
(10401)
(10290)
(10095)
(9480)
(9363)
(9348)
(9249)
(9113)
(8426)
(8281)
学科
(85103)
(84818)
经济(84728)
(67589)
企业(67589)
管理(62577)
(46687)
方法(34722)
农业(31100)
业经(29834)
数学(27216)
数学方法(27035)
(24495)
中国(23678)
(17743)
(17538)
财务(17528)
财务管理(17511)
技术(16790)
企业财务(16531)
(16340)
贸易(16330)
环境(16029)
(16017)
(15955)
(15740)
(15093)
(14193)
地方(13035)
(12996)
机构
学院(261199)
大学(252336)
(123051)
经济(121201)
管理(107046)
理学(91985)
理学院(91191)
管理学(90291)
管理学院(89821)
研究(87192)
中国(72019)
(55420)
(52615)
(52304)
科学(48881)
(42882)
财经(42076)
农业(42032)
业大(40441)
中心(40151)
(39212)
研究所(38668)
(38391)
经济学(37316)
经济学院(33712)
北京(32732)
经济管理(32470)
(30688)
财经大学(30535)
(30076)
基金
项目(171287)
科学(137922)
研究(130383)
基金(126930)
(109359)
国家(108297)
科学基金(94331)
社会(88237)
社会科(83485)
社会科学(83461)
(67253)
基金项目(66735)
自然(57032)
教育(56536)
自然科(55741)
自然科学(55728)
自然科学基金(54785)
(54601)
编号(51966)
资助(50303)
成果(39799)
(39451)
(39425)
(38764)
(38714)
重点(37963)
国家社会(37615)
创新(35492)
(35133)
课题(34758)
期刊
(144608)
经济(144608)
研究(76013)
(58457)
中国(51672)
(41609)
管理(40678)
农业(39969)
科学(36688)
学报(34138)
业经(29548)
大学(27859)
学学(26863)
(26136)
金融(26136)
技术(24116)
经济研究(21765)
(21562)
财经(21006)
问题(19385)
教育(18672)
(18368)
技术经济(16669)
世界(16639)
(14959)
农村(14373)
(14373)
农业经济(14295)
经济问题(13375)
现代(12859)
共检索到394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珊珊  张广胜  
为应对因碳排放增加而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中国农业的应对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生产。以低碳农业发展为主线,按照逻辑顺序梳理和分析了研究和发展低碳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旨在明晰农业生产过程碳排放重点环节,从技术措施和制度条件两方面探寻实现低碳农业生产方式的路径,根据碳排放环节和影响碳排放的外界因素构建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影响低碳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的因素。最后指出低碳农业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红  吕丽莉  
土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构成农业的基本要素,从三者关系上看,发达国家已经为人类演示了农业现代化的三种模式。这些模式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依此可以设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粗线条标准和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从土地生产方式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上只有两个路径,即规模化经营和精细化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红  吕丽莉  
土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构成农业的基本要素,从三者关系上看,发达国家已经为人类演示了农业现代化的三种模式。这些模式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依此可以设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粗线条标准和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从土地生产方式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上只有两个路径,即规模化经营和精细化经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远东  
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农户制下的小农生产。中国农村经济已逐步步入以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经济运作机制,以家庭为单元的生产组织制度同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论是农户制下的家庭承包制,还是当前大力推广的农户制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农场制是取代农户制的最佳方式,以农场制为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柳文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其中九亿人在农村,在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今世界,任何资本都不可能无视中国农村这个人口总和比欧美总人口还要多的尚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而我们自己更应该首先充分开发利用好我国的农村大市场。2001年,占我国总人口近七成的农村人口只创造了GDP总额的15%,农村人均收入仅为2300余元,与此同时占总人口三成的城镇人口则创造出GDP总额的85%。显然,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农民收入水平的徘徊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河  
农业生产方式是人类取得生存资料最基本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提高了一定土地面积上人口的承载量。本文首先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供给者,指出科研成果虽多、有效供给不足,然后分析农业科技需求者,指出需求强烈、有效需求不足,最后分区域提出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业科技的支持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凌  
全球气候变化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了农业低碳化进程。高碳农业生产路径在实现农业产值增长的同时无法摆脱生态环境恶化、碳源增加、碳汇减少等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对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产生新需求。但我国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亟需解决。实现农业由"高碳"转向"低碳",要树立低碳理念、加快技术创新、因地制宜、规模经营、提高从业者素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晶晶  史清华  
本文基于1995~2016年的全国微观农户数据,从要素投入视角来考察农户生产方式的变化情况,测算并比较了土地、劳动力、化肥、农药、地膜、种苗、机械等各主要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及产出增长贡献。研究发现,在时间序列上中国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历了由主要依靠劳动力等传统农资演变为主要依赖化肥等化学农资的替代和转变过程。但目前,各类化学农资对产出的增长动力已开始减弱。即使不考虑其负外部性导致的环境成本,单纯在经济意义上,当前主要化学农资的施用成本也已超过其可带来的产出收益。因此,新的生产方式转变节点已出现。在保障产出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要素间配置的综合调整来实现。具体地,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以依赖良种和机械化投入为主,将是未来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可能的路径和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享光   张志强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变革需要农业特殊生产条件、一般生产条件和自然生产条件现代化建设的一体推进。资本能够按其固有的逻辑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能够通过对可带来利润的生产条件的投资和对自然条件的利用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但农业一般生产条件与自然生产条件的建设短期内难以产生满意的利润,难以吸引私人资本,进而制约农业一般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发展和自然条件的改善,甚至恶化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这是以资本主导的西方农业现代化模式的顽疾。我国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优势和举国体制优势能够为解决西方农业现代化的顽疾,进而为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保障。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变革,关键在于引导资本有序下乡,同时发挥公有资本优势,以协调推进农业特殊生产条件、一般生产条件和自然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突破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生产条件瓶颈制约,在新的生产条件基础上建立其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文  程杰  
2003年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反映的是食品短缺点的理论问题。劳动力流出农业后,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诱致了生产方式变化。随着农户非自有生产要素(机械、化肥等)投入增长加快,产出弹性提高,生产贡献变大,其对农户自有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远大于1,因此在农业收益中的贡献份额上升;而农户自有生产要素(土地、劳动)的产出弹性和贡献份额下降。这导致农户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分得的收益份额越来越小,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户务农的经济激励不断降低,农业增产乏力,价格累年循环上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锦英  卢进  
本文从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角度 ,揭示了农机服务产业化作为农业生产内部分工、专业化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 ,通过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方式的改变 ,引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和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上 ,加速我国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洪燕   陈俊红   刘宝印   龚晶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对农业生产托管及农户经营方式变化提出了新的解释。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形成与演变;从生产方式的变化角度,探讨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前景;从生产关系的演进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全局意义以及农户权利的拓展。本研究有助于各界从理论层面上深入理解农业生产托管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娜  
新型病毒的不断出现引发学者们对病毒传播社会机制的探究,有学者结合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方法,提出“结构性同一健康”理论,探讨全球资本循环,特别是国际农业垄断资本运动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从历史演变来看,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政策实施以来,国际农业垄断资本通过推动各国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产品全球贸易等各领域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从而控制全球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通过扩大土地规模和集约化生产等多种方式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生态系统被侵蚀和破坏,新的病原体不断被释放,并随着全球农业供应链快速扩散传播,带来了公共卫生危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祝宏辉  
本文运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地区5个县(市)481个番茄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订单生产方式和非订单生产方式下农户的投入产出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订单农业生产方式对农户产量、收入的增加作用显著,并且相对于非订单农业生产方式而言,订单农业的要素使用效率更高,是对资源、环境更为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