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8)
- 2023(11373)
- 2022(9490)
- 2021(8579)
- 2020(7239)
- 2019(16734)
- 2018(16450)
- 2017(31716)
- 2016(16890)
- 2015(19578)
- 2014(19817)
- 2013(20142)
- 2012(19304)
- 2011(17924)
- 2010(17811)
- 2009(16660)
- 2008(16385)
- 2007(14783)
- 2006(13101)
- 2005(12054)
- 学科
- 济(98028)
- 经济(97890)
- 管理(47781)
- 业(42918)
- 方法(38309)
- 数学(34659)
- 数学方法(34461)
- 企(31320)
- 企业(31320)
- 农(24844)
- 中国(24600)
- 地方(20263)
- 贸(19413)
- 贸易(19406)
- 易(18868)
- 学(18423)
- 财(17860)
- 业经(16592)
- 环境(16370)
- 制(14864)
- 农业(14850)
- 地方经济(13601)
- 银(12902)
- 银行(12879)
- 融(12874)
- 金融(12872)
- 和(12747)
- 行(12451)
- 发(11098)
- 划(10813)
- 机构
- 大学(263693)
- 学院(262282)
- 济(128936)
- 经济(126791)
- 管理(97929)
- 研究(96785)
- 理学(83861)
- 理学院(82899)
- 管理学(81768)
- 管理学院(81283)
- 中国(74229)
- 京(55343)
- 科学(55204)
- 财(54687)
- 所(49492)
- 研究所(44850)
- 财经(44016)
- 农(43364)
- 中心(42911)
- 经济学(42210)
- 经(39921)
- 经济学院(37939)
- 江(37668)
- 业大(36226)
- 北京(35756)
- 农业(34147)
- 院(33859)
- 范(33095)
- 师范(32816)
- 财经大学(32372)
- 基金
- 项目(167101)
- 科学(132020)
- 基金(124049)
- 研究(122035)
- 家(107810)
- 国家(106984)
- 科学基金(90712)
- 社会(81486)
- 社会科(77355)
- 社会科学(77334)
- 基金项目(64573)
- 省(62221)
- 自然(55851)
- 自然科(54527)
- 自然科学(54507)
- 教育(54391)
- 自然科学基金(53563)
- 划(52718)
- 资助(51746)
- 编号(47269)
- 部(38846)
- 成果(38210)
- 发(37847)
- 重点(37816)
- 国家社会(35080)
- 创(33745)
- 教育部(33514)
- 中国(33208)
- 课题(32641)
- 人文(32158)
- 期刊
- 济(146982)
- 经济(146982)
- 研究(82800)
- 中国(48938)
- 财(40797)
- 农(39874)
- 学报(38407)
- 科学(36534)
- 管理(35249)
- 大学(29079)
- 学学(27588)
- 农业(27211)
- 经济研究(25991)
- 融(24554)
- 金融(24554)
- 财经(22974)
- 业经(21836)
- 技术(21644)
- 经(19939)
- 教育(19511)
- 问题(19468)
- 贸(17801)
- 世界(16158)
- 国际(15450)
- 技术经济(15370)
- 业(15254)
- 统计(14349)
- 商业(13635)
- 经济问题(12256)
- 策(12139)
共检索到398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春玲
本文从消费者行为、厂商行为、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阐述了低碳产品消费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产品消费模式存在的障碍,从消费者行为、厂商行为、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产品消费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产品 效用 成本 市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骆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和公共品的特征,并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对解决低碳经济中的多边外部性的政府规制和碳交易进行了分析,认为合理的制度安排会引致低碳经济达到帕累托的最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多边外部性 政府规制 碳交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忠民 郑长德
清洁发展机制本意是创造一种双赢的交易模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项目合作各取所需,共同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现实当中真正的技术转让却从未实现过。本文尝试从制度约束角度出发,对发展中国家的在CDM中存在的技术转让障碍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碳减排交易市场,发现CDM项目执行双方缺乏相应的约束制度是导致技术转让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苏楠 李北伟 聂洪光
低碳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模式。选取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对中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构建障碍度模型,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以2008-2017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作为实证分析对象,研究表明:中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级由2008年的Ⅳ级弱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了2017年的Ⅱ级中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期内,能耗排放子系统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煤炭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以及自然保护区数量,是中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成敦杰
低碳农业经济作为时代新生态革命产物,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以中国和日本为研究对象,基于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线性加权法测算两国2006—2016年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中国和日本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和日本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发展态势。(2)化学投入强度与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效率、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呈增长模式发展,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虽然呈增长态势发展,但相对较小。(3)日本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农药使用强度、农业用电效率、农业生产总值、单位耕地面积农作物固碳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及柴油使用强度;中国依次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户人均纯收入、农业碳生产力、化肥使用强度、农业机械化水平及秸秆综合利用率。最后,依据日本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经验,提出中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低碳农业经济 变化 障碍因子 日本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芳
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是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化发展,其中旅游者对低碳旅乡村游产品的需求是促进低碳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巨大拉动力,但现实中旅游者不愿改变现有的旅游消费行为,对低碳乡村旅游产品需求不足。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旅游者偏好和乡村旅游产品价格对低碳乡村旅游产品需求的影响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乡村旅游产品需求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低碳乡村旅游产品 经济学分析 实施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芳 李东和
低碳旅游的发展就是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化发展,其中旅游者对低碳旅游产品的需求是促进低碳旅游持续发展的巨大拉动力。但现实中旅游者不愿意自觉改变现有的旅游消费行为,对低碳旅游产品的需求不足。文章运用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工具,分析了旅游者偏好和旅游产品价格对低碳旅游产品需求的影响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提高旅游者对低碳旅游产品的认知、增强旅游者对低碳旅游产品的情感和降低低碳旅游产品的相对价格等增加低碳旅游产品需求的实现路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鹏
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内部融资和间接融资为主,融资障碍是台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发生原因不同,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障碍具有多种类型,信用担保能力低和银行放款成本高是约束台资企业融资的主要原因。解决大陆台资企业融资障碍的途径,应该从改善融资环境和提高台资企业自身素质等方面入手,运用多种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台资企业投资经营的资金需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涵
全球价值链分工在为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剧增等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了低碳经济中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比较优势。结果显示,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低碳技术进步、低碳需求的培育以及碳排放权、碳金融市场的完善是各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价值链升级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全球价值链 成本收益分析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长彬 王海南 唐浩
碳排放权交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有效率的减排手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与广泛应用。其实质是用市场机制解决或弱化资源配置中的价格扭曲,实现经济良性增长。在"中国制造"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当下,需要将碳排放权与碳汇林权价格的形成纳入同一体系,走碳交易与碳汇相结合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中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碳源控制。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汇林权 价格形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玉国 范莉莉 施庚宏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不断加速,低碳模式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在实现低碳发展的过程中,低碳技术作为碳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对发展目标的实现、低碳竞争力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文章首先综述了低碳技术的概念,给出了低碳技术的定义;其次按照技术研发的一般周期总结了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列举了主要相关技术的进展以及未来的预期;最后从低碳技术创新动力及国外低碳技术转让两个角度找出了阻碍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技术创新 发展障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广永
低碳经济模式将会成为未来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碳排放量的控制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要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碳排放主要集中于生产环节,所以企业应该作为减少碳排放的示范对象和主力军。我国应尽早建立碳交易市场,提供企业碳交易平台,而碳交易市场的核心问题是碳排放定价机制的形成。文章提出,碳排放定价机制的形成需要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需要碳交易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体制支持,需要碳税为经济手段的经济管理支持,需要碳测量系统为技术手段的技术管理支持,需要配额和监督机制为行政手段的行政管理支持。
关键词:
碳排放定价 碳排放权 低碳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苏铭 曹静
国际分工的深化以及各国消费模式的差异已经成为气候谈判中界定各国排放责任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长期的、动态的视角,提出根据最终消费来衡量各国碳排放责任的理论,并根据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关系,计算了两个情景下1950—2005年世界各国累积消费排放量,发现中国约有14—33%(或超过20%)的国内实际排放是由他国消费所致,而大部分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则相反。进而,我们从福利角度讨论了以消费排放作为公平分配指标的重要性,从而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扩展为"共同但有区别的碳消费权"原则,建议以1850年以来的(人均)累积消费排放作为国际公平分担减排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消费排放 碳消费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涵
低碳经济中,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要素除了传统的资本、劳动以外,还包括了能源使用以及碳排放的环境容量等。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要充分发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竞争优势,必须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1.低碳技术进步是缓解我国参与价值链低碳发展成本压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而言,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