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8)
2023(12856)
2022(10872)
2021(9958)
2020(8406)
2019(19219)
2018(18690)
2017(35485)
2016(19060)
2015(21803)
2014(21633)
2013(21582)
2012(20352)
2011(18777)
2010(18893)
2009(17805)
2008(17418)
2007(15507)
2006(13745)
2005(12647)
作者
(55950)
(46963)
(46602)
(44742)
(29869)
(22500)
(21261)
(18264)
(17661)
(16574)
(16233)
(15499)
(14881)
(14857)
(14810)
(14622)
(13902)
(13845)
(13536)
(13334)
(11744)
(11595)
(11259)
(10761)
(10659)
(10560)
(10183)
(10176)
(9406)
(9256)
学科
(100947)
经济(100867)
管理(50979)
(45864)
方法(39162)
(35468)
企业(35468)
数学(35025)
数学方法(34782)
中国(26762)
(23433)
地方(21761)
(19924)
(18884)
(18787)
贸易(18776)
(18228)
业经(18202)
(16574)
农业(15365)
环境(14461)
(14065)
地方经济(14056)
银行(14039)
(14012)
金融(14010)
(13538)
(13417)
(11733)
(11643)
机构
大学(284539)
学院(283651)
(132583)
经济(130197)
研究(104323)
管理(103220)
理学(88200)
理学院(87143)
管理学(85763)
管理学院(85219)
中国(79628)
科学(60646)
(60094)
(57518)
(53508)
研究所(48456)
(46743)
中心(46367)
财经(46048)
经济学(43382)
(41824)
(41670)
业大(39386)
经济学院(38983)
北京(38477)
(37046)
农业(36865)
师范(36736)
(36678)
财经大学(33917)
基金
项目(181859)
科学(143047)
研究(133676)
基金(133263)
(115893)
国家(114995)
科学基金(97347)
社会(87833)
社会科(83291)
社会科学(83269)
基金项目(69097)
(68851)
教育(60871)
自然(59873)
自然科(58487)
自然科学(58466)
(58307)
自然科学基金(57448)
资助(55435)
编号(52858)
成果(43445)
重点(41550)
(41520)
(41151)
国家社会(37464)
(37194)
课题(37040)
教育部(35835)
创新(35012)
中国(34972)
期刊
(150961)
经济(150961)
研究(89320)
中国(54829)
(44151)
(43205)
学报(43031)
科学(40231)
管理(37470)
大学(32248)
学学(30469)
农业(29404)
(26960)
金融(26960)
教育(26550)
经济研究(26361)
财经(23933)
技术(23681)
业经(22087)
(20828)
问题(19842)
(18346)
(16353)
世界(16295)
国际(16179)
技术经济(15666)
统计(14965)
商业(13105)
(12931)
(12764)
共检索到432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陆杰华  彭琰  
根据人口预测方法对我国低生育水平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客观分析后 ,结果表明 ,稳定和保持低生育水平对解决中国未来劳动力资源供给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矛盾和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而对劳动生产率的消极影响则没有得到验证。不过 ,低生育水平有可能对抚养比以及养老保障体系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应当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志刚  
生育率下降有两种类型、四条道路。缓降型:法国道路,欧洲北美道路;速降型:日本、德国道路,中国、新加坡道路。生育率下降过程与经济发展过程有三种对应关系:滞后、超前、同步。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宏观经济后果:缓解了人口高速增长造成的各种危机;经济走出了“人口陷阱”,宏观人口经济关系进入协调状态;创造了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黄金结构”,同时也界定经济起飞的时间;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秀健  
本文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PRCGEM)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量化分析。模型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通过劳动力的负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的低增长减缓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人均物质生活水平仍然会继续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会不断下降。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维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雪军  钟意  王义中  
本文采取贝克的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运用FAVAR方法分析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经验结果发现,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GDP、投资、消费、出口和价格变动会带来负向影响,导致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促使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下跌。同时发现,政策不确定性作用于宏观经济的主要机制为预期渠道。该结论表明,政府应当尽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并加强引导公众合理预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本文的目的在于以“AD AS 货币政策机制”模型 ,探讨不同货币政策机制在经济行为主体具备理性预期情况下的宏观经济后果 ,为货币政策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分析工具是一阶差分方程和McCallum模拟假定方法 (Conjecture)。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周程  
主权债务违约会影响债务国的投资,间接地影响居民消费、就业和资产价格。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国家债务违约的小型开放经济体的理论模型,分析主权债务违约对债务国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论在确定性冲击下,还是在随机性冲击下,增强债务违约制裁力度可以提高债务国投资,增加居民消费,并促使资产价格上升,但产出变化不明显;在随机性国际借贷利率冲击和技术冲击下,随着主权债务违约成本不断增加,债务国投资波动性、消费波动性和资产价格波动性会变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王金营  
本文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构建一个动态人口一经济模型,从人口作为消费者影响资本积累、作为劳动者影响生产两方面入手,分析人口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并对在特定假设条件下的人口一经济系统进行模拟,以判断中国生育率下降和控制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  
中国第一次真正的商业周期应始于 1999年, 2001年中国经济在复苏中将面临滞胀的阴影。 因为复苏中改 革与结构调整不足,并存在影响经济波动的若干不确定因素。 因此,中国经济的真正出路就是从供给方入手,坚决推进市场取 向的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军山  
资产价格波动通过影响"融资约束"进而影响消费,通过影响企业资产净值和银行信贷可获得性进而影响投资。资产价格波动导致的银行不稳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实际部门、货币政策、财政、对外部门的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自2010年10月我国政府公布从全面反危机的扩张政策退出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形成了一系列新特点,被称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发生了新变化,具体表现为新起点、新机遇、新条件、新挑战四个方面。但同时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出现"滞涨"的可能性增大,较长时间内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下行"双重风险并存的局面。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组合宏观经济政策,并进一步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反向组合中的政策力度。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须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方位部署改革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macro economic analysis and how to research economic problems.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红霞  
对宏观经济的预测研究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的预测研究不多,而采用复杂模型展开的预测研究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从自主构建分析方法入手展开研究。自主构建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宏观经济理论、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常微分方程理论与方法等实现的。在此基础上,利用基础调研所获得数据依次进行相关性分析、ODE分析、计量模型构建,完成了ODE视角下的中国宏观经济预测计量研究。利用实证分析所得的ODE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展开了预测研究,认为今后一段时期为中国宏观经济盘整的重要阶段。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元春  
中国的宏观经济依然处于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均衡的健康轨迹,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增长的性质和方式决定了目前的强劲增长势头可以延续,结构性价格上涨压力演变成全面通胀的可能性不大。在非均衡增长战略之下,经济高速增长和金融深化进程的加速不仅带动了财富的快速积累,也使得财富结构迅速调整。财富的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使资本市场和不动产市场的价格自我强化机制开始显现,中国宏观经济在金融层面与实体层面的分离加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