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2)
2023(17500)
2022(14611)
2021(13777)
2020(11810)
2019(27228)
2018(26733)
2017(51104)
2016(27264)
2015(31243)
2014(30945)
2013(30778)
2012(28421)
2011(25639)
2010(25624)
2009(24497)
2008(23796)
2007(21235)
2006(18511)
2005(17204)
作者
(77285)
(64713)
(64284)
(61585)
(40945)
(30852)
(29520)
(25097)
(24754)
(23024)
(22097)
(21888)
(20566)
(20429)
(20319)
(20314)
(19090)
(19047)
(18722)
(18662)
(16177)
(15655)
(15532)
(14718)
(14660)
(14602)
(14483)
(14173)
(13090)
(12756)
学科
(110814)
经济(110659)
管理(80896)
(76754)
(63966)
企业(63966)
方法(50856)
数学(45229)
数学方法(44680)
中国(36851)
(35731)
银行(35585)
(33936)
(33639)
(32856)
(32489)
金融(32483)
(29733)
业经(24444)
(22596)
贸易(22574)
(22067)
地方(21565)
(21208)
财务(21139)
(21124)
财务管理(21086)
企业财务(20081)
农业(19549)
(19040)
机构
大学(387552)
学院(384177)
(166316)
经济(162905)
管理(148623)
研究(130608)
理学(126515)
理学院(125172)
管理学(123170)
管理学院(122434)
中国(112267)
(81567)
(81093)
科学(75348)
(64635)
中心(64105)
财经(63628)
(61865)
(58627)
研究所(58203)
(57732)
业大(53063)
经济学(52825)
北京(51688)
农业(48514)
(47828)
经济学院(47576)
财经大学(47418)
师范(47329)
(46846)
基金
项目(251403)
科学(199307)
基金(186052)
研究(184236)
(161148)
国家(159848)
科学基金(137996)
社会(119464)
社会科(113505)
社会科学(113474)
基金项目(97463)
(95754)
自然(88052)
自然科(86074)
自然科学(86047)
教育(85098)
自然科学基金(84554)
(81103)
资助(77029)
编号(73447)
成果(60749)
(57344)
重点(56698)
(53325)
(52512)
课题(50685)
国家社会(50558)
教育部(49845)
创新(49309)
(49254)
期刊
(179265)
经济(179265)
研究(119335)
中国(80000)
(65045)
(59871)
金融(59871)
学报(56887)
(55778)
管理(55201)
科学(53354)
大学(44203)
学学(41453)
教育(37606)
农业(35418)
技术(33368)
财经(32549)
经济研究(29001)
(27883)
业经(26804)
问题(23798)
(20979)
理论(19839)
(19362)
国际(19120)
统计(18797)
技术经济(18719)
世界(17895)
(17812)
实践(17729)
共检索到595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颜冬梅  
金融是货币与信用的融合,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枢纽和杠杆,在促进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其中,尤以金融组织的转型和金融制度的嬗迁备受关注。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依附于农业和传统商业的传统金融业不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金融需求,需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宇丰  
山西票号的衰亡原因探究,历来倍受学术界关注。但是将票号作为市场主体,研究政府制度供给与票号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界则鲜有涉及。山西票号作为传统金融中最重要的经营主体,在隐性契约下已经开始充当"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但均因合法性不足而宣告流产。当新式银行创立并获得法定的近代金融业主体地位后,山西票号自然难逃衰亡命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可为  
从山西票号的衰亡探析企业的经营与制度创新刘可为山西票号是清末山西人经营的金融企业,是由多家字号构成的影响和规模都十分巨大的经济集合体。它发生在1823年,20世纪上半叶走向衰亡,在长达100余年的历史中,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山西票号所处的时代,是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颜冬梅  
山西票号衰亡原因的探究,历来备受学界关注。但是从近代产业兴起对金融需求变迁的角度考察山西票号的衰落,学界则鲜有涉及。山西票号作为传统金融业中最重要的经营主体,由于发展的滞后性不能适应市场对金融的需求,最终失去垄断金融的优势地位,全面衰落。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冲击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应汲取山西票号业务转型的深刻历史教训,借助互联网手段与思维实现自身变革,积极融入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进程中。这种趋势的变化从更大维度上反映了社会变革对金融需求的变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燕红忠  
山西票号的创立和发展是中国传统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创新,代表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自主发展和演进路径。虽然在山西票号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于英格兰银行的发展因素,通过参与政府公共财政,并在金融市场中与政府进行策略互动,诸如代理国库、发行兑换券(纸币)和向国家银行的方向发展等;但由于官商关系、公共信用和财产权利的不同,山西票号的"官商结合"模式并没有形成一个新的稳态均衡和有效制度安排,进而未能促进公共金融和新式金融体制的建立,其近代化转变的尝试也没能取得成功。文章研究表明,公共信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不仅决定了金融体制的变革和转型,也是现代金融市场良好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勇五  
盛行于明清两代的票号,其源起与衰亡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然而,相关研究多囿于研究视角的局限,未能完全阐述清楚其中的逻辑。本文通过对银本位货币制度演进的梳理,进一步证实货币信用制度的变化是导致传统金融体系崩溃的主因,票号的产生、发展与消亡与明清货币制度尤其是银本位制度的兴衰息息相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飞  
目前利率市场化已经到了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阶段,中小银行即将面临的风险尤其需要高度关注。本文以4类中小法人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各类机构经营情况变化的基础上,对各类机构开展了利率敏感缺口分析以及利率市场化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城市商业银行利率敏感缺口风险最突出,在利率市场化多变量压力下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最大,农商银行和村镇银行的抗利率风险能力较强。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思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着与存款式金融机构相似的巨大的外部性 ,其隐含的行业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相应的处理措施也必须慎重。重整是较之于破产更有利于处理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强调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 ,把社会利益作为首选的政策目标 ,因而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 ,降低其对社会带来的震荡。重整模式的选择对重整的效果至关重要 ,应尽量采用市场化的方式 ;重整的资金来源也不宜过多地依赖中央银行 ,要积极探寻重整资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渠道。要把治理结构的重整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重整的重中之重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保证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整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长林  
走向鼎盛清末票号发展达到鼎盛期,二十六家票号在全国九十三个城镇设有总店和分支机构,除了在上海、福州、汉口、厦门、南昌、桂林、昆明、兰州等经济发展的城市建立业务据点外,又迸一步向西北边陲和东北地区渗透,在西藏、宁厦、热河、黑龙江、吉林、锦州、长春等地建立新的业务据点。随着票号分支机构的大量增设,汇兑业务也急剧上升。据1906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长林  
由山西商人创设的票号是近代中国金融领域的一朵奇葩,它从经营汇兑起家,凭着恪守信誉、同官府的密切关系等使实力快速增长,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一度执中国金融之牛耳。然新式银行开始纷起使其业务受到极大影响,辛亥革命的爆发加速了其衰亡。真可谓其兴也速,其衰也急。因经营远地汇兑脱颖而出票号最早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初,其产生源于山西商人适应汇兑需要的转型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遂  张宏彦  
中国近代的金融业开放,使传统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金融市场环境被根本改变了,走向开放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需求的产生,以及新式金融机构———银行的出现,都对中国的传统金融机构带来挑战。最终的结果是在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中,中外银行成为金融市场翘楚,而传统金融机构逐步走向了衰落。在中国现代金融业开放30年之后,探究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与传统金融机构兴衰的内在联系,以史为鉴,有着现实的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晶  宋陆军  
山西票号在辛亥革命前已积累了诸多风险,然而由于山西票号的业务对象主要是商号、资金聚集在南方及承兑的公款数额大,使山西票号在辛亥革命爆发后风险急剧放大,山西票号骤然衰落。晋商衰亡不是因为其封闭性,恰好相反是由于晋商具备的开放精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晶  宋陆军  
山西票号在辛亥革命前已积累了诸多风险,然而由于山西票号的业务对象主要是商号、资金聚集在南方及承兑的公款数额大,使山西票号在辛亥革命爆发后风险急剧放大,山西票号骤然衰落。晋商衰亡不是因为其封闭性,恰好相反是由于晋商具备的开放精神。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海  万红  
中国银行制度近 16 0年来的变迁 ,体现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非均衡、渐进式、不完全合同和人际化交换等特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 ,借鉴新经济史学派的观点 ,对中国银行制度从近代以来演变的上述特征进行简要考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国英  石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