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1)
- 2023(14099)
- 2022(11902)
- 2021(10901)
- 2020(9283)
- 2019(21328)
- 2018(21160)
- 2017(39888)
- 2016(21795)
- 2015(25188)
- 2014(25508)
- 2013(25248)
- 2012(23952)
- 2011(22069)
- 2010(22138)
- 2009(21096)
- 2008(20854)
- 2007(19023)
- 2006(16840)
- 2005(15653)
- 学科
- 济(108685)
- 经济(108557)
- 管理(64178)
- 业(56761)
- 企(45810)
- 企业(45810)
- 方法(41457)
- 数学(36526)
- 数学方法(36261)
- 中国(29073)
- 农(25781)
- 财(25682)
- 制(22926)
- 地方(22733)
- 学(21356)
- 业经(21178)
- 贸(19206)
- 贸易(19197)
- 易(18648)
- 银(16979)
- 银行(16945)
- 体(16911)
- 融(16568)
- 金融(16560)
- 农业(16451)
- 行(16291)
- 环境(15639)
- 和(14916)
- 务(14549)
- 财务(14506)
- 机构
- 大学(329447)
- 学院(326706)
- 济(148501)
- 经济(145569)
- 研究(119314)
- 管理(119150)
- 理学(101047)
- 理学院(99891)
- 管理学(98339)
- 管理学院(97733)
- 中国(92081)
- 京(70398)
- 财(69240)
- 科学(69083)
- 所(61279)
- 研究所(55163)
- 农(54518)
- 财经(54132)
- 中心(53458)
- 江(50062)
- 经(48951)
- 经济学(47779)
- 业大(45594)
- 北京(45126)
- 经济学院(42820)
- 农业(42796)
- 院(42150)
- 范(41933)
- 师范(41513)
- 财经大学(39743)
- 基金
- 项目(207385)
- 科学(162983)
- 研究(153020)
- 基金(151394)
- 家(131757)
- 国家(130707)
- 科学基金(110525)
- 社会(99557)
- 社会科(94397)
- 社会科学(94372)
- 基金项目(78932)
- 省(78912)
- 教育(70113)
- 自然(68103)
- 划(66809)
- 自然科(66501)
- 自然科学(66477)
- 自然科学基金(65316)
- 资助(62666)
- 编号(60916)
- 成果(51448)
- 部(47721)
- 重点(47337)
- 发(45603)
- 课题(43290)
- 创(42366)
- 国家社会(42335)
- 制(41296)
- 教育部(41057)
- 创新(39943)
- 期刊
- 济(171963)
- 经济(171963)
- 研究(103882)
- 中国(69355)
- 财(55114)
- 学报(50873)
- 农(50480)
- 科学(46609)
- 管理(45208)
- 大学(38704)
- 学学(36489)
- 农业(33665)
- 教育(33098)
- 融(32516)
- 金融(32516)
- 财经(28607)
- 经济研究(28599)
- 技术(28498)
- 经(24761)
- 业经(24486)
- 问题(22644)
- 贸(19838)
- 业(18362)
- 世界(18019)
- 国际(17592)
- 技术经济(17563)
- 统计(16247)
- 版(15407)
- 理论(14948)
- 策(14221)
共检索到509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宁
在确立中国经济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之际,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剖析和总结,把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资源配置为核心,考察传统经济体制的构造和矛盾,试图揭示出传统体制中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绩效及其背后的制度因素。最后,本文从“原理积累”角度,评价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历史地位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则
对传统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剖析宋则当人们发现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非尽善尽美而着手改变它的时候,一个反思性的问题总是萦绕不散,这就是:当初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时间先后、国土大小为什么都选择了产品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温故而知新。在我们...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凌云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内生的,这种内生性决定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是不断强化和固化的,在这种强化和固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这种"中国特色"又决定了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决定了改革必然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基本取向,决定了改革必然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模式。
关键词:
新中国 传统计划经济 内生逻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谷书堂
从1978年底1979年初算起,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近30年。本文对近30年来改革的进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出现的分歧和争论进行了深入地剖析,最终总结出这些分歧和争论的焦点和实质问题,并坚持认为我国选择以市场经济为核心作为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十分正确的。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关系 市场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玉光
中国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八十年代初,人口学界在分析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时,其理论支架的明显脆弱性在于:忽略传统经济体制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巨大影响。翻阅一下有关题目的论文,可以看到一个大同小异的论证。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1)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落后,劳动力在生产和消费中的作用更为突出;(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封建生育观的强烈的影响;(3)人多是好事等人口理论上的片面性和人口政策的失误,等等。以上分析和论证,基本上没有涉及传统经济体制对家庭生育需求强力的推动作用。从传统经济体制与生育需求行为这个环节上重新思考我国的人口发展和控制问题,便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书堂 柳欣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10多年的改革,已经从原有的高度集中型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目前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错并存的局面,研究中国目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以对目前双轨制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运行为基础。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经济体制的双轨制运行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伯成
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出版的《经济体制学概论》是一本把经济体制作为独立学科来研究的学术专著,该书的研究方法、内容观点和体系结构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经济体制学作为一个学科的产生是时代的呼唤经济体制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发展,关系民众福祉与利益最重要的制度,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杠杆,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质量高低和速度快慢。既然经济体制对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决定性的、最关键的因素,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创立一门新的科学——经济体制学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乌日其其格
蒙古是目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之一,曾有长达70年之久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过渡的步伐始于90年代初期。对国有资产实行私有化,是蒙古经济转轨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私有化进程虽步履维艰,但使蒙古的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成为蒙古步入西方式自由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前提步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文雷 冯晓琦
《比较经济体制》评介文雷,冯晓琦张仁德教授主编的《比较经济体制》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博采众家之长,无论是从理论体系还是研究方法上看,均有一些新特点,体现了作者对比较经济学理论的独到见解。该书以剖析当代世界现实经济体制为主,力图阐明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节礼 吴健明
市场经济是指一种由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对整个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基本经济领域起基础调节作用的经济组织形式。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其表现就是商品经济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普遍形式)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在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中的表现形式。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不同含义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所谓经济体制是指对社会经济的管理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中国与俄罗斯选择了不同的改革方式。中国实行渐进式的改革,俄罗斯实行激进式的转轨。中国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同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俄罗斯实行全面私有化的方针。中国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连年下降,改革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中俄两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又有特殊的实现形式。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关键词:
体制转轨 渐进式 休克疗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晓明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分析何晓明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自年初开始,从中央到各省市,一个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和人代会通过的规划纲要的热潮迅速掀起。特别是江泽民同志自五中全会以来的多次讲话,对经济工作、对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谷
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价格改革在时间上经历了由“呼声响亮”的重视时期转变为“呼声较弱”的普通时期。进入90年代,相对于产权改革、金融突破、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新思路,价格改革的被重视程度减弱。价格改革,似乎已基本完成其历史使命。 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价格问题却未见大的改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日见严峻。通货膨胀压力、农产品和原材料生产滞胀、工业品面临国外进口品价格和质量方面的挑战、基础和“瓶颈”行业收费标准混乱等,又分明显示:价格问题依旧是我国经济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