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9)
- 2023(5291)
- 2022(4347)
- 2021(4301)
- 2020(3517)
- 2019(8294)
- 2018(8019)
- 2017(15364)
- 2016(8024)
- 2015(9491)
- 2014(9021)
- 2013(9229)
- 2012(8659)
- 2011(8137)
- 2010(7675)
- 2009(7246)
- 2008(7035)
- 2007(6110)
- 2006(5560)
- 2005(4917)
- 学科
- 济(40109)
- 经济(39955)
- 方法(19736)
- 管理(18611)
- 业(17030)
- 数学(16480)
- 数学方法(16416)
- 中国(14868)
- 企(13833)
- 企业(13833)
- 农(9958)
- 贸(9943)
- 贸易(9938)
- 易(9825)
- 财(8800)
- 业经(7990)
- 和(7051)
- 制(6951)
- 关系(6208)
- 学(6182)
- 银(5840)
- 银行(5828)
- 行(5729)
- 出(5682)
- 理论(5676)
- 农业(5654)
- 融(5605)
- 金融(5604)
- 环境(5033)
- 发(4935)
- 机构
- 大学(120862)
- 学院(116256)
- 济(60979)
- 经济(60274)
- 研究(46778)
- 管理(42703)
- 中国(37143)
- 理学(36920)
- 理学院(36506)
- 管理学(36053)
- 管理学院(35841)
- 财(26122)
- 京(25986)
- 科学(24821)
- 所(23102)
- 财经(21339)
- 经济学(21332)
- 研究所(21092)
- 经(19844)
- 中心(19838)
- 经济学院(19226)
- 北京(17258)
- 农(16740)
- 财经大学(16200)
- 院(16182)
- 范(14860)
- 师范(14766)
- 江(14670)
- 社会(14569)
- 科学院(14537)
- 基金
- 项目(77174)
- 科学(62587)
- 基金(60833)
- 研究(56829)
- 家(53398)
- 国家(53016)
- 科学基金(45015)
- 社会(42137)
- 社会科(38948)
- 社会科学(38937)
- 基金项目(30905)
- 自然(26621)
- 自然科(26092)
- 自然科学(26085)
- 资助(25852)
- 自然科学基金(25690)
- 教育(25639)
- 省(24656)
- 划(22650)
- 编号(20364)
- 部(19861)
- 中国(19275)
- 国家社会(18983)
- 教育部(17587)
- 成果(17522)
- 重点(17416)
- 发(16127)
- 人文(16059)
- 大学(15459)
- 创(15370)
共检索到179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清代河北获鹿县编审册之地权分配资料显示 :地权分配在康熙年间至乾隆初年呈逐渐集中之势 ;乾隆中叶以后 ,地权分配渐趋分散 ,前后形成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既不同于俄国恰亚诺夫式周期 ,也与中国的治乱周期相矛盾。它是由土地市场变动及诸子分家继承制共同形成的 ,具有中国特色。
关键词:
中国 传统社会 地权分配 周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开忠 欧阳一漪 王宇光
通过研究1979—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和协动性水平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省域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平滑化、微波化特征,1995年后协动性水平明显增强,密度、距离、分割、异质性(即"4D")对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在"4D"影响中,地理毗邻与周期协动性负相关,反映出我国相邻各省域间分割严重,行政和贸易壁垒问题较强;人均GDP差距与周期协动性正相关,反映出我国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水平整体虽然提高,但人均收入扩大的趋势尚未改善。在分区域"4D"影响分析中发现,东部地区受外商直接投资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中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人均GDP差距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地理毗邻变量在东、中、西部三地的回归结果均不显著,说明三地内部省域分割仍然比较严重,区域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近年来,理论界有不少同志认为我国的市场波动具有周期性,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认为市场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波动并不具有周期性.要分析市场波动的周期性,我认为应该立足于以下三方面:第一,市场波动表象是否呈现出周期性;第二,市场波动的本质是否具有周期性,也即市场波动的原因是否周期性地发挥作用,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第三,是否有一个规律支配着市场周期波动.只有具备了这三方面的条件,才能称之曰市场周期波动.本文着重分析前两个方面. 一、市场波动的表象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首先需要提及几个概念问题.(一)市场波动和经济波动是否一回事?一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于建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生活中的周期性波动现象已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对我们认识经济生活中的运动规律,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就目前的讨论看,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周期问题的研究上尚存许多的空白,对外贸易波动的研究就非常缺乏,尤其是从中长期的角度考察对外贸易就更为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鹰飞 王宪勇
本文基于一个较为一般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技术冲击的长期影响。以此为基础,我们使用SVAR方法识别出导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技术冲击,并且估计了它们对产出和通胀的动态影响,以及对二者波动的贡献率。结果发现,技术冲击虽然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成因,但其贡献要远小于现有的其他实证结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潘方卉 刘丽丽 庞金波
"猪周期"问题一直是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以往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谱分析和滤波分析方法基础上的,本文则采用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方法,对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中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生猪价格在"下跌阶段"、"稳定阶段"和"上涨阶段"上的方差、区制转移概率、自持续概率和平均持续期存在着显著差异。此外,"猪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疫病、政策、自然灾害等外界冲击导致的供需关系失衡,而生猪饲养是生猪产业链上抵御外界冲击能力最差,遭受损失可能性最高的环节。因此,为了缓解猪周期,一方面应该依据区制的非对称性特征来制定价格调控政策,另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林浩
美国的经济波动会影响中国的经济波动,因此有必要对两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损失进行比较。文章在卢卡斯基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经济周期波动成本模型,分别使用中国和美国的宏观时间序列进行数值计算,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模型参数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的福利损失远高于美国,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福利成本达到美国的1.2~1.5倍左右,文章得到的结果远大于卢卡斯基准模型的估计结果。
关键词:
周期波动 福利成本 跨国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冬芳 洪敏
文章利用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之进行模拟。分析了加速数、边际消费倾向与政府宏观调控时间、力度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平稳且收敛的阶梯波动。
关键词:
乘数—加速数模型 经济周期波动 收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本文所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有两个含义:第一,改革前后作为两大阶段相比,改革之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二,与改革后这一阶段已经发生的四次周期波动相比,即将来临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乐一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进展很快,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至今没有形成一种较为完善和令人信服的理论观点。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在周期性波动中持续增长,取得了种种辉煌成就,也历经了种种坎坷。本文拟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作些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小平
本文用增长率直接法、增长率趋势法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短周期、中周期和中长周期波动,并结合GDP长波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服务贸易的长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的中国服务贸易经历了8次短周期波动、3次中周期波动 (其中目前的第3次中周期波动具有适度高位平滑的特征)、2次中长周期波动(目前正处于第2次中长周期波动的扩张期),服务贸易长波与GDP长波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周期波动 实证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匡林
周期性波动是存在于任何经济中的一种常态,并体现于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固有运动。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产业,在其发展历程中同样存在着周期波动。本文以分析世界旅游业周期增长为基础,重点研究了中国旅游业周期波动,并通过对比分析,对中国旅游业周期现象与世界旅游业周期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析。文章预测,中国旅游业已经进人了以微波化为主要特征的第5周期。
关键词:
周期波动 旅游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本文采用最新的随机游走滤波分析方法对中国1952~2003年间的13个宏观经济总量的波动特征、共动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产出的周期长度在改革开放之后呈现出延长且波动幅度下降的趋势,而且总产出的波动主要受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出波动的影响,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发展对总产出的制约在改革开放之后消失了,结果还显示要素投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周期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连平 吴金友
本文首先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概况及不同学者的经济周期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不同滤波方法,对1978~2009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并对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深入分析。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传导机制 滤波分解 向量自回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恒 陈述云
本文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9轮经济周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了全面、详尽、准确地反映这一轮周期波动的扩张和收缩持续时间和波峰、波谷转折点的位置 ,我们以月度指标来描述波动轨迹。根据统计指标体系的特征和构造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本文选择了以反映生产规模、市场环境、开放度为主要内容的六个指标 ,即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 ,按照一定的步骤 ,构造了一个能综合反映周期波动的短期波动综合指数 ,通过该指数1990年2月~2002年4月共147个月的具体数值 ,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进行统计描述和特征归纳。这有利于准确把握...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阶段测定 新阶段 新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