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4)
2023(9865)
2022(8180)
2021(7583)
2020(6038)
2019(14114)
2018(13663)
2017(25894)
2016(13622)
2015(15613)
2014(15635)
2013(15638)
2012(15082)
2011(14212)
2010(14362)
2009(13284)
2008(13285)
2007(11657)
2006(10723)
2005(10126)
作者
(40086)
(33504)
(33415)
(31735)
(21548)
(16073)
(15071)
(13181)
(12963)
(11984)
(11643)
(11137)
(10890)
(10852)
(10641)
(10346)
(9922)
(9681)
(9487)
(9312)
(8691)
(8136)
(8121)
(7743)
(7519)
(7511)
(7351)
(7241)
(6773)
(6707)
学科
(73566)
经济(73492)
管理(35414)
(34828)
(26524)
企业(26524)
方法(26153)
中国(25465)
数学(22175)
数学方法(22054)
地方(19438)
(18801)
业经(16044)
(15395)
贸易(15381)
(14901)
(13155)
(12803)
农业(12771)
(12419)
(12413)
银行(12405)
(12358)
金融(12358)
(12194)
(12194)
地方经济(11261)
环境(11087)
(10272)
理论(9933)
机构
大学(208793)
学院(206898)
(97634)
经济(95923)
研究(81487)
管理(75007)
中国(63703)
理学(63508)
理学院(62648)
管理学(61823)
管理学院(61430)
(46664)
科学(45917)
(43251)
(41359)
研究所(37314)
中心(34761)
财经(33939)
经济学(31815)
(31436)
(31056)
北京(31019)
(30160)
(30020)
师范(29796)
(29023)
经济学院(28470)
业大(25590)
财经大学(25180)
科学院(24798)
基金
项目(129551)
科学(103778)
研究(97967)
基金(95613)
(82950)
国家(82240)
科学基金(69921)
社会(65832)
社会科(62473)
社会科学(62462)
基金项目(49170)
(47343)
教育(44305)
自然(41498)
(40810)
自然科(40570)
自然科学(40559)
自然科学基金(39881)
资助(39464)
编号(37867)
(33904)
成果(32083)
(30415)
重点(29707)
国家社会(28302)
发展(28296)
(27838)
课题(27624)
中国(27271)
(26767)
期刊
(115655)
经济(115655)
研究(71823)
中国(47374)
(30742)
管理(30642)
(30368)
科学(29962)
学报(28824)
教育(25451)
(22676)
金融(22676)
大学(22556)
农业(21209)
学学(20907)
经济研究(19980)
财经(17962)
业经(17846)
技术(16849)
(15752)
问题(15449)
(14263)
世界(13684)
国际(13037)
(12012)
技术经济(10653)
商业(9774)
经济问题(9683)
(9418)
论坛(9418)
共检索到333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虎  陈剑澜  邓文碧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论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必要的伦理学基础,并在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的价值、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论观点,这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郗春梅  
生态伦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构架的根据,主要体现在:从自然内在价值论与自然权利论的角度出发为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提供了合理性证明;通过对人与自然间伦理关系的确定、道德原则规范的制定及对人类道德境界的全新诠释,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道德观支持;通过对“环境公正”理论的深入阐发,丰富和完善了“公正”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震方  
通过对传统旅游的重新审视 ,作者分析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学内涵 ,提出了加强旅游环境伦理建设的基本对策 :应加强旅游环境伦理教育 ,优化环境道德目标 ,健全环境道德规范 ,完善旅游环保制度 ,加强旅游环境道德控制 ,并大力开发生态型绿色旅游产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露亮  梁彤伟  
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人类从只关注经济增长到兼顾自然生态的发展,从只关心当代人的利益到兼顾后代人的利益,从只关注人类的生存权利到兼顾地球上其它物种的生存权利。其根本的伦理价值在于生态和平、生态正义与生态幸福。新的发展观通过从生态规律向道德义务的转换,突破了人类中心论的局限,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最终的和解奠定了伦理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青晓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资源的载体,因具有资源品位高、旅游产品原生性、客源充足等优势和便利条件,成为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然而,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非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企业、公众3个行为主体层面构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体系,旨在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哲学支撑和实践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南林  
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学产生过程的比较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学在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中的共同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指出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海林  
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涉及的是普世伦理问题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普适伦理规范的建立。在此基础上 ,本文初步分析了普世伦理的前提和原则 ,较详细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文霞  何贵中  
随着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调 ,环境伦理学逐渐兴起 ,它要求人类从道德的意义上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而重视环境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万国  
社会发展不仅是受利益驱动规律作用的纯自然历史进程,也是内含着道德价值意蕴的社会历史进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不仅需要相关制度、政策的安排,更重要的是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伦理基础,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内在信念和社会舆论的作用,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伦理基础是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源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嵩龄  
本文首先从环境价值观层次讨论环境伦理观 ,接着从环境伦理立场的理论选择与实践选择相统一的角度 ,提出并讨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最后针对中国现时社会各群体的环境意识特点 ,讨论中国制度转型期的环境伦理观。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建华  肖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是有别于中国传统伦理学、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伦理学新形态。从发展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及其中国化影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基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结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建设的内在逻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理论指导、伦理资源整合、实践"问题集"求解、"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共建等方面实现"立体推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任唤麟  
龚胜生教授编著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6月出版。该书共33.5万字,分9章27节。第1章"绪论"与第2章"可持续发展系统"为全书的纲。第3-7章分别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5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会艳  张丽荣  陈吉宁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必将对上层建筑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这个意义上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法学基础理论的影响 ,剖析了可持续发展中环境与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期推动法理学的改革和发展 ,进而更好地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强  杜世勇  孙兆海  田勇  
本文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方向、指标体系等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