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9)
2023(3794)
2022(3061)
2021(3049)
2020(2473)
2019(5920)
2018(5608)
2017(10485)
2016(5311)
2015(6340)
2014(5979)
2013(6071)
2012(5797)
2011(5493)
2010(5214)
2009(4860)
2008(4765)
2007(3892)
2006(3435)
2005(3258)
作者
(14516)
(12243)
(12241)
(11773)
(7818)
(5758)
(5491)
(4790)
(4764)
(4386)
(4144)
(4023)
(4002)
(3928)
(3895)
(3823)
(3687)
(3523)
(3413)
(3133)
(3108)
(2897)
(2854)
(2805)
(2741)
(2692)
(2575)
(2481)
(2431)
(2405)
学科
(27869)
经济(27845)
方法(12845)
数学(12140)
数学方法(12094)
管理(11898)
中国(11211)
(10778)
(8667)
贸易(8662)
(8587)
(7333)
企业(7333)
(6321)
关系(5119)
(4976)
(4924)
(4660)
(4612)
银行(4611)
(4552)
(4283)
金融(4282)
业经(4206)
环境(4195)
(4147)
出口(4129)
出口贸易(4129)
(4129)
(4012)
机构
大学(82916)
学院(79000)
(45284)
经济(44884)
研究(34390)
管理(28550)
中国(27805)
理学(24613)
理学院(24327)
管理学(24149)
管理学院(24002)
(18439)
(17956)
科学(17531)
(16800)
经济学(16265)
研究所(15464)
财经(14904)
经济学院(14682)
中心(14126)
(14021)
北京(12502)
(12161)
财经大学(11391)
科学院(11000)
(10595)
研究中心(10227)
社会(9992)
(9856)
师范(9799)
基金
项目(52858)
科学(43158)
基金(42551)
研究(38979)
(37767)
国家(37555)
科学基金(31665)
社会(28423)
社会科(27152)
社会科学(27148)
基金项目(21426)
自然(18570)
自然科(18210)
自然科学(18205)
资助(18182)
自然科学基金(17926)
教育(17226)
(15497)
中国(15485)
(14915)
(14072)
国家社会(13795)
编号(13037)
教育部(12410)
重点(12266)
(11685)
人文(11101)
成果(11088)
重大(11049)
社科(10733)
期刊
(45267)
经济(45267)
研究(28325)
中国(15857)
(12141)
科学(11954)
管理(11278)
学报(11071)
(9671)
经济研究(9199)
大学(8950)
学学(8331)
(8298)
财经(8206)
世界(7926)
(7730)
金融(7730)
国际(7656)
(7275)
农业(7152)
问题(6508)
教育(5758)
技术(5391)
(5054)
业经(4547)
技术经济(4253)
统计(4032)
(3860)
贸易(3860)
经济问题(3755)
共检索到121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桂环  
大量的史实表明,从春秋时期孔夫子的提倡开始,中国古代学者一直重视"博物"和"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多识"强调应该多掌握动植物知识,它的内涵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对中国古代博物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质上,古代学者们积累动植物知识是为了解自然的相关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动植物资源来服务生产和生活,并且得到更多自然之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这种传统对中华文明的资源合理利用意识和生态伦理发展影响深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价值和不同表现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其悠远的教育文化传统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更具有直接的、十分特殊的价值。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教育文化,有诸多层面和复杂的内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论中国传统社会的性质赵冈到今天(1994)5月14日,傅衣凌教授逝世已六年。傅先生是我最敬佩的经济史学家。傅先生在他的晚年,一直不断地修正他对中国传统社会性质的看法,表现出对学术之无比的真诚。尤其是他最后一篇遗作,感人至深①。人们把五种生产方式线性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霞  
公民教育源于西方政治文化和教育理念,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在中国开展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中国公民,因而需要中国本土文化的参与。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具有自身的伦理特性。依照中国文化的伦理精神,中国公民教育必须在个体层面强调道德修养,在家庭层面强调义务感,在社会层面强调公德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弘祺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传统中国教育的特色。依序交待下面七个特色:养士教育与科举的影响,为己之学与书院的理想与实践,儒家经典的教育,庶民教化、祭祀与"儒家正统",个别施教、不分年龄班次的教育,文字考试的影响,权威人格的形成。这些是笔者研究中国明末以前教育史的结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米靖  
从历史发展来看,经、经学从其产生之时起即与教育密切相关。"经"的确立,实际上是一个由"泛称"向"专称"转化的过程,"经"就其实际内容而言,多为"史"。就"经"在古代社会的地位而言,是"载道之经";就其具体作用于社会的方式而言,则是"教科书"。经学是一套特殊的学术文化体系,其意识形态的功能与教育功能统一而不可分。两汉的儒者通过经学对六经加以适当地诠释,使六经的知识系统很好地适应了汉代封建统治帝国的需要,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以"经"为教育模式的基本实现路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专著在秦或先秦时就已经完成了。奠定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又成为中国古代算学教科书的典范,影响我国数学与数学教育几千年的名著《九章算术》,其主体内容也在先秦已经具备。中国传统数学重视实际应用,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但又存在纯数学的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具有构造化和机械化两大特色,而这正是使中国古代数学属于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而不是致使其没有产生现代数学的根源。中国古代数学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曾几度掀起高潮。数学教育不但产生早,而且受到政府和民间重视,几千年延绵不绝。这是中国古代数学、数学教育发展的特有的特点。而这种特殊性,又是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学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慧茹  
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却也根深蒂固,我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对审计实践和研究影响深远。文章从三大视角切入,一是讨论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现代化特征,即民主集中制对审计的影响,该影响具有中国特色;二是从物质层面阐释了审计制度的文化传承性,从儒释道三个传统文化方面进行分析;三是从意识层面讨论了文化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厘清文化的影响有助于建立符合国情的审计文化,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异动和"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教化体系渐趋瓦解,儒家价值观念和教化思想也越来越招致激烈的批判。反思传统教化的近代命运,对于深刻理解现代性教化的兴起和全面把握中国现代学校变革的文化走向显然不无益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金玉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市场,有着一般传统市场的特点,也有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点。这后者至少应该包括如下两点: 第一点,土地买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交易金额而言:传统市场上的最大宗商品是粮食,据吴老(承明)估计,鸦片战争前粮食的交易额每年约1.4亿银两。而土地买卖的交易额,据张忠民估计,每年约1.5亿银两。也可能粮食交易额估计偏低而土地交易额估计偏高。但是,考虑到明清时代佃权的买卖抵押日益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雪英  
中国传统人本精神与现代人管理杨雪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强比人本管理,而传统人本精神将直接影响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模式的建立,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厂面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一、传统人本精神中国传统哲学不像西方哲学那样以自然界为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少锦  
工匠伦理属于技术伦理与经济伦理研究的内容 ,它在古代科技与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三个侧面揭示工匠伦理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 ,并指出研究这一课题的现代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镇华  
明清时期起源于皖南山区徽州的徽商是中国的一大商帮 ,徽商主要是茶、木、盐和典当四大产业 ,其资本积累以及后来的繁荣均得益于徽州丰富的森林资源。徽商重视文化和教育 ,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中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应用 ,在经营杉木、竹子等大宗林产品的同时 ,充分发挥徽州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 ,科学经营茶叶、蚕桑、干果、水果、木本油料、纤维类等植物资源 ,发展具有徽州特色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等 ,形成了徽州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是我国传统林业的宝贵财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霖  陈旭东  张申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概念,拥有许多值得珍视的思想闪光点,对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亦丰富了世界古代经济思想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也是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先行思想构成因素之一,如在日本经营管理模式建构、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及宏观经济稳定中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借鉴作用。尽管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未能独立地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理论,但是可以为解决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为建立中国经济学派提供思想牵引,为构建中国式管理模式提供哲学基础。因此,准确认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有助于探究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