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0)
2023(13437)
2022(11565)
2021(11090)
2020(9202)
2019(21120)
2018(20892)
2017(39776)
2016(21489)
2015(24379)
2014(23778)
2013(23574)
2012(21645)
2011(19552)
2010(19200)
2009(17654)
2008(17155)
2007(14733)
2006(12709)
2005(11195)
作者
(59845)
(49562)
(49059)
(46702)
(31549)
(23634)
(22345)
(19443)
(18777)
(17502)
(16931)
(16812)
(15680)
(15508)
(15206)
(15065)
(14772)
(14402)
(14125)
(13989)
(12137)
(12107)
(11691)
(11174)
(10975)
(10943)
(10914)
(10767)
(9840)
(9773)
学科
(86321)
经济(86230)
管理(62046)
(58539)
(50111)
企业(50111)
方法(40284)
数学(34153)
数学方法(33798)
中国(25906)
(21630)
(19745)
业经(19724)
(18165)
(17785)
贸易(17774)
技术(17607)
(17341)
地方(15950)
(15435)
理论(15191)
(14670)
农业(14237)
(13598)
银行(13559)
环境(13494)
(13029)
(12747)
金融(12745)
教育(12618)
机构
大学(303941)
学院(299302)
(124775)
经济(122342)
管理(120484)
理学(104748)
理学院(103574)
研究(103287)
管理学(101990)
管理学院(101436)
中国(77186)
(65463)
科学(62286)
(54121)
(50711)
研究所(46552)
中心(45471)
财经(44178)
(43106)
业大(42106)
北京(41989)
(40731)
(40567)
(40476)
师范(40266)
经济学(38241)
(37419)
经济学院(34474)
农业(33710)
(33628)
基金
项目(207552)
科学(164300)
研究(154372)
基金(152178)
(132156)
国家(131061)
科学基金(112799)
社会(98824)
社会科(93709)
社会科学(93685)
基金项目(80698)
(78157)
自然(71763)
自然科(70143)
自然科学(70128)
教育(69954)
自然科学基金(68892)
(66511)
资助(62082)
编号(61867)
成果(50751)
(46742)
重点(46074)
(44901)
(44153)
课题(42449)
创新(41955)
国家社会(41151)
教育部(40541)
大学(39360)
期刊
(132169)
经济(132169)
研究(92259)
中国(55692)
管理(45590)
学报(45562)
科学(43533)
(39062)
(39053)
教育(35447)
大学(35002)
学学(32510)
农业(27909)
技术(25194)
(23819)
金融(23819)
经济研究(22079)
财经(21663)
业经(20092)
(18568)
图书(17649)
问题(17219)
科技(15748)
(15714)
技术经济(14918)
(14623)
理论(14570)
世界(13738)
现代(13405)
实践(13093)
共检索到434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旭民  
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一种独特的系统,一种具有个性的文化模式,因此,把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是理所当然的,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从本质意义上进行探究,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形成并不断重复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而民俗文化作为传统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国家民间生活方式中最具代表性和核心本质的内容。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了解,可以更深切地解读中国或特定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亮亮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广的背景下,民俗文化在音乐、美术以及动画设计教学中的实践融合已经全面展开。但是在新时代文化环境中,民俗文化慢慢被"流行""潮玩"等所掩埋。文章认为,在动画教学中应寻找一条以民俗文化为核心,推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新路径。使学生在动画创新设计实践的过程中既能弘扬我国的民俗文化,也能为其设计的作品赋予良好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怀忠  
<正>建筑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通过形式、构造和材料等引发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学习和情感共鸣。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民俗文化可以提升建筑的文化认同和地域性,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这种设计方法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形式语言,还为社会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运用中式建筑的坡屋顶作为建筑的设计元素,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潘秋玲  李雪茹  
旅游开发对目的地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是“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西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当地饮食、节庆和娱乐民俗文化产生的影响效应。文章指出旅游目的地提供给游客的往往是当地民俗文化中易于被商品化的一类;传统的民俗文化一旦被推向旅游市场,它必然要遵循市场运作的原则,为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而发生形式和内容上的改变;对此,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感知差异,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当地居民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莫利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因为区域性之间的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诸多不同,从而衍生出很多民俗文化,而民俗文的不同越发加大,人们的好奇心理就被深入激发。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基于民俗文化资源的乡村旅游的开发,以期可以为相关行业带来启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幸岭  刘武安  
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考察和对文化功能变迁理论的梳理,利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来分析了旅游者与"表演者"互动空间,提出了民俗文化功能分化模型,简要分析了目前关于民俗旅游研究中出现研究路线分离的迹象,并初步形成了一种民俗旅游的梯级开发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舒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旅游业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部分,而民俗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本文力图通过对民俗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论述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美丽中国的实现,并提出发展在中国民俗文化旅游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安贺新  王乙臣  
在体验经济时代,顾客对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体验的追求给旅游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变化,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的主流。而目前专门针对民俗文化类旅游景区顾客体验影响因素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以北京、湖南部分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民俗文化类旅游景区顾客体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顾客体验影响因素分为体验主体因素、体验客体因素两大类。按照对顾客体验影响的重要程度,体验客体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是:项目活动因子、服务管理因子、基础设施因子、环境主题因子、饮食购物因子。这一排列顺序凸显了民俗文化类景区顾客体验影响因素的独特性。体验主体因素包括顾客的学历、过去的旅行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凌云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绿色共享发展成为时代趋势的背景之下,促进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群聚效应、增加农村各类产业的综合收益。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乡村旅游革新以及生态农业推广,强化多个产业之间的合作互补、协同共进,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驱动农村社会长效发展。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红艳  
民俗文化是民众创造的民族文化精华,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外汉语教学属于跨文化语境下的教学活动,而民俗文化则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既需借助民俗文化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同时,其本身也是对外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内的民俗知识讲授与课堂外的民俗体验,深入传播中国民俗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红  
天津是一座具有悠久传统习俗的城市 ,文化底蕴丰厚。本文通过分析天津民俗文化旅游景观的形成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 ,探讨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提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 ,为天津旅游业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兰兰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而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增强传统民俗文化认同感,在确保民俗文化原真性的前提下,分析其文化特点,甄选感染力强、知名度高、特征鲜明的文化元素对陈设产品进行重塑创造。根据实际情况,经过打散重构、加减形态、简化变形等设计手法作出适当调整。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将经典的文化元素以直接运用或提取重新诠释等形式赋予在陈设产品中,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宇  周慧  
齐鲁民间民俗文化是源自山东的地域文化代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民族精神的结晶。齐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深厚,因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成为齐鲁文化的重要代表。对齐鲁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齐鲁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齐鲁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蒙丽琴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灿烂文化,孕育出了颇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它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与扎实的文化根基,可以开发出一种新型且持续的旅游方式,不仅有效保护了民俗文化,又充分利用了民俗文化的传统价值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从而形成一种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及其现状,然后又介绍了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建立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具体途径,从而在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之上,更好的推动乡村旅游走上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彬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潮流。浙东地区具有浓郁的渔民俗特色资源,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浙东旅游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文章在论述浙东地区渔民俗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对其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旅游结构功能单一、商业气氛过浓、旅游景区城市化现象严重、专业人才缺乏是当前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开发策略和建议:全面认识渔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打造特色的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区;整合发展,加强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加大基础设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