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0)
- 2023(6030)
- 2022(4830)
- 2021(4840)
- 2020(3903)
- 2019(9000)
- 2018(8611)
- 2017(15360)
- 2016(8701)
- 2015(10619)
- 2014(10363)
- 2013(9754)
- 2012(9279)
- 2011(8533)
- 2010(8435)
- 2009(7660)
- 2008(7645)
- 2007(6664)
- 2006(5836)
- 2005(5516)
- 学科
- 济(35134)
- 经济(35099)
- 管理(18300)
- 中国(15759)
- 方法(15632)
- 业(14523)
- 数学(13306)
- 数学方法(13188)
- 企(11534)
- 企业(11534)
- 教育(10626)
- 贸(9474)
- 贸易(9466)
- 易(9354)
- 农(8085)
- 业经(6888)
- 理论(6726)
- 制(6267)
- 学(6194)
- 财(6050)
- 银(6035)
- 银行(6035)
- 行(5952)
- 关系(5701)
- 和(5613)
- 融(5604)
- 金融(5601)
- 出(5496)
- 政治(5098)
- 发(5097)
- 机构
- 大学(126281)
- 学院(118023)
- 济(55505)
- 经济(54638)
- 研究(47343)
- 管理(38706)
- 中国(35436)
- 理学(33085)
- 理学院(32560)
- 管理学(31953)
- 管理学院(31717)
- 京(28339)
- 科学(24800)
- 财(23880)
- 所(22494)
- 范(20681)
- 师范(20590)
- 研究所(20526)
- 中心(19745)
- 经济学(19441)
- 财经(19419)
- 北京(19146)
- 经(18144)
- 经济学院(17511)
- 师范大学(17041)
- 院(16950)
- 江(16193)
- 教育(14946)
- 财经大学(14686)
- 农(14233)
- 基金
- 项目(75788)
- 研究(61217)
- 科学(61089)
- 基金(55999)
- 家(47814)
- 国家(47386)
- 社会(41191)
- 科学基金(40039)
- 社会科(38992)
- 社会科学(38985)
- 教育(30761)
- 基金项目(28119)
- 省(25937)
- 编号(23968)
- 划(23695)
- 资助(23434)
- 成果(22204)
- 自然(22126)
- 自然科(21673)
- 自然科学(21668)
- 自然科学基金(21326)
- 部(19365)
- 中国(18883)
- 课题(18367)
- 大学(18125)
- 国家社会(17890)
- 重点(17760)
- 教育部(17449)
- 发(16446)
- 性(16289)
共检索到191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荣 荣霞
在全球化时代,现代化带来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并存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在多元文化视野下,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不断创设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优势,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弥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缺陷、塑造和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思想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晓男 付秀荣
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政治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这两个特点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利于应对多元文化渗透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利于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利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利于改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通过传统文化入课堂、传统文化入实践、传统文化入课堂三个途径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蓉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要从立德树人的目标出发,重点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人文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现象。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关系,明确了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因,并阐述了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关系的方法。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礼仪教育 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鸣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凝聚全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而且具有极为深刻的感召力量和道德力量,是教育一代代人的宝贵思想资源。在世纪之交之际,我们强调要培养跨世纪的建设人才,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在其中发挥着现实的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尚晖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我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大学生是国家之栋梁、民族之希望,加强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德育教育 人生观 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宇平 徐惠红 丁建霞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点。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而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是时代的呼唤。高校要积极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不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家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涵盖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决定作用。当代大学生在新的信息时代下,价值观形成中存在价值判断标准模糊、诚信缺失、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当代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正确诚信观、金钱观、进取精神、正确交往观念等,是目前道德教育的重要意蕴。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价值观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庆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实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的基本内涵。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现象,进行"孝"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生教育以及就业指导教育。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该采用编著适合大学生"孝"德教育特色的读本、利用网络以及加强教师"孝"德等多渠道加强"孝"德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孝 思想道德教育 解读与传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霞 王朝晖
动漫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当前中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对动漫的内容、思想倾向做正确分析,自觉抵制动漫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在动漫文化中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
动漫文化 大学生 思想道德 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福昌 申学锋 史卫 孙维
中国传统财政道德观是以传统德治理念为基础,蕴含在财政人或财政管理中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和规范体系。本文在剖析中国文化传统德治思想的基础上,梳理了传统财政道德观发展脉络,提炼了传统财政道德观的四方面基本特征—政治担当、公平正义、天下为公和以民为本,进而探讨了中国传统财政道德观的当代价值,要更好强化财政的政治担当,营造公平正义环境,倡导“天下为公”的胸襟,传承民本思想、突出以人为本理念。
关键词:
传统 财政道德观 当代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晓
商业广告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其功能在于传递信息、刺激消费,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是产品走向市场的敲门砖。商业广告的内容分为文字与画面两大主要部分,文字部分一般习惯称之为"广告文案",本文所讲的广告语言即广告文案。恰当的语言能够赋予广告以生命的活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伴随着国人审美意识的不断提升,提高商业广告的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商业广告语言必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提升其文化品位。中国传统文化对商业广告语言的借鉴表现在: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传统的伦理道德、传统的审美观念以及传统的文学艺术。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商业广告 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羊守森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中强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传统道德 道德 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虹
人生环境是人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和谐的人生环境包括了四个基本内涵:个人自我身心和谐,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文章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梳理关于人生环境的基本观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传统资源。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人生环境 和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