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5)
2023(11901)
2022(9630)
2021(9009)
2020(7561)
2019(16836)
2018(16331)
2017(30842)
2016(16071)
2015(18034)
2014(17194)
2013(16964)
2012(15653)
2011(13745)
2010(13899)
2009(13194)
2008(13394)
2007(12024)
2006(10447)
2005(9833)
作者
(42694)
(35752)
(35532)
(33438)
(22959)
(16819)
(15886)
(13550)
(13441)
(12673)
(12128)
(11968)
(11621)
(11205)
(11089)
(10688)
(10607)
(10171)
(10060)
(9862)
(8760)
(8502)
(8380)
(8177)
(7983)
(7834)
(7833)
(7764)
(7220)
(6795)
学科
(79157)
(74269)
经济(74178)
(74102)
企业(74102)
管理(63563)
方法(30512)
业经(28134)
(24797)
(24179)
中国(22818)
数学(22323)
数学方法(22210)
技术(19962)
(18559)
财务(18554)
财务管理(18538)
企业财务(17529)
农业(17250)
(15975)
(15154)
(15036)
贸易(15022)
(14699)
(14496)
(13985)
技术管理(13691)
理论(13500)
(12707)
企业经济(12401)
机构
学院(230413)
大学(226383)
(109266)
经济(107724)
管理(95165)
理学(81221)
理学院(80470)
管理学(79782)
管理学院(79317)
研究(76196)
中国(62879)
(49833)
(47590)
科学(39968)
财经(39283)
(36339)
(35968)
(34126)
经济学(33939)
中心(33929)
(32491)
研究所(32421)
经济学院(30562)
北京(30504)
财经大学(29022)
商学(28363)
商学院(28118)
业大(27437)
(27054)
(26713)
基金
项目(146518)
科学(119758)
研究(113879)
基金(109905)
(94193)
国家(93023)
科学基金(82085)
社会(78094)
社会科(74237)
社会科学(74219)
基金项目(57326)
(55813)
教育(50086)
自然(48779)
自然科(47762)
自然科学(47750)
自然科学基金(47069)
(45567)
编号(43884)
资助(43119)
(37586)
成果(35037)
(34881)
创新(34001)
(33833)
国家社会(33702)
(32727)
重点(32548)
(30665)
教育部(30071)
期刊
(125362)
经济(125362)
研究(74286)
中国(48834)
管理(42907)
(42262)
(31662)
科学(30043)
学报(26216)
教育(22504)
(22411)
金融(22411)
农业(22189)
大学(21982)
技术(21858)
业经(21072)
经济研究(20891)
财经(20827)
学学(20633)
(18306)
问题(15939)
(15694)
世界(15027)
技术经济(15005)
(14938)
国际(13275)
现代(12197)
科技(11989)
财会(11169)
商业(11155)
共检索到359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常建坤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构建了文化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的钻石模型,并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不同含义,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作用机理,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文化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宏振  韩娜娜  
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注重伦理约束、强调和谐统一与稳定、以人为本以及刚健有为等明显的官僚性和支撑性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守成与合作创新活动,有利于渐进式创新,但不利于突变式创新和个体创新能力的激发,因此,需要进行文化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燕鲁  
面向未来,守住社会的道德底线,通过契约精神融进世界平台的游戏规则,创建有社会价值的伟大企业,不让财富变成困住心智的枷锁。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近百年来,西方工业革命后近现代科学和商业的大爆发,正如晚清重臣李鸿章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持续高速裂变,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现代社会的膨胀发展如同坐上了火箭,每个人都被时代的巨浪裹挟而前,失重感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光明  
民营企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同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相联系,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必定刻上传统文化的烙印。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依然是温州民营企业的重要模式,它代表了中国文化在传统经营管理上的延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辛杰  
企业家德商属于价值观判断和意识形态的范畴。文章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中国传统文化情景下企业家德商测量量表包括礼恭忠智、仁爱利他、正直正义、担责履诺、宽谅坦荡、幽默悲敏6个维度。基于该量表的因子得分进行企业家聚类分析,得到7个群体。将这些群体与企业类型、企业家类型进行对应分析,不同企业家细分群体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新芝  
文章就家文化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民营企业两权分离的困难和任人唯亲的原因,家文化直接导致对职业经理人的不信任;同时家文化也对企业家行为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用现代企业观点对家文化进行重新的诠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武彩鸿  
家族企业中的“家族”二字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如果我们不从文化角度理解“家族”,那么对家族企业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通过对近几年家族企业文化研究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评述,我们从文化纬度对家族企业制度化的实质和方式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有了一个较为明晰和深层次的理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险峰  邵红霞  殷洁  
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它根植于企业经营特定时空内的社会民族文化中。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因此也必然受到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及社会制度的变迁史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所以 ,现代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难以避免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如何辨证地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 ,本文给出了一个较为实际的分析答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屈燕妮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人本思想、贵和尚中的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会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有利于培育忠诚文化、和谐文化、企业家的修己安人等;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比如:不利于创新文化的建设,易形成中庸文化,权力差距大,压抑了员工参与性、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培育等。如何有效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摈弃消极影响,提升企业绩效,本文提出了一些策略思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春花  
企业家本身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特点,就是能够合理拥抱不确定性,在变化中找到机会。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技术的重大转变,这些转变也必然带来诸多问题。同样,世界经济也经历了重大转变,对于中国而言,我们至少拥有了一个崭新的经济,我不知道是否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喜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涵至今仍对企业理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本文围绕义与利、诚与信、法与德、和与合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中华传统文化适用性的主要表现,重新确立"以德理财"、"以义理财"和"以信理财"等理财观念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津孚  
我国企业在推进管理现代化过程中,贯彻“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方针,在积极借鉴国外管理理论和成功管理经验的同时,努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取得显著效果,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若干典型事例,供企业界和学术界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君  尹志欣  
历经五千年的积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企业管理哲学。通过调查分析部分上市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核心价值观,本文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本土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影响本土企业文化的策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计含  王建琼  
本文利用《润灵环球责任评级2009~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评分》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同行业内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庸是导致这一行为模式的原因之一。中庸思想会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行为,使之表现为"既不愿带头,也不甘落后",但在竞争性比较激烈的行业中表现出"攀比"或"传染"的特点。本文旨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合理的疏导,对这种思想或者行为模式加以利用,使之可以成为改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助力,同时为公司治理提供一个新的指导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