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4)
2023(7291)
2022(6007)
2021(5726)
2020(4641)
2019(10616)
2018(10113)
2017(18962)
2016(9834)
2015(11449)
2014(10984)
2013(10821)
2012(10408)
2011(9621)
2010(9540)
2009(8936)
2008(9088)
2007(8101)
2006(7193)
2005(6611)
作者
(28495)
(24166)
(24078)
(22848)
(15520)
(11629)
(10666)
(9309)
(9198)
(8411)
(8344)
(8097)
(7784)
(7784)
(7612)
(7309)
(7198)
(6896)
(6825)
(6765)
(6086)
(5774)
(5763)
(5410)
(5393)
(5329)
(5182)
(5038)
(4818)
(4795)
学科
(46722)
经济(46659)
管理(26250)
(25221)
方法(20876)
(19530)
企业(19530)
数学(18631)
数学方法(18444)
中国(16498)
(12210)
贸易(12203)
(12018)
(11905)
(10242)
(8992)
(8774)
业经(8621)
(8042)
银行(8033)
(7917)
金融(7917)
(7818)
农业(7502)
关系(7190)
环境(7081)
(6836)
(6543)
(6435)
(6148)
机构
大学(153538)
学院(148053)
(72630)
经济(71593)
研究(57790)
管理(53743)
理学(46287)
理学院(45751)
中国(45177)
管理学(45031)
管理学院(44767)
(33211)
科学(32175)
(32083)
(28764)
研究所(26250)
财经(26189)
中心(25321)
经济学(25254)
(24282)
经济学院(22841)
(22515)
北京(21720)
(20386)
财经大学(19807)
(19792)
(19732)
师范(19554)
业大(18781)
农业(17670)
基金
项目(98276)
科学(79037)
基金(76299)
研究(71350)
(68357)
国家(67442)
科学基金(56819)
社会(50021)
社会科(47610)
社会科学(47598)
基金项目(38823)
自然(34437)
自然科(33720)
自然科学(33709)
自然科学基金(33173)
(32737)
教育(32137)
资助(31900)
(29326)
编号(25495)
(24140)
国家社会(23236)
中国(22786)
重点(22334)
成果(21627)
教育部(21162)
(20863)
(19940)
人文(19452)
大学(19266)
期刊
(77401)
经济(77401)
研究(49609)
中国(30497)
学报(24374)
科学(23408)
(23385)
管理(21380)
(21045)
大学(19158)
学学(17930)
农业(14809)
教育(14289)
财经(14204)
经济研究(14155)
(14108)
金融(14108)
(12519)
(11959)
世界(11218)
国际(10940)
技术(10854)
问题(10486)
(9325)
业经(9319)
技术经济(7656)
统计(7437)
(7051)
(6350)
图书(6207)
共检索到228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廖小平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瑞华  
当前农村家庭伦理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问题,首先是孝道伦理。从家庭内部的视角来看因为现代农民已经不再具备传统农民代际间互惠观念,年轻一代农民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变迁。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孝伦理文化教养的缺失。本文立足于在继承、总结吸收中国传统孝道精华和当代新农村典型实际以及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当代农村家庭伦理重构,以推动和促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建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少锦  
工匠伦理属于技术伦理与经济伦理研究的内容 ,它在古代科技与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三个侧面揭示工匠伦理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 ,并指出研究这一课题的现代价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杜恂诚  
近代市场的发育与道德的沉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义”和“利”的天平严重倾斜于“利”的一方,许多人为了发财,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或者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或者走私越货,杀人害命,丧天害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社会中,一些人崇洋媚外,丧尽国格;甚至认贼作父,充当汉奸。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对此,一些正直的商界中人是颇有感慨的。中国末科状元张謇,把他的投身实业界,说成是“以嚼然自待之身,溷秽浊不伦之俗”,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溷”是肮脏的意思,“秽浊”也是肮脏,“不伦”意指不讲伦理道德。在张謇眼里,实业界竟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苏  王婕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表明,中国老年人实际居住安排和居住偏好发生分离的程度在加大。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居住安排、养老保险以及家庭孝养伦理的效用均衡模型,以研究养老保险、家庭孝养伦理对于老年人居住安排及其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父母养老金的获得将会扩展家庭两代人的效用可能性前沿,但能否为两代人提供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改进的机会,取决于一个家庭的孝养伦理状态。如果子女默认的父母效用权重比父母自己默认的效用权重还大,意味着父母的偏好得到尊重。在这样的家庭孝养伦理中,若父母愿意与子女同住,老年父母养老金的获得将会为两代人提供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改进的机会。在父母愿意与子女同住但子女坚持父母独住的孝养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德胜  
以往对家庭作业的研究总是纠缠于作业多少的问题,这样的视角掩盖的问题甚至比发现的问题还要多。因此对家庭作业的研究需要有新的视角。从伦理关系来看,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是不同的伦理实体,各有功能,不能互相替代。研究家庭作业首先就要看其是否符合三种基本伦理实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家庭作业有这样那样的前提与价值预设,研究家庭作业,就要审视这些预设是否有依据以及是否得到了落实。当然,研究家庭作业最重要的是看家庭作业施行的伦理后果。家庭作业的普遍、长久施行,使家庭变成了"附属学校";使家长变成了"助教";使学生变成了没有下班时间的"上班族";使学校没有边界、责任没有尽头;使社区变成了"学区"、社会学校化。家庭作业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回避,需要理性、诚实面对,以超越数量、负担的视角去寻找解决之道。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文哲  
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代表作《无声告白》就是一部关乎家庭伦理的文学作品。文章从家庭伦理的视角出发,从夫妻关系伦理、父母与子女关系伦理两个方面,深入解读小说中的夫妻、亲子关系,结合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对小说中的家庭伦理关系进行分析解读,揭示作品中的家庭成员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以及所做出的艰难的伦理选择,阐释作者想要表达的伦理关切,为剖析作品蕴含的伦理价值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郅庭瑾  
受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与文化心理的影响,中国的学校管理呈现出伦理型管理的特征,学校管理文化具有典型的伦理色彩和道德倾向。主要体现在:建设和谐校园是学校管理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追求道德领导是学校管理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在实践中则突出地表现为情感法则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关系思维影响学校内外部交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贵安  
古今中西关于“旅游”这一概念含义不尽相同,要言之,旅游是兼具劳作与休闲两种成份的人类非定居性的旅行活动。古代的旅游劳作成份较大而休闲成份较小,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劳作与休闲的成份彼消此长,反映出人性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变的历史进步。与现代旅...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俊霞  
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家庭之变,首先要研究传统乡村代际关系形态,以形成对照。将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理想化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可抽离出理解和分析代际关系的两个维度:代际关系的交换维度和价值基础维度。依据上述两个维度建立的传统家庭代际关系模型,可以用来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集体化实践对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更可以用来分析当前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从而深入认识转型期农村家庭关系的变迁。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东红  
白族传统伦理道德,是塑造白族及其社会的价值体系,是支撑传统白族社会公序良俗的文化精神,其内涵上至国家政治、民族关系,下及家教族规、人伦修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白族始终自觉维护天下一统、华夷一家的中华民族政治伦理。他们亲仁善邻,与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家庭中讲究血缘,长幼有序。"忠孝节义"是其衡量人品的标准,"耕读传家"是其居家必须延续的传统;有文化、有经历,心怀桑梓的谦谦君子,才符合做人的规范。诸教同尊、诸神共奉是他们的宗教世界。豁达宽容、平和持中是白族人的心性。鼓励远行、出门闯世界的开放意识,激励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光彩   张汉芳  
儒家思想是通过朝鲜而传入日本的。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儒家思想最早传入日本是在公元二五八年。当时百济的学者王仁,受日本学者阿直岐的邀请,带着《伦语》10卷,《千字文》1卷来到日本。之后,公元六世纪时,百济王派五经博士段杨尔,汉高安茂带《诗》、《书》、《礼》、《春秋》等儒学经典到日本。此后,儒家思想的陆续传入,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学、哲学、宗教及艺术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至于有人说日本是一个儒教徒的国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杰  
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曾在其享誉学术界的"家庭理论"中确认了家庭组织的制度特征与经济功能。在他看来,家庭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减少内部交易成本以保证其有效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洁阳  
家庭责任伦理是指导农民代际互动行为的价值规范,父代是接力行为的行动主体也是子代反馈行为的评价主体,父代责任伦理影响农民家庭代际关系与养老秩序。城镇化背景下父代责任伦理进行了适应性调适,低龄父代延长资源积累时间,高龄父代克制消费需求,父代接力行为扩张。孝道话语在父代责任伦理调适下发生变动,孝道履责主体多元、孝道标准下降、孝道约束力弱化,父代为子代的反馈行为减负。为重塑农民家庭养老秩序,家庭养老法制融合孝道建构起有利于父代的保护话语,然而家庭养老法制保障力度加强却未同步改善农民家庭养老秩序,应然法律话语与实然孝道话语的分离是理解这一悖论的关键。家庭养老法制要立足于父代责任伦理的调适以及孝道话语的变迁,以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和父代主体意识为原则优化家庭养老法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