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4)
2023(6347)
2022(5164)
2021(5081)
2020(4136)
2019(9489)
2018(9125)
2017(17213)
2016(9147)
2015(10288)
2014(10097)
2013(9987)
2012(9362)
2011(8643)
2010(8371)
2009(7632)
2008(7746)
2007(6591)
2006(5654)
2005(5364)
作者
(25739)
(21678)
(21376)
(20731)
(13878)
(10414)
(9667)
(8310)
(8222)
(7704)
(7615)
(7165)
(7051)
(7028)
(7012)
(6683)
(6373)
(6183)
(6050)
(5977)
(5450)
(5263)
(5221)
(4874)
(4838)
(4821)
(4774)
(4409)
(4380)
(4360)
学科
(41247)
经济(41204)
(22997)
管理(22348)
方法(19037)
数学(17286)
数学方法(17176)
(17101)
企业(17101)
中国(15142)
(10624)
(10523)
贸易(10518)
(10361)
(9452)
(8467)
(8272)
业经(7720)
(7560)
银行(7554)
(7355)
(7156)
金融(7156)
农业(7004)
(6121)
关系(5871)
(5839)
(5621)
技术(5547)
(5539)
机构
大学(134915)
学院(131432)
(64835)
经济(63948)
研究(53197)
管理(46321)
中国(41164)
理学(39988)
理学院(39468)
管理学(38956)
管理学院(38687)
科学(30043)
(29163)
(28514)
(26923)
研究所(24789)
财经(23262)
经济学(22533)
中心(22306)
(21856)
(21627)
经济学院(20317)
北京(18944)
(18864)
财经大学(17730)
业大(17480)
农业(17308)
(17023)
(16964)
师范(16805)
基金
项目(88703)
科学(71282)
基金(68616)
研究(63683)
(61324)
国家(60888)
科学基金(51222)
社会(44195)
社会科(42120)
社会科学(42110)
基金项目(34986)
自然(31650)
自然科(31008)
自然科学(30999)
自然科学基金(30514)
(29926)
教育(29055)
资助(28740)
(27134)
编号(22322)
(21983)
中国(20777)
重点(20648)
国家社会(20393)
(19183)
教育部(19087)
成果(18669)
(18363)
(18360)
人文(17474)
期刊
(66548)
经济(66548)
研究(43952)
中国(26831)
学报(22362)
科学(21210)
(21007)
(20059)
管理(18112)
大学(17085)
学学(16109)
农业(14211)
(13084)
金融(13084)
经济研究(12924)
教育(12777)
财经(12754)
(11190)
(10276)
技术(9621)
世界(9574)
问题(9248)
国际(9206)
(8880)
业经(8187)
技术经济(6451)
统计(6100)
(6085)
现代(5460)
经济问题(5390)
共检索到198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彭贺  
我国正处于传统商人精神向现代商业精神转换的过渡阶段。本文对传统商人与现代企业家进行了深入比较,对中国传统商人精神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对其进行现代转换的5条途径:从个体的创业垂统到组织的创业垂统;从家族主义到社会责任;从人际诚信到制度诚信;从积累财富到运用财富;从重教好学到组织学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君录  
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工匠精神"是传统工匠精湛技艺、审美志趣、实践品格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匠精神"要在信息社会的时代变迁中得到彰显与弘扬,亟待赋予新的价值内涵,融入时代内容,实现现代性转换,从而使"工匠精神"在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民祥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学术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不同的命运:由被批判、排斥与边缘化,到被重新认识与评价,进而成为教育学术民族化的思想之源,再到创造性的转化为现实教育变革的资源。当代教育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否定",反映了教育学术现代性诉求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选择由"自弃"走向"自尊"、"自信"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是中国教育学术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锋  
中国传统信用观是以人情或亲情为纽带而形成和运作的 ,不可避免存在自己的局限性。这种信用观人为地把人分为熟人和生人两种群体 ,使信用有了程度上的差别。因此 ,传统信用观必须进行现代性转换。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雪英  
中国传统人本精神与现代人管理杨雪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强比人本管理,而传统人本精神将直接影响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模式的建立,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厂面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一、传统人本精神中国传统哲学不像西方哲学那样以自然界为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文晋  
经济制度如果没有或者建构不了与之相应的气质与精神,很难说这种经济制度存在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重维度的有效整合,是我们建立"特色"经济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价值和不同表现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其悠远的教育文化传统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更具有直接的、十分特殊的价值。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教育文化,有诸多层面和复杂的内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衡量大学发展的哲学向度,但它们都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大学传统性表现为对人类文明的继承性,集中体现在教学功能上;大学现代性表现为对人类知识的发展性,集中体现在科研功能上;大学后现代性则表现为对知识的反思性,集中体现在社会服务功能上。大学的历史发展反映了知识内在属性从祭品向消费品的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的后现代性越来越凸显,如何有效地予以回应成为中国大学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后现代性的展现呼唤大学走向共同治理,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也呼唤大学教学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宝先  
中国传统社会中工商业者一般以乡情地谊为纽带形成"同乡同业"的经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自发结成商帮、商人会馆、同业公会等一类的商人社群。近代前期,商人社群主要通过内部相互扶持方式形成,近代后期,商人社群主要通过跨地缘链合方式形成。中国传统社会中商人社群的本质乃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多重关系相互重叠的封闭性圈子,这使得商人社群能够不依赖外部强制力而通过公共权威、连带责任和集体排斥等非正式治理机制实现行业自主治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文野  王湘君  
城市最深刻的特征在于它的文化特征 ,而文化又深深根植于传统中。传统的城市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首先以上海和苏州为例论述了城市设计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 ,指出两者应当相互渗透 ,相互依存。同时指出 ,建筑与城市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而具有历史性和传统性 ,而是因为所传承下来的结构和风物具有成熟恒久的内涵 ,具有超越一切的原动力 ,这才是传统。具体到设计中 ,应当寻求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辨证融合。其策略包括 :①手法上传统与现代结合 ;②绿色概念和可持续发展概念 ;③历史保护概念 ;④人与环境和谐。图 3参 5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铁芳  
独白性教化以对社会成员的规范的一元道德价值设定为基础 ,以个体人格的依附性为基本依托 ,以个体对既定伦理目标的接受、认同、贯彻为目的 ,以威权性、灌输性为其基本特征。独白性教化切合于传统专制型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传输的需要 ,因之而成为传统道德教化的基本形式。随着独白性教化的社会依据的解体 ,社会道德教化呈现出对基于平等、自主、个性的对话性的追求 ,对话性成为现代性道德教化策略的基本标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刘训华  
中国现代性大学走的是一条外生型道路,既受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影响,又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转型紧密相依。现代性大学具有系统的现代学科体系与课程设置、注重大学学科知识创新、形成完备的学历或学位制度、拥有师生、校园与大学文化等要素。中国现代性大学最早出现在澳门的圣保禄学院,之后山东的登州文会馆初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上海的圣约翰书院渐成完备之势,最终于天津的北洋西学学堂、北京的京师大学堂等学校结成硕果。中国现代性大学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由政府驱动的、自上而下的发展道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其镁  常江  
当前我国乡村社会仍处于一个由传统乡土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时期,传统乡土社会的信用思想与现代信用理念并非完全割裂和冲突,而是具有向现代信用理念转型的社会、组织和道德基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引领乡村信用文化建设;以村落组织为辅助,建立农村信用共同体;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现代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以基层党建、村落组织、乡风建设作为传统信用观现代性转换的路径,更好地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士恩  章锦河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本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阶段的产物,对应着消费型社会的新型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和社会革命,后现代主义与旅游的关系至今尚未获得足够的凝视。《旅游学刊》发起的"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笔谈主题,无疑具有前瞻性。比如以"后现代+旅游/休闲/游憩/旅行"为检索关键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济兴  
管理模式和经济发展逃脱不了文化环境,也无法回避文化话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出现了多种文化复归现象。面对着管理文化的深刻演变和发展趋势,许多有识之士再一次把目光运转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为新世纪管理文化的生长提供思想资源,现代管理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可以为解决现代管理面对的许多重大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