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0)
- 2023(9449)
- 2022(7953)
- 2021(7861)
- 2020(6522)
- 2019(14979)
- 2018(15030)
- 2017(28054)
- 2016(15580)
- 2015(18075)
- 2014(18155)
- 2013(18026)
- 2012(16942)
- 2011(15665)
- 2010(15954)
- 2009(14869)
- 2008(15124)
- 2007(13904)
- 2006(12470)
- 2005(11437)
- 学科
- 济(69569)
- 经济(69493)
- 农(46096)
- 业(45954)
- 管理(36020)
- 农业(30413)
- 方法(26335)
- 企(24913)
- 企业(24913)
- 数学(22928)
- 数学方法(22690)
- 中国(21548)
- 业经(17632)
- 学(16401)
- 贸(15123)
- 贸易(15111)
- 制(15093)
- 易(14813)
- 财(14053)
- 发(11870)
- 地方(11642)
- 银(11143)
- 银行(11108)
- 体(11100)
- 教育(10997)
- 行(10731)
- 策(10681)
- 农业经济(10270)
- 理论(10238)
- 融(9871)
- 机构
- 学院(229522)
- 大学(227814)
- 济(99830)
- 经济(97906)
- 研究(83016)
- 管理(80721)
- 理学(68578)
- 理学院(67778)
- 中国(66832)
- 管理学(66514)
- 管理学院(66128)
- 农(57108)
- 科学(49725)
- 京(49138)
- 农业(43757)
- 财(43454)
- 所(43289)
- 研究所(38894)
- 业大(38363)
- 中心(38036)
- 江(35729)
- 财经(34174)
- 范(31897)
- 师范(31621)
- 北京(31435)
- 经济学(31306)
- 经(31218)
- 州(28199)
- 院(28142)
- 经济学院(28052)
- 基金
- 项目(141725)
- 科学(110139)
- 研究(107342)
- 基金(102190)
- 家(89063)
- 国家(88147)
- 科学基金(73616)
- 社会(68594)
- 社会科(64356)
- 社会科学(64342)
- 省(54017)
- 基金项目(53091)
- 教育(49268)
- 编号(44878)
- 自然(44680)
- 划(44653)
- 自然科(43610)
- 自然科学(43599)
- 自然科学基金(42861)
- 资助(42420)
- 成果(37955)
- 部(33129)
- 农(31739)
- 重点(31731)
- 发(31288)
- 课题(30743)
- 国家社会(28819)
- 创(28597)
- 性(28544)
- 中国(28514)
- 期刊
- 济(121851)
- 经济(121851)
- 研究(71427)
- 农(61366)
- 中国(53773)
- 农业(41756)
- 学报(39255)
- 科学(35388)
- 财(32876)
- 大学(30503)
- 教育(29533)
- 学学(28484)
- 管理(27046)
- 融(24343)
- 金融(24343)
- 业经(23722)
- 业(20211)
- 技术(19356)
- 财经(17767)
- 经济研究(17388)
- 问题(17213)
- 经(15487)
- 世界(15413)
- 农村(14226)
- 村(14226)
- 版(14086)
- 农业经济(13905)
- 贸(13633)
- 经济问题(11984)
- 国际(11660)
共检索到364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斌成 李香会
中国古代农学能够在世界历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在几千年中保持稳步发展 ,与中华民族朴素的系统思维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中国古代农学的研究中 ,能够处处感受到中国古代农学思想中包含的美学思想。在这个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体系中 ,形式美是自然美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它既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同时又与广泛的社会内容相结合 ,成为既有优美的形式又有丰富的社会内容的美的综合体
关键词:
传统农学 思想 美学 形式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小寒
中国传统农学体系并不仅仅局限在技术性层面,在"三才"理论与"重农"思想的影响,许多非技术性的内容也包含在传统农学之中。通过对古农书与古典书目的反思,可以发现传统农学存在技术、兴趣、政治三个不同的面向,而在这三个面向中,主体分别是农民、士人与官府。通过构筑以上这种农学体系,一方面有助于跳出"技术史"框架,而从整体把握古代农学知识;另一方面则可以挖掘农学知识的多重含义,由此揭示知识在不同文本、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继高 刘小燕
为厘清罗振玉农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探索其作为近代农学的实践者与开拓者为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采用原始文献分析与考证法,考究罗振玉系统的农学思想演进轨迹。罗振玉在研究、传播、实践西方近代农学的艰难探索与身体力行过程中,逐渐获得深刻的感悟,撰述30余篇农学论著均发表于《农学报》"文篇"栏目,涉及研究农学的心得与振兴农业的规划,最终形成了其全面成熟的农学思想。罗振玉农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充分见证了罗振玉开创了中国传统农学与西方试验农学交汇的崭新局面,在践行与大力传播推广西方农学方面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探索,奠
关键词:
罗振玉 农学思想 《农学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谷平 赵师红
通过梳理民国时期农学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和实施概况,探讨其发展的特点,即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科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的自主性;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及特色鲜明的专业分布等,并分析了它对我国农学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农学 研究生教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仲亚东
19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逐步启动,国外知识经验不断涌入,《农学报》在世纪末应运而生。当时人积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发展可持续性问题,开展了许多思考和知识引进工作。他们强劲延续以往生态思想重在利用的主要方面,也浸染着现代社会更充分利用自然的理念、技术观点和竞争意识。《农学报》刊载的本国著述和译著有着诸多观点耦合,强调兴利求富的生产目标,对生态环境承载力、当时的人口增长和用化学方法实现合理农业持乐观态度,看重林业建设的直接经济利益并形成树种选择、林木抚育等方面的相应观点,要求增强社会治理能力以适
关键词:
农学报 生态思想 西学东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玫
文章基于"美在于形式"的思想,探讨了形式美所涉及的重要关系,揭示了对称形式与艺术本性的联系,以及对称形式作为形式美的重要内容,对中国传统室内设计风格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尹蒂
中国以农桑为本,内治之道,首在劝农,农事为国家首务。至海通以降,传教士带来了西方农学。通过其对泰西农政院、西方农器和农务化学的描述与介绍,士渐知农,并以比附的方式接纳了西法农学。在报刊舆论的宣导下,朝臣奏议亦别于重农仅知种植之利的旧制,开始畅言效法西方,探求审土宜、讲培壅之法,终仰动宸听,当局明确提出修农政,必先兴农学的主张。农学从无到有,被放置进京师大学堂的农科大学与实业学堂的农业学堂中,纳入学制。它的出现,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并体现了时代的内容。
关键词:
传教士 近代农学 农政 农业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富军 王向田
游美学务处时期,清华即选派学生赴美学习农业。清华建校伊始,就开设农学课程,培养出一批日后我国著名农学家以及农业经济学家等。20年代,筹备大学过程中,学校成立农事试验场,开展农学研究与合作办学,并取得了部分成果。
关键词:
清华学校 农学教育 农学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嘉敏 刘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不可忽视的生态问题。文章对《资本论》中农业生态思想进行挖掘和梳理,发现其中蕴含着"土地是财富之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建立"合理农业"等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进一步对其进行伦理思考,可以为农业从业者的生产行为提供价值导向。《资本论》中的农业生态思想也为我国遵循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发展循环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资本论》 农业生态思想 伦理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国勤,男,1962年10月出生,江西省余江县人。中共党员。先后就读于江西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和《博士后证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郭欣旺
清末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实验农学。在这一过程中 ,上海农学会在西方农学论著的翻译和引进方面成就显著。尤其是农学会聘请的日本学者藤田丰八 ,负责西方农学论著的翻译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 ,对我国经由日本引进西方近代农学 ,推广近代农业科学知识 ,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 ,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清末 藤田丰八 农学引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琪
为了解自然运行规律,形成对自然的哲学认识论,从而更好地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探讨了生态系统规律蕴含的哲学思想。从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对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生态平衡等生态学现象进行了阐释,得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自然运行的重要规律。以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的一元整体论和斯穆兹、贝塔朗菲的系统整体论思想阐释了生态整体性蕴含的哲学思想。最后提出了这些生态系统规律蕴含的哲学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即需要塑造生态整体性的文化观念;以生态系统形式存在的"自然",有资源、环境两种功用。"强体善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生态规律 哲学思想 人与自然 整体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永平
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通过结合学校教学改革实际,阐述了运用高新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学科、探索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彰显本校优势学科特色等方面的成绩和经验。
关键词:
农业高校 学科建设 高新科技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向东 张桂权 苏雄武 伍亚泰 王成树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最重要的本科专业之一。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依托学科的优势,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革,在保留大农学专业的前提下,设立不同的方向,包括农业生物技术方向、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和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制定并实施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同时进行其他配套的改革,以培养具有良好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标准化和贸易知识的农业专门人才。
关键词:
农学专业 教学改革 现代农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峰 罗慎 樊高琼 任万军 黄玉碧
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构建,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1体系+5平台+X内容"的农学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模式,通过课程实践平台引入,五大计划平台激发,高端学术平台扩展,师资建设平台提升,激励机制平台促进,以平台为基础多方面多内容辐射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