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6)
- 2023(11429)
- 2022(9404)
- 2021(8817)
- 2020(7479)
- 2019(16738)
- 2018(16365)
- 2017(31892)
- 2016(17011)
- 2015(19209)
- 2014(18826)
- 2013(19017)
- 2012(17606)
- 2011(15994)
- 2010(16304)
- 2009(15522)
- 2008(15583)
- 2007(14198)
- 2006(12733)
- 2005(11694)
- 学科
- 业(84411)
- 济(80460)
- 经济(80259)
- 企(67722)
- 企业(67722)
- 管理(62207)
- 农(45843)
- 方法(33452)
- 农业(30266)
- 业经(29298)
- 财(26550)
- 数学(25192)
- 数学方法(25119)
- 中国(23367)
- 制(18289)
- 务(17457)
- 财务(17440)
- 财务管理(17421)
- 企业财务(16486)
- 技术(16314)
- 策(16218)
- 贸(15912)
- 贸易(15900)
- 易(15581)
- 体(14567)
- 划(14376)
- 和(14245)
- 理论(12199)
- 银(11409)
- 银行(11390)
- 机构
- 学院(254357)
- 大学(248972)
- 济(120905)
- 经济(119185)
- 管理(105071)
- 理学(90452)
- 理学院(89667)
- 管理学(88881)
- 管理学院(88396)
- 研究(84564)
- 中国(70367)
- 财(55200)
- 农(53019)
- 京(51274)
- 科学(45661)
- 财经(43455)
- 所(41806)
- 农业(40281)
- 经(39683)
- 中心(38768)
- 江(38199)
- 业大(37553)
- 研究所(37314)
- 经济学(37178)
- 经济学院(33628)
- 北京(32127)
- 财经大学(31716)
- 经济管理(30868)
- 州(29225)
- 商学(29165)
- 基金
- 项目(161801)
- 科学(131353)
- 研究(123323)
- 基金(122680)
- 家(104629)
- 国家(103580)
- 科学基金(90940)
- 社会(86040)
- 社会科(80615)
- 社会科学(80590)
- 基金项目(64593)
- 省(61383)
- 自然(54827)
- 自然科(53650)
- 自然科学(53637)
- 教育(53571)
- 自然科学基金(52808)
- 划(50013)
- 编号(48794)
- 资助(48765)
- 成果(39032)
- 部(38589)
- 业(37753)
- 国家社会(36531)
- 创(36417)
- 发(35672)
- 重点(35159)
- 制(33824)
- 教育部(33608)
- 创新(33272)
- 期刊
- 济(144316)
- 经济(144316)
- 研究(77858)
- 农(56632)
- 中国(51582)
- 财(45185)
- 管理(41075)
- 农业(38251)
- 科学(35820)
- 学报(33257)
- 业经(28362)
- 大学(27210)
- 融(27096)
- 金融(27096)
- 学学(26064)
- 财经(22768)
- 经济研究(22047)
- 技术(20812)
- 业(20184)
- 经(19761)
- 问题(19557)
- 世界(17356)
- 教育(17239)
- 技术经济(15403)
- 贸(15094)
- 农村(14385)
- 村(14385)
- 农业经济(13915)
- 经济问题(13167)
- 现代(12871)
共检索到390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宋代后,政府对民间社会的控制和影响一直是北强于南,民间组织则南重于北。南方地方官更迁就当地民间,北方地方官更迎合中央政府。南方存在较强的宗族等中间组织,需要政府介入少,并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政府的越界干预,地方官府和官员行为的随意性受到一定限制,北方与此相反。南北方政府控制力、宗族势力及民间秘密组织的差异,也是中国近代革命总是起于南方而成于北方的一个原因。以晋商商号为代表的北方工商组织更多地收买官员;以徽商为代表的南方工商组织较多地将亲族在官场上的关系用于商场。
关键词:
农业社会 南北方 政府与民间组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文
因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转型道路,形成了农业社会学的国别传统。在美国农业社会学的源头,教会、政府和大学是三种重要的影响力量。本组专题的三篇论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形塑美国农业社会学品格的三种因素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概括了美国农业社会学的突出特点,即综合性、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研究他国的农业社会学传统,有助于我国农业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能力提升。
关键词:
农业社会学 国别传统 学科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文
因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转型道路,形成了农业社会学的国别传统。在美国农业社会学的源头,教会、政府和大学是三种重要的影响力量。本组专题的三篇论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形塑美国农业社会学品格的三种因素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概括了美国农业社会学的突出特点,即综合性、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研究他国的农业社会学传统,有助于我国农业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能力提升。
关键词:
农业社会学 国别传统 学科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军
西风东渐,在中国地域之间则是南风北渐,近代工商企业也是先从南方开始,并强于北方。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中,与南方相比,北方的政府控制更强,南方的企业则更具独立性。相比之下,南方地方政府和官员对当地民办企业直接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北方的政府和官僚则对民办企业控制多,支持少,也更多地将有利可图的事业据为己有。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到1949年时,南方的民办私人企业在比例上大于北方。
关键词:
近代 南北方 企业与政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武
(一)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历史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双包为主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有力推动着我国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就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的迫切需要下发展起来并促进专业化、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十年来社会化服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农户间、农户与集体、国营经济部门间自发协作联合,以解决对社会化服务的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耀
农业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积淀的基础。我国传统农业一方面为统治阶级的政权稳固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在维持社会经济、解决农民就业、保障食物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以及军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我国农业在解决农民就业及提供家庭收入、社会福利替代、保障食物安全、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经济发展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但农业的社会功能依旧非常重要。解决农民就业、农村社会安定以及农民社会福利替代等问题将主要依靠农业社会功能的发挥。因此,解读农业的社会功能对新时期我国农村健康发展以及由非贸易关注引发的农业保护问题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业 社会功能 农村发展 非贸易关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贺文慧 陈建国 陈嬝婷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由政府包办,存在一些弊端,亟待通过政府购买新机制的导入,转变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方式和实现形式,从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加快现代农业建设。通过购买,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来完成原本由其直接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如统防统治、机耕、机播、机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社会组织则根据双方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贺文慧 陈建国 陈嬝婷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由政府包办,存在一些弊端,亟待通过政府购买新机制的导入,转变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方式和实现形式,从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加快现代农业建设。通过购买,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来完成原本由其直接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如统防统治、机耕、机播、机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社会组织则根据双方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李小卉
我国目前为农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力量主要有三股 :一是政府部门 ,二是公司企业 ,三是农村合作组织。本文在比较分析了这三类服务组织的基础上 ,指出农村合作组织以其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必将成为其中的主导力量 ,同时也探讨了发展农村合作服务组织的基本思路和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建仿 胡霞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是达成主体合作、资源整合、协同响应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服务供应链管理框架包括服务需求管理、资源与能力管理、关系管理、服务订单流程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和服务绩效管理。涉农服务的天禾模式、构建服务联合体的山西翼城模式、搭建平台的金丰公社模式、以农合联为平台的浙江"三位一体"模式和与农共生的新希望六和"担保鸡"服务模式等服务供应链的实践组织模式揭示了龙头企业性质、协同网络构建和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阳旭初 严立冬
针对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状况及主要问题,本文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结构的新特点,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组织结构和网络建设;同时,提出了完善农业服务组织建设的若干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林政 陈家碧 李阳阳
为促进农业社会学学科发展,建设学术共同体,增进学界交流,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筹备大会于2021年6月6日在线上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雷坤洪 梁亚文 马睿泽 阮俊虎
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梳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逻辑的基础上,采用2000—2022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从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主体和环境及服务成效三个维度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Kernel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逐年上升,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低北高”空间分布格局;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区域差异整体呈缩小趋势,地区内差异是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存在明显地区优势;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差距逐渐扩大,极化现象逐年减弱,逐步呈现区域梯度演变格局;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性,东部地区多表现为高—高和低—高型集聚,西部地区多为低—低型集聚,存在“高水平发展极”与“低水平发展陷阱”并存的分异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作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中国农业社会学的发展方兴未艾。通过对农业社会学发展现状的考察,本文认为,“生产视角”下的农业转型研究,虽然使农业社会学初步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社会学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问题、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针对这一状况,农业社会学应当推动研究视角的转变,即从“生产视角”迈向“生产—消费视角”。在新的研究视角下,研究者应当以“食物体系”为核心概念,推动相关研究的整合和学科地位的进一步确立,最终通过回应社会现实问题,迈向有机公共社会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作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中国农业社会学的发展方兴未艾。通过对农业社会学发展现状的考察,本文认为,“生产视角”下的农业转型研究,虽然使农业社会学初步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社会学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问题、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针对这一状况,农业社会学应当推动研究视角的转变,即从“生产视角”迈向“生产—消费视角”。在新的研究视角下,研究者应当以“食物体系”为核心概念,推动相关研究的整合和学科地位的进一步确立,最终通过回应社会现实问题,迈向有机公共社会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