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8)
2023(12183)
2022(9910)
2021(9295)
2020(7715)
2019(17305)
2018(17040)
2017(32981)
2016(17522)
2015(19833)
2014(19608)
2013(19657)
2012(18216)
2011(16254)
2010(16560)
2009(15721)
2008(15955)
2007(14697)
2006(12974)
2005(11917)
作者
(47473)
(39849)
(39633)
(37385)
(25301)
(18932)
(17993)
(15428)
(15159)
(14263)
(13708)
(13288)
(12718)
(12557)
(12216)
(11807)
(11620)
(11501)
(11328)
(11174)
(9931)
(9764)
(9511)
(9328)
(9020)
(8942)
(8834)
(8759)
(8054)
(7900)
学科
(82597)
(79745)
经济(79545)
(65538)
企业(65538)
管理(59226)
(46215)
方法(31468)
农业(30598)
业经(29638)
中国(25360)
(24453)
数学(23310)
数学方法(23211)
(18143)
(16942)
财务(16920)
财务管理(16908)
技术(16424)
企业财务(15958)
(15866)
(15779)
贸易(15768)
(15444)
(14936)
(14236)
(14034)
地方(13329)
理论(13106)
(12118)
机构
学院(255839)
大学(249615)
(118576)
经济(116659)
管理(103117)
理学(87946)
理学院(87114)
管理学(86261)
管理学院(85761)
研究(85048)
中国(70658)
(53184)
(52365)
(50548)
科学(45282)
财经(41723)
(41161)
中心(39441)
(39425)
农业(38101)
(37994)
研究所(36577)
业大(36379)
经济学(36159)
北京(33115)
经济学院(32628)
(31920)
师范(31750)
(30678)
经济管理(30254)
基金
项目(160938)
科学(129866)
研究(127072)
基金(118802)
(100431)
国家(99323)
科学基金(87115)
社会(86810)
社会科(81232)
社会科学(81210)
基金项目(62568)
(62087)
教育(56233)
编号(52589)
自然(50855)
(50198)
自然科(49716)
自然科学(49706)
自然科学基金(48940)
资助(46675)
成果(42568)
(37951)
(36341)
(36316)
(36313)
国家社会(36216)
重点(35209)
课题(34830)
(33869)
(33436)
期刊
(144491)
经济(144491)
研究(79865)
中国(56262)
(54588)
(42639)
管理(40375)
农业(37050)
科学(34018)
学报(31256)
业经(28747)
(27450)
金融(27450)
大学(26409)
教育(26327)
学学(24683)
技术(23181)
财经(21583)
经济研究(21405)
(19658)
问题(19446)
(18833)
世界(16940)
技术经济(15159)
(14938)
农村(14475)
(14475)
农业经济(14101)
经济问题(13227)
现代(13016)
共检索到402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革  景琴玲  
和谐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广泛,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内心和谐、社会和谐、宇宙和谐。这一宝贵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的伦理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以达到内心和谐、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章分别从自然观和"天人合一"思想、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对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借鉴作用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艳伟  高春雨  余婧婧  莫际仙  覃诚  
[目的]从土地利用规划、村镇规划、水利工程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四个方面论述传统农业规划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总结对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的启示。[方法]采用文献调研与对比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古代农业规划经验,利用对比研究提出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结果]传统农业强调因地制宜,根据土壤质量、气候条件等优化农产品布局,充分考虑环境容量、便利性、环境改善等进行城镇规划,注重风水理论在村镇规划中应用,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灌排调相结合建设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结论]传统农业规划思想对于土地利用及产业布局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制度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邬爱其  焦豪  
近年来,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由于其社会性和创业性两大内涵特征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成为创业领域的一大新兴研究热点。本文梳理了国外社会创业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社会创业的兴起动因、概念内涵与特征、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社会影响等问题,并且探讨了社会创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春和  郭笑欣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企业和谐治理主要指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融洽和谐。本文从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的内涵界定入手,分析了家族企业和谐治理的意义及内涵,进而提出了家族企业和谐治理机制的内容及构建思路,指出家族企业只有处理好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相关利益单位的和谐关系,构建企业和谐治理机制,营造融洽和谐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才能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安国  
城市恶性竞争已成为我国城市区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重要阻碍因素。要创造和谐的城市关系,重塑和谐的城市文化是必要的一环。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利观"、"整体观"以及"和合"文化等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传承和不断创新,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和争互补、和争相济、和争共存的和谐的和有活力的区域文化,是建设和谐城市区域的必由之道。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茹宁  
“和”精神统领的中国传统哲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追求权利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奠定了迥异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的底蕴。作为中国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张载构建了一套“天人合一”的“和”思想理论体系。本文从“仇必和而解”的辩证思维“、爱必兼爱”的仁爱法则和“为天地立心”的责任伦理三个方面,尝试解读张载“和”思想体系中蕴含的人权智慧,以呈现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对于全球人权治理的潜在价值及可能做出的中国贡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文海  张磊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文化体系,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通向和谐社会之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和合文化或和谐文化,把和谐视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西方文化通过对竞争、冲突和矛盾消极后果的反思,意识到了和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三种文化体系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措施和方法。中国当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以当代中国现实为依据,对这三大文化体系中的和谐思想进行创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农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担负着服务“三农”的重任, 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玫  
“和谐社会”提倡全体公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弱势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理应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该文通过分析ALA弱势群体政策制定的背景及具体内容,结合我国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现状,探讨了图书馆界在参与建设和谐社会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应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并且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相关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昆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无数思想瑰宝,直至今天依旧影响着当代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同样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作用力的发挥产生影响。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力相结合,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和实效性。传统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值得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思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鲍宗豪  
本文从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需求、企业道德资本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培育企业道德资本等方面,阐释了企业道德资本问题。21世纪的企业应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取得企业品牌、美誉度、社会形象等的最大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冬梅  
发展农业保险的实质是使农民获取保险利益,主要包括补偿利益和预期利益。其利益不足额,但具有正的外部性。由于农业保险发展不足,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补足"农民利益,激励农民的保险需求。保险人要增加有效供给,切实保障农民获取保险利益。从农民的视角考虑,农民应加强保险意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保险合作社,降低保险成本,获得更多保险利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蔚继洋  
文章对如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花  
中国的收入分配悬殊已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从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的含义分析出发,对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罗尔斯主义等观点进行考察后发现,诺齐克崇尚权利的"持有正义论"与罗尔斯的"最少受惠者福利最大化"两种理论的结合,对我国和谐社会下的公平分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体而言,当前中国分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致力于机会均等、权利保障和保护弱势群体三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