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4)
- 2023(10798)
- 2022(8887)
- 2021(8169)
- 2020(6671)
- 2019(15171)
- 2018(14263)
- 2017(27347)
- 2016(14527)
- 2015(16226)
- 2014(15647)
- 2013(15724)
- 2012(14461)
- 2011(13373)
- 2010(12956)
- 2009(11867)
- 2008(11605)
- 2007(10162)
- 2006(8915)
- 2005(7941)
- 学科
- 济(70784)
- 经济(70721)
- 业(39953)
- 管理(38603)
- 方法(31568)
- 企(29769)
- 企业(29769)
- 数学(28778)
- 数学方法(28644)
- 中国(20125)
- 农(18877)
- 贸(16322)
- 贸易(16313)
- 易(15950)
- 业经(15201)
- 财(13802)
- 产业(12450)
- 农业(12394)
- 学(12188)
- 制(11990)
- 地方(11409)
- 技术(10754)
- 融(10745)
- 金融(10745)
- 银(10542)
- 银行(10500)
- 行(10168)
- 环境(10151)
- 体(8728)
- 出(8661)
- 机构
- 大学(219645)
- 学院(217555)
- 济(105889)
- 经济(104549)
- 管理(83144)
- 研究(81939)
- 理学(72703)
- 理学院(71923)
- 管理学(70993)
- 管理学院(70615)
- 中国(62905)
- 科学(48083)
- 京(46145)
- 农(43461)
- 财(42816)
- 所(41757)
- 研究所(38465)
- 中心(35750)
- 财经(35712)
- 业大(35383)
- 经济学(35116)
- 农业(34751)
- 经(32970)
- 经济学院(31904)
- 北京(29157)
- 江(29103)
- 院(28562)
- 财经大学(26996)
- 科学院(26129)
- 范(24764)
- 基金
- 项目(151698)
- 科学(120900)
- 基金(115542)
- 家(104166)
- 研究(104155)
- 国家(103427)
- 科学基金(87649)
- 社会(72123)
- 社会科(68853)
- 社会科学(68838)
- 基金项目(60615)
- 自然(56607)
- 省(55471)
- 自然科(55425)
- 自然科学(55406)
- 自然科学基金(54537)
- 划(48204)
- 资助(47109)
- 教育(45601)
- 编号(37008)
- 部(34825)
- 重点(34637)
- 发(33910)
- 国家社会(32383)
- 创(32365)
- 创新(30479)
- 中国(30083)
- 教育部(29718)
- 科研(29241)
- 计划(28343)
- 期刊
- 济(107970)
- 经济(107970)
- 研究(64392)
- 中国(39594)
- 学报(39274)
- 农(38431)
- 科学(36329)
- 管理(30462)
- 财(30381)
- 大学(29355)
- 学学(28283)
- 农业(26580)
- 融(20651)
- 金融(20651)
- 经济研究(20148)
- 财经(18939)
- 经(16583)
- 业经(16537)
- 业(15677)
- 技术(15446)
- 问题(15116)
- 贸(14840)
- 国际(13279)
- 世界(13183)
- 教育(12883)
- 技术经济(11997)
- 统计(10570)
- 科技(10452)
- 商业(10436)
- 版(10236)
共检索到315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向阳 王勇华
基于2013-2017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中国传媒产业的资本、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度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国传媒产业劳动力要素存在较大的负向扭曲,资本要素存在负向扭曲和正向扭曲两极分化现象,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不稳定现象。用一般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发现中国传媒要素市场扭曲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且劳动要素扭曲度效应大于资本要素扭曲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传媒产业全要素增长的一部分贡献率来自于要素市场扭曲,这在长期内会抑制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因此,降低市场壁垒,促进市场竞争,消除要素市场扭曲,有利于提升传媒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全要素生产率 传媒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芃 武英涛
能源产业的市场扭曲已成为制约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发展转型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相关研究多将能源作为一种要素对其扭曲情况进行了分析,忽略了其作为一重要产业自身发展的特征。为此,本文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个维度对我国能源产业面临的市场扭曲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两层面两维度的市场相对扭曲均显著存在,而造成扭曲的原因主要是要素配置扭曲而非要素价格扭曲;同一行业内企业间存在显著异质性,企业层面市场扭曲的变化对行业层面市场扭曲的测度存在显著影响;通过模拟发现,对以上扭曲逐一纠正后可实现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43.51%,其中纠正企业间要素市场相对扭曲对其增长贡献最大。因此,为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韬 孙潇筱 褚晓琳
本文基于线性规划,建立重点行业间的资本要素优化模型,通过估算各重点行业的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及其产出弹性,得到各行业优化后的资本配置量和总产出,最后运用基于Fre-Primont指数的DEA方法测算各行业资本配置优化前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重点行业间资本投入过度与资本投入不足现象并存,其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资本要素投入过度,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资本投入不足;矫正各行业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后行业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明显增大;矫正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可以通过提高剩余混合效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最终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焦勇 杨蕙馨
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干预、产业结构扭曲的非平衡增长模型,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实证考察政府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各省份产业结构扭曲程度平均值达到10. 60%;政府干预通过促进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动方式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结构扭曲通过阻碍技术进步的方式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政府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促进作用是通过降低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方式实现的,产业结构扭曲不论是偏向工业还是偏向服务业均不改变影响机制;产业结构扭曲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平均水平达到了0. 53%,且这一损失呈现U型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江洋 袁晓玲
本文在Hsieh and Klenow(2009)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生产函数忽视能源要素的不足,对其拓展补充,首次探讨了能源扭曲与企业全要素生率(TFP)的关系,分析了能源扭曲的影响因素,并以2004-2007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保持其他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能源扭曲越高,企业TFP越低;(2)企业规模、出口对能源扭曲有负向降低作用,能源强度政策对能源扭曲有增加作用,国有化程度的提高对能源扭曲有降低作用。本文的政策内涵是:通过降低能源扭曲能显著提高TFP;降低能源扭曲的有效途径为: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出口、扩大规模、深化所有制改革并严格执行环境...
关键词:
全要素TFP 能源扭曲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盖庆恩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
关键词:
TFP 资源配置不当 市场扭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盖庆恩 朱喜 程名望 史清华
本文从广义视角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强调要素市场扭曲不仅通过影响在位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而且会通过垄断势力改变企业的进入退出行为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若资本市场扭曲得到改善,样本期间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可以提高57.79%,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31.46%,间接效应提高26.32%;若劳动力市场扭曲得到改善,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提高33.12%,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11.42%,间接效应提高21.69%。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劳动力收入份额、国有企业以及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证明了模型和结论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建忠 彭甲超 程胜
现有经济增长文献强调要素市场扭曲的消极作用,且在研究中忽视产业的特殊性和禀赋特征。本文基于Hsieh和Klenow模型引入资本偏袒,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市场扭曲“良性”影响能源企业TFP,资本扭曲程度提高1%,能源企业TFP将上升1.43%;而劳动力扭曲则制约能源企业TFP,劳动力扭曲程度下降1%,能源企业TFP将提升4.33%;要素市场扭曲对TFP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特征根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征与区位因素等。“反事实”框架指出,纠正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后,能源企业TFP提升分别约51.8259%和9.8093%。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贤君
基于SYS-GMM估计方法对要素市场扭曲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交互项方法探究了不同区域要素市场扭曲对不同企业特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宏微观差异。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著抑制作用,且是通过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中介效应渠道实现的;在企业微观特征所产生对要素市场扭曲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冲抵效应中,企业规模较大、具有非国有企业性质、企业创新能力高及资本集聚程度较低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企业微观特征所产生的冲抵效应;而企业异质性特征在各区域所产生对要素市场扭曲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冲抵或增加效应因资源禀赋差异表现不尽相同;企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冲抵效应在东部地区表现较强,资本集聚程度的增加效应则在中部地区表现较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宇 郑国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从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倒"V"型变化特征。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均会显著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TP)上。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户籍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将得以缓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翔 李德山 李双强 朱高峰
通过引入要素相对价格来研究价格扭曲、资源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采用Cost-Malmquist指数模型将CM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分配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制约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首要因素是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扭曲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东部地区生产率增长率最高,受要素价格扭曲影响程度最大;市场化率的提高可以减少价格扭曲,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对外贸易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反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翔 李德山 李双强 朱高峰
通过引入要素相对价格来研究价格扭曲、资源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采用Cost-Malmquist指数模型将CM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分配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制约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首要因素是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扭曲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东部地区生产率增长率最高,受要素价格扭曲影响程度最大;市场化率的提高可以减少价格扭曲,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对外贸易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反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杰 谭秋云 陈一明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改善要素配置扭曲状况,进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采用2011—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引入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扭曲指数,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降低了要素扭曲,而要素扭曲的改善会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于数字化程度,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素扭曲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应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更显著。因此,在资源环境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硬性约束条件下,国家应大力推广数字普惠金融,促进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整合,进而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翼 王可昕 王艺萌 郑兴无
金融活动的空间集聚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城市要素配置与生产率,使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中国283个城市的动态时序全要素生产率,以多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与要素价格扭曲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对生产率起到正向作用。金融集聚影响资本替代和劳动结构优化的拓展分析和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相应回归结论。提升金融集聚的专业化能力和增强金融业务的普惠性,有助于优化城市要素配置及提升效率,更好发挥金融活动服务城市发展的功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总体企业扭曲指数略有上升;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其他工业行业,国有、集体企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比其他企业严重,东部地区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中西部;如企业能够有效消除要素配置扭曲,则工业企业总体TFP可提高25.56%,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提高27.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