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7)
2023(8298)
2022(6942)
2021(6938)
2020(5777)
2019(13505)
2018(13429)
2017(23666)
2016(13034)
2015(14820)
2014(15010)
2013(14611)
2012(13417)
2011(12323)
2010(12191)
2009(11439)
2008(11743)
2007(9993)
2006(8942)
2005(8471)
作者
(35233)
(29657)
(29098)
(28298)
(18930)
(13992)
(13498)
(11517)
(11442)
(10436)
(10203)
(10039)
(9645)
(9581)
(9488)
(8966)
(8808)
(8416)
(8377)
(8200)
(7826)
(7270)
(7112)
(6837)
(6648)
(6602)
(6478)
(6400)
(5950)
(5928)
学科
(49722)
经济(49654)
管理(33821)
(28921)
(23889)
企业(23889)
中国(19596)
方法(19225)
数学(16981)
数学方法(16857)
(15932)
(14090)
(12594)
(11792)
贸易(11784)
(11609)
(11563)
(11292)
(10674)
银行(10660)
(10065)
(10024)
金融(10017)
业经(9563)
(8997)
财务(8972)
财务管理(8947)
体制(8370)
企业财务(8342)
理论(7908)
机构
大学(177909)
学院(174131)
(79284)
经济(77904)
研究(71453)
管理(60717)
中国(57671)
理学(50793)
理学院(50145)
管理学(49339)
管理学院(48990)
(41737)
(40229)
科学(39224)
(36943)
研究所(32742)
中心(31342)
财经(30597)
(27991)
(27832)
北京(26777)
(26286)
(25623)
经济学(25285)
(23959)
师范(23704)
财经大学(22536)
经济学院(22511)
业大(21622)
农业(21616)
基金
项目(108952)
科学(85808)
研究(82646)
基金(80296)
(71013)
国家(70461)
科学基金(58717)
社会(53076)
社会科(50232)
社会科学(50226)
基金项目(40793)
教育(38704)
(38146)
自然(35590)
自然科(34788)
自然科学(34777)
自然科学基金(34215)
(34150)
资助(33437)
编号(32621)
成果(29079)
(26302)
重点(25412)
中国(24376)
课题(23895)
国家社会(23486)
(23371)
教育部(22746)
(22344)
(22279)
期刊
(90379)
经济(90379)
研究(62826)
中国(46556)
(36520)
学报(27315)
教育(25952)
科学(25061)
(24996)
管理(24842)
大学(21159)
(19348)
金融(19348)
学学(19256)
农业(16930)
财经(16216)
经济研究(16187)
技术(14538)
(14101)
(13019)
会计(12874)
国际(12563)
世界(12133)
问题(11641)
业经(11280)
(10395)
财会(8913)
图书(8790)
(8769)
(7994)
共检索到297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玉廷  
1978年7月13号,这个日子我永远难忘。那是我到财政部正式报到的第一天,也是我人生历程的一个新的开始。1979年1月,随着财政部会计司的前身——会计制度司的恢复,我从工交司制度处调入会计制度司做"学徒"。从那时起,我就与会计结下了不解之缘。30年来,我国的会计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玉廷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经历了渐进式的改革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同志于1978年进入财政部以来,一直从事会计管理工作,见证了中国会计改革的整个进程。他的经历、体会和认识,对我们总结30年来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规划未来改革和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玉廷  
未来展望一,关于标准的制定实施与国际趋同等效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和会计信息化标准均属于市场规则,也是现代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支撑和标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珺  凌志雄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计发展与创新研讨会"于2008年7月12日在湖南长沙枫林宾馆隆重举行。研讨会联系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抓住改革开放30年的时机,从会计准则、会计研究、会计监督、会计教育和企业会计等方面总结了我国会计发展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为新形势下的会计发展提供了科学论证和理论支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爱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教育事业顺应时势、成就斐然。下面笔者将30年来会计教育取得的成果分三个阶段进行梳理和总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尧  
改革开放30年,祖国大地春风化雨,山河巨变,醒狮正在崛起,民族走向复兴。则此可喜可贺之日,本刊综合版特开辟《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专栏,首发我国职业教育主管部门"首席责任官"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黄尧同志的文章——《改革开放三十年职业教育发展回顾及对未来的展望》。文章回顾了"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总结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而回顾职业教育30年来的辉煌,总结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展望职业教育更美好的明天,正是本栏目的基调。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本栏目还将基于上述基调,陆续发表一些相关文章以飨读者。同时,也欢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定富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保险业取得重大进步的30年。行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服务能力全面提高;行业影响迅速提升。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保险业每一次发展进步,都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息息相关。国家的改革开放为保险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险业自身的改革开放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面向未来,保险业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保险业坚持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政府推动为助力、以自主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的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朔  陆根书  姚秀颖  
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对目前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勤  杨寅  
本文重点对会计信息化发展40年的主要历程进行了梳理,尝试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间轴,从政策、知识和实践三个维度,按照主要历史事件的基本脉络和逻辑结构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进行评述。本文借鉴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多维度视角下广义会计信息化40年的发展历程,以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狭义)、会计智能化三个阶段为时间维度的划分,在政策维度的背景下,探讨了知识维度的人才体系、理论体系、信息技术,以及实践维度的市场、产品与应用,以期对促进和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最后结合我国会计信息化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展望未来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可能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计广  张汉林  桑百川  
"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对该战略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文献综述。本文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出口导向"战略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转型。为此,本文提出并详细分析了"中性的"贸易战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孙铮  贺建刚  
本文目的在于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会计研究,做一综合认识和评价。以会计信息有用性为视角,文章分析了我国会计研究发展和演进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从总体上反映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特征。在历经初始起步、深入发展和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会计研究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令人瞩目,其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日益凸显,可以说对国际会计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曼丽  
本文就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国外工程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探讨(仅就大陆地区),力争总结学界对国外工程教育研究取得的成绩,并以此为例,申说以往学界在工程教育研究上的得与失,以求对思考如何深化我国工程教育研究和改革有所助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艳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对公平问题和公平效率关系的理论探讨及理论之争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思想主线,并直接影响改革的政策走向。这一理论探讨经历了公平和效率孰重孰轻之争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继续有效性之争,这些争论以更加注重公平而终结。公平效率之争之所以能终结于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主要是因为对公平概念的理解使人们消除了公平效率非此即彼的不相容的观念,同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社会公平决定着社会稳定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得以维系的价值基础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小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就业工作历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开拓了就业工作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新时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一是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理念;二是坚持市场导向,明确并强化政府责任;三是坚持就业优先,促进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四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发展;五是坚持与时俱进,确定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强化执行力并务求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