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0)
- 2023(9027)
- 2022(7436)
- 2021(7152)
- 2020(5969)
- 2019(13602)
- 2018(13241)
- 2017(24551)
- 2016(13365)
- 2015(15283)
- 2014(14999)
- 2013(14896)
- 2012(13731)
- 2011(12517)
- 2010(12325)
- 2009(11847)
- 2008(12299)
- 2007(10552)
- 2006(9278)
- 2005(8700)
- 学科
- 济(52801)
- 经济(52712)
- 管理(42681)
- 业(37602)
- 企(31437)
- 企业(31437)
- 方法(22008)
- 财(19472)
- 数学(19426)
- 数学方法(19270)
- 中国(18136)
- 制(15815)
- 农(13493)
- 务(12432)
- 贸(12424)
- 贸易(12416)
- 财务(12411)
- 财务管理(12383)
- 易(12225)
- 学(12017)
- 企业财务(11629)
- 业经(11282)
- 体(10857)
- 银(10732)
- 银行(10721)
- 行(10041)
- 融(9490)
- 金融(9488)
- 体制(9245)
- 环境(8997)
- 机构
- 大学(194383)
- 学院(191247)
- 济(87612)
- 经济(86123)
- 研究(71050)
- 管理(70152)
- 理学(59942)
- 理学院(59231)
- 管理学(58459)
- 管理学院(58097)
- 中国(57553)
- 财(46413)
- 京(41486)
- 科学(39438)
- 所(35900)
- 财经(35363)
- 经(32198)
- 研究所(31887)
- 中心(31434)
- 经济学(28865)
- 江(28047)
- 农(27728)
- 北京(26713)
- 财经大学(26180)
- 院(25893)
- 经济学院(25842)
- 业大(23919)
- 范(23440)
- 师范(23223)
- 农业(21522)
- 基金
- 项目(124607)
- 科学(99885)
- 基金(95027)
- 研究(91377)
- 家(83687)
- 国家(83095)
- 科学基金(70689)
- 社会(61818)
- 社会科(58745)
- 社会科学(58735)
- 基金项目(49382)
- 自然(43985)
- 省(43417)
- 自然科(42972)
- 自然科学(42961)
- 自然科学基金(42251)
- 教育(41415)
- 资助(38761)
- 划(38482)
- 编号(34391)
- 部(30259)
- 成果(29721)
- 重点(29126)
- 制(28575)
- 国家社会(27570)
- 中国(26905)
- 教育部(26326)
- 发(26187)
- 创(25495)
- 性(25077)
共检索到299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綦好东
会计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共合约。开始于80年代的中国会计制度变迁,是一次以资本市场和国际惯例为导向,以政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强制性、渐进式制度变迁。
关键词:
会计制度变迁 公共合约 强制性 渐进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巧根
中国会计制度的社会地位是由经济制度的状况与社会进步的要求所决定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拓展改变了我们的会计定位。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经或即将成为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会计制度 社会定位 变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本文在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制度变迁的初步的演进论框架 ,然后证明 ,中国的改革过程交织着政府选择外部规则和社会成员选择内部规则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 ,前者是表面上的主线 ,实际的主线则是后者 ;并且两种规则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贯穿整个制度变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中央政府更多地起法官裁决作用 ,而地方政府更多地从事制度企业家活动。总的来看 ,改革经历了政府逐步退出直接的制度创新领域及外部规则逐步缩减作用范围的过程 ,也就是内部规则的逐步发育和强大的过程 ,这是中国市场化的本质。
关键词:
内部规则 外部规则 制度演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栾甫贵
[期刊] 改革
[作者]
温美琴
本文对入世后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及其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加入WTO后 ,我国会计制度将形成“刚性约束” ,路径依赖将得到摆脱 ,会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会计制度将逐渐与国际惯例协调。会计制度模式将由政府导向模式向混合模式、进而向股东导向和投资人导向模式转变。
关键词:
WTO 制度变迁 会计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金静红
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逐渐传入我国。也正值我国已经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体制改革之际,与之相适应,我国会计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为基础重新认识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历程,指出中国会计制度供给的主体是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渐进性、被动地适应性和强烈的路径依赖性等特征,探索研究会计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制度 会计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彭数学
会计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经济后果。其变迁的过程会诱发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寻租博弈活动。经过充分博弈后,会计制度会达成纳什均衡,并且一旦出现新的诱因,又会引发新的寻租博弈活动,如此反复循环,向会计制度的理想状态——帕累托均衡逼近,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新民 吴革
会计国际化是当今世界会计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20多年来,以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39项会计准则为标志,我国会计国际化历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成就。但会计国际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国会计制度在比较平稳地实现国际趋同的同时也累积了若干制度变迁的深层次矛盾和难题,致使过去的变迁为现在的创新设置了某些障碍或规定了某种错误的路径依赖,制约着国际化的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秋起 刘春梅
金融外部市场化推动国有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路对转轨实践的解释有限度,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需要探索新的解释理论。从中央政府理性行为介入的分析视角,可以构建一个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框架。考察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效用函数及其变量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应成为解释中国国有金融制度演进规律的一条关键线索。以国有金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为例可以佐证这一观点,并可以在这一解释框架的基础上展望国有金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巧根
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一种结构性的变迁。从制度变迁的一般特征到成本特征,体现了会计制度建设过程中成本约束机制形成的内在规律。借助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可以为会计制度变迁提供合理的对策和优化的路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 成本约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玉珍
本文认为,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需要,是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合法地位的必然选择,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碧舟 张忠民
近代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是从银行业开始起步的,主要表现为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引进和应用。而影响华资银行会计制度变迁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并由此决定了其曲折的变迁路径:早期华资银行受市场引导,大力推行簿记改革,初显成效,但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各自为政,互不统一;在提倡"统制经济"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华资银行会计制度的形态又渐次演变为政府主导下的部分规范、统一。
关键词:
华资银行 会计制度 市场因素 政府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碧舟 张忠民
近代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是从银行业开始起步的,主要表现为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引进和应用。而影响华资银行会计制度变迁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并由此决定了其曲折的变迁路径:早期华资银行受市场引导,大力推行簿记改革,初显成效,但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各自为政,互不统一;在提倡“统制经济”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华资银行会计制度的形态又渐次演变为政府主导下的部分规范、统一。
关键词:
华资银行 会计制度 市场因素 政府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玉德 韩彬
改革开放四十载,长风万里无暇待。跋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制度变迁的山水间,深化改革的坚定信念与包容开放的博大胸襟交相辉映,时空蜿蜒交替中浓墨重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当代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变迁大写意。"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清晰界定和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制度内涵及范畴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和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演进历程,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制度变迁动力机制和路径选择,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变迁的研究视角,丰富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内容,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企业会计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德军 朱道林
研究目的:解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规律,分析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取向。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4方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进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研究结果:生成了各利益主体进化博弈关系表及策略对比趋势图。研究结论:(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以中央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过渡的历史过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该顺应这种趋势;(3)农民集体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中央政府策略选择不完全的产物,其产权关系不清、权能缺失。(4)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现行土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历史变迁 进化博弈论 农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