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1)
- 2023(4671)
- 2022(3860)
- 2021(3960)
- 2020(3216)
- 2019(7708)
- 2018(7419)
- 2017(14118)
- 2016(7297)
- 2015(8638)
- 2014(8190)
- 2013(8326)
- 2012(7823)
- 2011(7264)
- 2010(6854)
- 2009(6266)
- 2008(6055)
- 2007(4936)
- 2006(4302)
- 2005(3981)
- 学科
- 济(35011)
- 经济(34979)
- 管理(17027)
- 方法(15725)
- 业(15409)
- 数学(14560)
- 数学方法(14491)
- 中国(12307)
- 企(10961)
- 企业(10961)
- 贸(9747)
- 贸易(9742)
- 易(9591)
- 农(8465)
- 财(5925)
- 制(5835)
- 关系(5615)
- 业经(5605)
- 学(5580)
- 环境(5532)
- 地方(5501)
- 农业(5466)
- 出(5334)
- 银(5122)
- 银行(5120)
- 行(5022)
- 融(4964)
- 金融(4964)
- 发(4868)
- 和(4593)
- 机构
- 大学(107596)
- 学院(103949)
- 济(53403)
- 经济(52743)
- 研究(41995)
- 管理(39070)
- 理学(33859)
- 理学院(33448)
- 中国(33314)
- 管理学(33115)
- 管理学院(32906)
- 京(23854)
- 科学(23009)
- 财(21345)
- 所(20312)
- 研究所(18740)
- 经济学(18155)
- 中心(18074)
- 财经(17771)
- 经(16556)
- 经济学院(16365)
- 北京(15742)
- 院(15060)
- 农(14495)
- 范(13800)
- 师范(13723)
- 财经大学(13429)
- 科学院(13302)
- 业大(12641)
- 江(12472)
- 基金
- 项目(71885)
- 科学(58057)
- 基金(55776)
- 研究(53568)
- 家(49082)
- 国家(48755)
- 科学基金(41379)
- 社会(36701)
- 社会科(34888)
- 社会科学(34881)
- 基金项目(29058)
- 自然(25427)
- 自然科(24839)
- 自然科学(24833)
- 自然科学基金(24422)
- 教育(23608)
- 省(23430)
- 资助(23264)
- 划(21391)
- 编号(19460)
- 中国(17974)
- 部(17967)
- 国家社会(16716)
- 重点(16261)
- 成果(15915)
- 发(15911)
- 教育部(15713)
- 创(14660)
- 人文(14479)
- 大学(14333)
共检索到154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永辉 马廷灿 岳名亮
以2017—2021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获奖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特征研究,为国家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从基本特征、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个人代表性科技成果4个维度构建获奖者特征指标,综合采用履历分析法与网络计量法探究获奖者成长特征与代表性科技成果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青年科技人才和女性科学家早期成长阶段需要更具导向性的科研资助,高层次教育背景与海外培养经历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摇篮”,顶尖高校/院所和经济发达地区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选择未来职业发展的聚集地,典型青年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辐射多个前沿科学领域,但不同时期中国青年科技人才代表性科技成果所属学科领域差异较大。2017—2018年获奖者代表性科技成果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量子物理及生物材料领域,2019—2021年获奖者较多关注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生物材料、量子信息等前沿科学领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缴旭 魏琦 陈秧分 李巨光 季勇 钱万强 张莉
农业科研因其长期性和高风险性而特别强调科技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本文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的抽样调查数据,构建了包括个体因素、职业成长环境、职业发展现状在内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了优秀青年农业科技人才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54.8%的优秀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有离职意愿,女性受访者、年轻受访者、博士研究生学历者、中级及以下职称者的离职意愿相对更为强烈,这与职业发展满意度、单位或团队领导、保障机制、收入预期差距、年龄等因素关系密切。优秀青年农业科技人才的离职意愿既符合员工离职的一般规律,同时作为较高层次的知识型员工也存在对自我发展、单位或团队领导更加敏感等独特特征。应从培育体系、成长空间、激励保障等方面改善人才环境、凝聚优秀青年农业科技人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缴旭 魏琦 陈秧分 李巨光 季勇 钱万强 张莉
农业科研因其长期性和高风险性而特别强调科技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本文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的抽样调查数据,构建了包括个体因素、职业成长环境、职业发展现状在内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了优秀青年农业科技人才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54.8%的优秀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有离职意愿,女性受访者、年轻受访者、博士研究生学历者、中级及以下职称者的离职意愿相对更为强烈,这与职业发展满意度、单位或团队领导、保障机制、收入预期差距、年龄等因素关系密切。优秀青年农业科技人才的离职意愿既符合员工离职的一般规律,同时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欣钰
基于对上海交通大学1999~2013年间全国优博论文和优博论文提名获奖者学术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探寻优秀博士学术职业发展的特点。经数据分析发现:上海交通大学全国优博论文和优博论文提名获奖者从事学术职业的比例很大,尤其是全国优博论文获奖者在学术职业道路上发展很快,并且比优博论文提名获奖者发展得更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加强对优秀博士发展质量的研究三点建议。
关键词:
全国优博 优博提名 职业发展 研究生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建俞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鉴于国内关于青年科技人才群体成长影响因素研究的不足,选取2012—2020年我国4 048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青年人才(以下简称“优青”)为研究样本,从性别、年龄、教育出身、学科领域、职业流动等维度分析青年科技人才的群体特征及其与人才成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优青的男女比例失衡,年龄主要集中在36~38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985”大学居多,工程材料学部的人数高于其他科学部,职业流动规模不大;性别、教育出身和学科领域对青年科技人才早期成长阶段有显著影响,职业流动不会影响人才成长速度,而年龄与人才成才时长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性。进而从有关人才项目设置年龄门槛合理性、对人才不问出身可能性、人才职业流动逻辑性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双 赵筱媛 潘云涛 王运红
学术谱系是基于学术传承关系关联起来的由学者组成的学术群体。先进的学术传承是一个优秀学术谱系不断繁衍的内在动力。本研究从学术背景、学术师承、学术网络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以图灵奖人工智能领域获奖者履历和学术产出作为数据源开展实证研究,综合运用科学计量与情报学理论,结合履历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科技人才成长的一般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可以为发现人才、引进人才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林
始于2011年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旨在表彰为拓展金融理论研究、推动金融学科建设、培养优秀金融人才做出卓越贡献的金融前辈。2014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奖者为长期献身于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并取得丰硕成果的王永明先生、杨培新先生、赵海宽先生。值此之际,《中国金融》特刊发文章以示祝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范成 张晓光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5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文道德素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直接和间接地推动了我国的发展。在万众创新的今日,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的地方。文章着重探讨的是如何加强探索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创新人才的教育过程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以及这将对推动我国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起到的贡献作用。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人才培养 当代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爱文 刘莉
2008年10月14日,在中国天津召开的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22届年会开幕式上,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将2008年度唯一的"杰出贡献奖"颁予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持续教育及终身学习研究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志 张志强 田人合
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00—2005年英美籍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纠正已有类似研究中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足,得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与年龄变化曲线是单峰曲线,并分析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年龄曲线的启示,为探索杰出人才的成长规律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光优秀青年企业家创新研究奖励基金,简称“国光基金”,是以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命名成立的奖励基金,用于表彰和奖励我国优秀青年企业家的创新研究工作。开展此项评奖活动是为了鼓励青年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开拓、勇于进取的创新和研究精神,并突出创新包括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等几方面。本基金每两年评奖一次,每次评定优秀青年企业家10名,并颁发奖状、奖金。申请评奖不收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光优秀青年企业家创新研究奖励基金,简称“国光基金”,是以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命名成立的奖励基金,用于表彰和奖励我国优秀青年企业家的创新研究工作。开展此项评奖活动是为了鼓励青年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开拓、勇于进取的创新和研究精神,并突出创新包括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等几方面。本基金每两年评奖一次,每次评定优秀青年企业家10名,并颁发奖状、奖金。申请评奖不收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靳军宝 曲建升 吴新年 郑玉荣 白光祖
以2014—2019年我国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具有跨省流动的科学家为高层次科技人才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跨省流动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被引科学家省际迁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省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四川等省级行政区具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通过入度盈余值来看,广东、江苏、四川、上海和山东等省份人才为净流入状态,吉林、安徽、辽宁、湖南等地为人才净流出状态;根据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北京、上海和江苏处于网络核心位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松涛 关忠诚
本文提出科技人才求学机构矩阵,用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表征科技人才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流动。研究科技人才求学期间在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的流动情况,发现不同高校的科技人才培养水平的层次。根据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利用各省区的地理坐标数据将科技人才之间的流向与流量展现在地图上,呈现出不同省区市之间科技人才在求学期间的流动状况。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教育经历 科研履历 杰出青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萌 高鹏
文章以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激励为研究对象,根据中科院青年科技人才问卷调查显示的激励现状和存在问题,归纳出青年科技人才作为知识型员工的主要特征,通过借鉴国外科研院所对青年科研人才激励的政策,提出青年科技人才激励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青年科技人才 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建筑经济优秀论文”奖获奖感言
努力把博士生带到学术前沿——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感言
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类优秀教材奖获奖教材的特征分析与发展慎思
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师承效应的量化研究——基于历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获奖者的同期群分析
重视培养和选拔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
奖中评奖 优中选优 “胡绳青年学术奖”将从“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中产生
2017年度《中国经济问题》优秀获奖论文评选公告
2018年度《中国经济问题》优秀获奖论文评选公告
职业教育“金课”的特征分析——基于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优秀获奖作品的质性研究
“胡绳青年学术奖”将从“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