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5)
2023(6456)
2022(5239)
2021(5357)
2020(4246)
2019(9893)
2018(9796)
2017(16207)
2016(10056)
2015(12123)
2014(12207)
2013(10941)
2012(10290)
2011(9686)
2010(9627)
2009(8373)
2008(8165)
2007(7216)
2006(6351)
2005(6016)
作者
(23263)
(19298)
(19251)
(18632)
(12342)
(9234)
(9056)
(7633)
(7562)
(7001)
(6695)
(6551)
(6263)
(6111)
(6083)
(6050)
(5879)
(5711)
(5590)
(5548)
(5266)
(4688)
(4533)
(4479)
(4422)
(4378)
(4258)
(4190)
(3965)
(3920)
学科
(31213)
经济(31185)
教育(22960)
中国(20481)
管理(15585)
方法(14373)
数学(12418)
数学方法(12264)
(11897)
理论(9844)
(8963)
企业(8963)
(8906)
贸易(8901)
(8802)
教学(8529)
(7683)
(7426)
(6918)
发展(6004)
政治(5925)
(5877)
业经(5846)
研究(5841)
关系(5720)
思想(5666)
(5526)
(5347)
(5346)
(5305)
机构
大学(138033)
学院(126620)
研究(53680)
(52052)
经济(51034)
管理(36793)
中国(33594)
教育(33063)
(32251)
理学(31443)
(30983)
师范(30890)
理学院(30851)
管理学(30117)
管理学院(29832)
科学(27957)
师范大学(25913)
(25557)
研究所(23445)
北京(22411)
(22109)
中心(21359)
(19116)
(18485)
经济学(18276)
财经(18053)
(16890)
经济学院(16425)
技术(15642)
职业(15235)
基金
项目(79418)
研究(70043)
科学(64949)
基金(55189)
(46417)
国家(45870)
社会(43755)
教育(42485)
社会科(41123)
社会科学(41116)
科学基金(37964)
编号(30153)
成果(29432)
(28650)
(28029)
基金项目(27048)
课题(25643)
资助(22934)
(21878)
(21861)
教育部(20135)
重点(19992)
自然(19632)
大学(19413)
中国(19229)
自然科(19216)
自然科学(19211)
规划(19183)
(19162)
自然科学基金(18903)
期刊
教育(60098)
研究(56588)
(54342)
经济(54342)
中国(39667)
学报(16398)
科学(15671)
大学(15494)
(15323)
技术(13857)
职业(13698)
管理(13687)
(12322)
学学(11404)
财经(10126)
经济研究(10106)
农业(9357)
(9195)
(9064)
高等(8891)
(8500)
论坛(8500)
世界(8481)
技术教育(8422)
职业技术(8422)
职业技术教育(8422)
(8336)
金融(8336)
国际(8057)
图书(7918)
共检索到210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巩固意识形态、增强思想引领和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的重要路径,在内容选择和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也需考察和顺应中国当下的具体国情,更要充分认识和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质和凝聚作用。既要紧跟现代时事发展,又要不忘过去,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共通,加大创新学习力度,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丰娴静  
新时期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创新的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也能够自觉自愿的接受并领会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以期希望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张岂之①一、教育功能问题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以“人”为中心,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塑造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仁人”——圣贤。中国第一位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用毕生精力搜集整理文献《诗》、《书》、《礼》、《乐》、...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于新时期思政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与推动作用,能够引导青年学生规范自身思想言行,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养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建军  
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华业  
大学生思政教育如何开展是社会热议焦点之一,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其思想素质水平必然会得到社会大力关注;另一方面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群体良莠不齐现象更为凸显,加之近年来大学生失德、自杀等现象屡有发生,社会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十分关切。传统文化精神中蕴含宝藏,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养分,如古之智慧、传统美德等有利于熏染大学生思想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家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涵盖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决定作用。当代大学生在新的信息时代下,价值观形成中存在价值判断标准模糊、诚信缺失、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当代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正确诚信观、金钱观、进取精神、正确交往观念等,是目前道德教育的重要意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寄宛  王红  
作者从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历史使命出发,认为应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教育应坚持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保健  
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但现实中对待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认知方面却出现了偏差,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压制,纠正这个偏差已刻不容缓。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充分认识高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命,充分重视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迟会礼  吕长芳  陈福刚  张忠立  
本文对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根据高职德育工作的要求以及高职学生的德育需求,将高职德育工作目标归纳梳理,针对高职德育的重点内容,就如何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分别进行了论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静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宽厚的文化基础,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引领社团建设,可显著提高社团活动开展的质量,对社团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分析以社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探索具体的教育路径和实施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素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入手,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及其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春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汇集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当代大学生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他们的肩上背负着使祖国未来更加繁荣昌盛的重任,他们的学识与素养也必将影响下一代人。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如何促使大学生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变大学生在传承过程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传习,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命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潜驰  苗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高校人才培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源源不断输送的人才。但是,高校阶段的人才培养不应只局限于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兼顾思政教育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事业中。目前,我国高校阶段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模式正在不断变革,在国家提倡青年创业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创业思想、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的创业工程案例,帮助、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理性投入到择业、创业的实践中,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