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2)
2023(16644)
2022(14121)
2021(13284)
2020(11081)
2019(25403)
2018(24869)
2017(47013)
2016(25464)
2015(28212)
2014(27522)
2013(27323)
2012(25059)
2011(22744)
2010(22298)
2009(20390)
2008(19621)
2007(16853)
2006(14588)
2005(12513)
作者
(74162)
(61942)
(61355)
(58281)
(39202)
(29656)
(27609)
(24346)
(23473)
(21681)
(21009)
(20922)
(19607)
(19368)
(18999)
(18913)
(18537)
(18466)
(17700)
(17577)
(15508)
(14991)
(14776)
(13951)
(13840)
(13600)
(13556)
(13490)
(12400)
(12207)
学科
(99661)
经济(99559)
管理(72259)
(69784)
(57528)
企业(57528)
方法(46265)
数学(40381)
数学方法(40010)
中国(29162)
(26626)
(23314)
业经(22466)
(22320)
(20826)
贸易(20813)
技术(20599)
(20281)
地方(18960)
农业(18042)
(17137)
环境(16272)
理论(15632)
(15513)
(15198)
银行(15129)
(14494)
(14356)
金融(14354)
(14318)
机构
大学(360592)
学院(356894)
(145607)
经济(142818)
管理(141251)
研究(124699)
理学(123852)
理学院(122419)
管理学(120363)
管理学院(119741)
中国(91437)
科学(79711)
(77100)
(63728)
(62783)
(61733)
研究所(58259)
业大(58067)
中心(55170)
财经(50899)
农业(50556)
(49159)
北京(48464)
(46644)
(46512)
师范(45971)
(45098)
经济学(44252)
经济学院(40076)
(39694)
基金
项目(255673)
科学(201321)
基金(187243)
研究(181005)
(166793)
国家(165466)
科学基金(140973)
社会(115771)
社会科(109888)
社会科学(109861)
基金项目(100229)
(98573)
自然(93456)
自然科(91371)
自然科学(91341)
自然科学基金(89737)
(84294)
教育(82266)
资助(75820)
编号(70809)
重点(57686)
(56753)
(56160)
成果(56031)
(54405)
创新(52459)
课题(49093)
科研(49071)
国家社会(48442)
教育部(47683)
期刊
(149683)
经济(149683)
研究(102558)
中国(66154)
学报(63706)
科学(57308)
(56737)
管理(50912)
大学(47232)
学学(44652)
(43734)
农业(39765)
教育(37501)
技术(28463)
(26704)
金融(26704)
经济研究(25621)
财经(24315)
业经(23968)
(22022)
(20926)
科技(20133)
问题(19723)
图书(17689)
技术经济(17350)
(17146)
业大(16717)
(16379)
资源(15904)
理论(15784)
共检索到505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洁  蒋亮  田野  董莹  田玲玲  罗静  
众创空间在各地大量涌现,成为新时代中国创新创业新的空间经济景观,对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以全国2 469个国家级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数和地理探测器对国家级众创空间的空间演变及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众创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集聚的特征,但集聚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2)研究时段内众创空间的核密度总体格局基本一致,呈现出东高西低、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的弓型格局,且密度差异显著,时间变化上表现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演变态势;3)分形特征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分布的状态,集聚主要围绕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沿海地区以及主要的交通线展开;4)众创空间的空间演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政府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水平、资本市场以及科教文娱投入对众创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静  陈洁  蒋亮  田野  董莹  田玲玲  
众创空间在各地大量涌现,成为新时代中国创新创业新的空间经济景观,对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以全国2 469个国家级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数和地理探测器对国家级众创空间的空间演变及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众创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集聚的特征,但集聚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2)研究时段内众创空间的核密度总体格局基本一致,呈现出东高西低、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的弓型格局,且密度差异显著,时间变化上表现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演变态势;3)分形特征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分布的状态,集聚主要围绕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沿海地区以及主要的交通线展开;4)众创空间的空间演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政府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水平、资本市场以及科教文娱投入对众创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亚楠  黄钟仪  王艺  向玥颖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BCC模型(DEA-BCC)和马姆奎斯指数(Malmquist)模型(DEA-Malmquist)对中国2016—2017年31个省份众创空间的运营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众创空间整体运营效率良好,造成部分地区众创空间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低下。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将中国31个省份众创空间划分成相对高效型、规模低效型、技术低效型和完全低效型4种,并通过投影分析对众创空间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调整。最后,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得出两类触发众创空间高低运营效率的前因构型,并提出进一步提升中国众创空间运营效率的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承良  李春乙  刘向杰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实施以来,创新创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该文从创新人才城市化、创新产业城市化和创新空间城市化三个层面构建评价体系,探讨双创政策以来中国创新型城市化现象的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化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由"三核"向"三极多中心"结构演变,其变化趋势与水平现状相对一致,"马太效应"现象愈发凸显;创新型城市化与区域空间结构相耦合,创新高地往往涓滴效应更突出,而创新节点则极化效应更明显;城市经济活力、基础设施、信息化和就业规模越高,不仅有利于创新型城市化发展,而且对周边城市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晶晶  程钰  曹欣欣  
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创新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于引领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选取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多种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测度指数,利用核密度估计、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山东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区域创新产出的基尼系数从0. 747提高到0. 813,变异系数从2. 934提升到3. 852,山东省区域创新产出总体实力提高,区域内部差异呈扩大趋势;空间演化格局呈现济南市、青岛市"双核心"分布态势,空间核密度值依旧保持济南市、青岛市两个高值区,趋势面变化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现象明显,热点数量由9个增加至20个,青岛都市圈成为新的"高—高"创新产出集聚区域,冷点数量则由82个下降至63个;区域创新产出空间演化受到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创新环境、产业需求及技术溢出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对于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改善创新环境、优化创新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锦其  徐蔼婷  李金昌  
基于253家浙江省众创空间的微观数据,文章在运用连续距离的测度方法测算众创空间集聚水平的基础上,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众创空间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众创空间的地理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分布在杭州和宁波市辖区,选址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回归结果显示,区域创新能力和生态环境均对众创空间的地理集聚具有促进作用,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尽管不能直接促进众创空间的集聚,政策引导与创新能力之间具有较显著的互补效应。据此,文章从培育创新能力和优化创新激励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燕萍  李洋  
本文基于省域2015年、2016年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和逐步回归方法对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区位布局和集聚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差异。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的集聚效应显著,众创空间的空间相关性尚不明显;科技企业孵化器倾向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创业投资较为活跃的地区,众创空间发展初期受政府支持的影响较为显著,随着发展,政府干预力量逐渐降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供给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抢抓众创空间发展机会、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和有针对性构建发展支持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集聚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凤娇  段万春  李阳  
针对众创空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众创空间外引内联的发展模式。为有效识别影响众创空间外引内联的关键因素,首先分析众创空间外引内联模式的内涵和特征,并总结影响该模式的12个因素;然后采用决策实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 (DEMATEL)对众创空间外引内联的关键因素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法规、市场环境、融资平台和媒体宣传是关键影响因素。并对众创空间的外引内联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政府和众创空间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国才   曾刚  
以2018—2021年中国31个省级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BCC模型、Malmquist指数、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和Tobit模型对其孵化效率、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级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整体偏低,其中技术衰退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已经趋向于空间负相关集聚发展,区域间孵化效率差距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结构占比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自身盈利能力和当地高速公路密度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为提升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应该优化政府资源支持机制,调整全国众创空间网络布局,建立众创空间分类卓越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国才   曾刚  
以2018—2021年中国31个省级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BCC模型、Malmquist指数、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和Tobit模型对其孵化效率、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级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整体偏低,其中技术衰退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已经趋向于空间负相关集聚发展,区域间孵化效率差距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结构占比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自身盈利能力和当地高速公路密度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为提升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孵化效率,应该优化政府资源支持机制,调整全国众创空间网络布局,建立众创空间分类卓越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汀  李同昇  安传艳  王万同  
创意产业是经济发展和城市优化的有力手段,时空二维视角则是理解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逻辑。文章对创意产业的内涵、特征和行业范围进行辨析与梳理,使用大数据技术获取了西安市创意产业时空数据,选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分布模式、集聚热点和发展方向性三个方面对西安市创意产业及各行业空间格局和演化过程进行探索,并基于空间可视化对影响因素进行结构性解析。研究表明:(1)西安市创意产业稳定集聚分布在城区;(2)总体上呈现既集聚又扩散的时空特征,演化过程具有多核心扩散分布的趋势,由核心集聚成团,经历沿南北中轴线发展成轴,最终形成以西南—东北方向覆盖城区的延绵片状格局;(3)创意产业各行业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均具有显著差异;(4)产业整体的时空格局演化在多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发展初期主要受非干预性因素影响,行政干预出现后非干预性因素影响力减弱;(5)市场因素和设施因素对各行业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行政因素则对部分行业作用显著;(6)动因差异的产生与各行业生产方式和产品的特征有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燕萍  陈武  
本文通过梳理众创空间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了众创空间的演化过程;系统阐述了众创空间的内涵、特点、功能和机制;探讨了中国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并建构了生态系统模型;在全面评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众创空间的未来研究框架,为实践者从众创空间的功能结构、主体参与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提供指导,也为研究者把握众创空间研究方向或趋势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燕萍  陈武  
本文通过梳理众创空间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了众创空间的演化过程;系统阐述了众创空间的内涵、特点、功能和机制;探讨了中国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并建构了生态系统模型;在全面评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众创空间的未来研究框架,为实践者从众创空间的功能结构、主体参与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提供指导,也为研究者把握众创空间研究方向或趋势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旭光  赵雨涵  
研究目标:探究中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用复杂网络理论解析中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结构,并运用QAP方法分析影响空间关联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发达省份发展成为高-高集聚的良性地带,西部地区则走向低-低集聚的创新洼地;同时,东部和中部地区还表现出向同一板块内集中的趋势。中国区域创新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可达的关联特征。中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结构受地区间地理距离与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影响显著。进一步还发现省份间人力资本水平差异与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差异有关。其中,普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异的影响最为严重,普通小学次之,普通高等学校不显著。研究创新:构建了中国区域创新关联网络,并从创新空间关联的整体特征,各板块在关联网络中的地位、作用和角色以及板块之间关联机制和传导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解析;此外,还将研究"关系"之间关系的方法用来探讨影响区域创新关联网络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价值:为协调区域创新平衡发展、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双波  曹有挥  吴威  张宇  
无船承运企业对国际货物流通领域和区域内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转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2006~2013年中国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为研究样本,从宏观区域、省级行政区和城市等多层尺度来刻画和分析中国无船承运企业的分布特征,并从多种因素来探讨无船承运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空间维度上,中国无船承运企业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沿海地区多于内陆,东部地区明显多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尤其上海与广东2省市集聚明显,而在城市尺度上非均衡性分布更加突出,已形成明显的集聚区和稀疏区。在时间维度上,中国无船承运企业总量和拥有无船承运企业城市数量都呈递增趋势,但区域间递增幅度有所差异。综合交通网络、区域外贸经济发育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商务支撑条件等是影响中国无船承运企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