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86)
- 2023(18840)
- 2022(15494)
- 2021(14453)
- 2020(12546)
- 2019(28871)
- 2018(28341)
- 2017(54156)
- 2016(28990)
- 2015(32690)
- 2014(32342)
- 2013(32367)
- 2012(29678)
- 2011(26639)
- 2010(26633)
- 2009(25461)
- 2008(24908)
- 2007(22372)
- 2006(19457)
- 2005(17883)
- 学科
- 济(126797)
- 经济(126658)
- 业(107470)
- 企(94434)
- 企业(94434)
- 管理(94279)
- 方法(59767)
- 数学(50157)
- 数学方法(49616)
- 财(40219)
- 中国(37640)
- 农(36388)
- 业经(35288)
- 融(30367)
- 金融(30363)
- 银(29640)
- 银行(29599)
- 务(29478)
- 财务(29428)
- 财务管理(29376)
- 制(28960)
- 行(28412)
- 企业财务(27986)
- 农业(25320)
- 贸(24297)
- 贸易(24278)
- 易(23601)
- 地方(23079)
- 技术(21254)
- 理论(21072)
- 机构
- 学院(416204)
- 大学(414246)
- 济(180002)
- 经济(176669)
- 管理(166627)
- 理学(142659)
- 理学院(141232)
- 管理学(139028)
- 管理学院(138250)
- 研究(135079)
- 中国(115155)
- 京(87261)
- 财(85735)
- 科学(79071)
- 农(68965)
- 财经(68378)
- 所(67273)
- 中心(65447)
- 经(62242)
- 江(62236)
- 研究所(60645)
- 业大(58984)
- 经济学(55809)
- 北京(54906)
- 农业(54300)
- 财经大学(50805)
- 经济学院(50521)
- 州(49957)
- 范(48558)
- 师范(48057)
- 基金
- 项目(271404)
- 科学(215884)
- 基金(201246)
- 研究(197425)
- 家(174092)
- 国家(172621)
- 科学基金(150426)
- 社会(128415)
- 社会科(122025)
- 社会科学(121989)
- 基金项目(105997)
- 省(103989)
- 自然(97222)
- 自然科(95115)
- 自然科学(95088)
- 自然科学基金(93496)
- 教育(90002)
- 划(87437)
- 资助(83323)
- 编号(78879)
- 成果(63178)
- 部(61140)
- 重点(60505)
- 创(58434)
- 发(57493)
- 创新(54166)
- 国家社会(54087)
- 教育部(52957)
- 课题(52942)
- 科研(52673)
- 期刊
- 济(195405)
- 经济(195405)
- 研究(122084)
- 中国(79858)
- 财(70742)
- 管理(64085)
- 农(62395)
- 学报(60179)
- 科学(57397)
- 融(53652)
- 金融(53652)
- 大学(46473)
- 学学(43858)
- 农业(41987)
- 技术(37194)
- 财经(34553)
- 教育(33127)
- 经济研究(31473)
- 业经(31351)
- 经(29742)
- 问题(25538)
- 业(25484)
- 技术经济(22802)
- 贸(22221)
- 统计(21757)
- 财会(20710)
- 世界(20362)
- 理论(20010)
- 国际(19999)
- 策(19914)
共检索到629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芳
通过分析2007-2010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这三个非主营因素对利润的贡献发现,我国绝大多数公司的非主营因素对公司利润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很多公司特别是大公司的非主营因素对利润的贡献偏高,其中营业外收支净额对利润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收益,而公允价值变动一般情况下对利润贡献很小,但在金融市场动荡期间则会对利润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上述特点很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总体利润不确定性偏高、不利于企业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经济体系的系统风险、以及不利于价值投资理念的树立。
关键词:
非金融业上市公司 非主营因素 利润贡献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芳
本文通过分析2007-2010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发现,非主营因素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公司的利润贡献偏高,其中营业外收支净额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收益,尽管一般情况下公允价值变动贡献很小,但在金融市场动荡期间则会对利润产生很大负面影响,以上情况在制造业中普遍存在。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 非主营因素 利润贡献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震
作为中国的一种特殊财政现象,土地财政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行为及其效率。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企业为分析对象,通过纳入地方政府意志探究土地财政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地方土地财政强度越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而不同属性的企业在面对土地财政的影响时存在差异化的表现;从宏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抑制区域层面的技术交流,并驱动地方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抑制作用;从微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驱使企业强化金融杠杆以获取更多金融资源,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稳定性下降,并对企业的研发投入造成挤出,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会影响"土地财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范式,"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强化了土地财政的负向抑制作用,"为创新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土地财政的不利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银国 焦健 张琛 于志军
近来,国企"天价招待费"屡屡曝光,国企在职消费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基础,运用2008—2012年中证央企指数中的306家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水平的关系及治理环境因素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了当前国有企业的低现金股利政策确实加重了管理层在职消费程度的假说,而治理环境因素的改善,可以强化现金分红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的抑制。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在职消费 治理环境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幸娟 严子淳
文章利用我国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整体来看CEO变更能够改善上市公司业绩,而且CEO变更的价值效应将在一定滞后期逐步显现。进一步地,研究发现CEO任期长度与企业业绩负相关,而且这一关系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而且较长的CEO任期对亏损企业业绩有抑制作用,而对盈利企业业绩却有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指导企业更替CEO行为及时机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CEO变更 价值效应 CEO任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彩霞
随着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要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一系列所得税会计信息,增加的所得税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呢?通过对2007~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公司仅披露了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构成,而对所得税费用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关系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相关事项披露不详或未予披露,导致所披露信息之间的关联性较差。因此,为保证所得税信息的相关性,必须对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加以规范。
关键词:
所得税 信息披露 表外披露 信息含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健 刘银国 张琛 于志军
本文运用2009~2012年"中证央企指数"中的306家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企现金股利政策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投资水平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支付现金股利可以显著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这表明国企分红抑制了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降低了代理成本。从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视角,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股利分配提供了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现金股利 过度投资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景坤 李红艳 屈玲霞
动态环境下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异质性与战略变革关系逐渐成为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两者的关系机理尚不明确。基于高阶理论和战略变革理论,本文引入结构惯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对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10—2013年210组数据的分析发现,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和职业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显著正相关,高管团队的教育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构惯性负向调节职业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的关系,正向调节教育水平异质性与战略变革的关系,但对年龄异质性、
关键词:
高管团队 异质性 战略变革 结构惯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景坤 李红艳 屈玲霞
动态环境下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异质性与战略变革关系逐渐成为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两者的关系机理尚不明确。基于高阶理论和战略变革理论,本文引入结构惯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对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10—2013年210组数据的分析发现,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和职业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显著正相关,高管团队的教育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构惯性负向调节职业背景异质性与战略变革的关系,正向调节教育水平异质性与战略变革的关系,但对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与战略变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本文为高管团队异质性与战略变革关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果也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战略转型过程中结构惯性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高管团队 异质性 战略变革 结构惯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也光 尤聚州
创新驱动新常态下,公司之间的竞争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资源竞争。无形资产是体现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沪深两市A股高技术公司2012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高技术产业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的贡献后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各公司无形资产比例严重不均衡,土地使用权占比相对较低。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推进,高技术产业中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的贡献愈发显著。另外,部分技术类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使用权,国有企业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的贡献水平低于非国有企业。
关键词:
新常态 高技术产业 无形资产 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也光 尤聚州
创新驱动新常态下,公司之间的竞争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资源竞争。无形资产是体现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沪深两市A股高技术公司2012~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高技术产业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的贡献后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各公司无形资产比例严重不均衡,土地使用权占比相对较低。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推进,高技术产业中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的贡献愈发显著。另外,部分技术类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使用权,国有企业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的贡献水平低于非国有企业。
关键词:
新常态 高技术产业 无形资产 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玥璠 张真昊
通过大样本实证分析,本文试图回答"ERP系统实施对于我国企业财务绩效是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及"怎样的企业实施ERP系统后财务绩效表现更好"等问题,并得出结论:在1999-2008的样本期间内,中国制造业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对其ROA、ROE、CAT、TAT指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ROS指标的影响则不显著,即ERP的实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营运能力提高有显著贡献,而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直接帮助则不明显;而大企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实施ERP对其财务绩效的积极影响分别比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的更大。
关键词:
企业资源计划 财务绩效 制造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洪乐平
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尽管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负债水平有所下降,但这并不等同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现状不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形成;而在越来越注重公司投资价值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会越来越注重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在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的同时,应当把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来加以研究。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财务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瑾
投资者在投资时,往往会根据市净率进行选择,而实际上并不是市价越接近每股净资产值就越有投资价值。本文采用多元分析方法,结合企业各项财务指标来分析截至2004年8月20日的60家低市净率企业的业绩,以探讨其投资价值。
关键词:
市净率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平 侯风云
利用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股东价值导向三个维度分析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劳动就业的机制,研究发现:金融负债渠道对劳动就业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股东价值导向渠道对劳动就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且负向作用体现在民营企业上,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公有性质对劳动就业具有保护作用;金融资产渠道对劳动就业没有显著影响,但企业房地产投资行为显著负向影响劳动就业。因此,我们应注重建立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企业组织和治理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以发挥金融资产的蓄水池作用,严加监管和控制企业房地产投资行为,确保企业金融化进程始终有利于劳动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影响研究——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上市公司就业贡献率研究——基于不同规模视角
价值创造视角下家族上市公司控制结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两市的经验数据
上市公司人力资本对企业净利润贡献率的实证研究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决策行为的“同伴效应”——来自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自愿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2003~200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审计数据
资产减值行为与盈余管理——来自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最新数据
外部审计能否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