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3)
- 2023(11045)
- 2022(8796)
- 2021(8199)
- 2020(6845)
- 2019(15508)
- 2018(15101)
- 2017(28421)
- 2016(14835)
- 2015(16511)
- 2014(16019)
- 2013(16065)
- 2012(14693)
- 2011(13103)
- 2010(13079)
- 2009(12656)
- 2008(12840)
- 2007(11534)
- 2006(10026)
- 2005(9364)
- 学科
- 业(80057)
- 企(75694)
- 企业(75694)
- 济(72315)
- 经济(72235)
- 管理(64476)
- 方法(30519)
- 业经(27646)
- 财(24807)
- 数学(22552)
- 数学方法(22481)
- 农(22388)
- 中国(20685)
- 技术(19853)
- 务(19388)
- 财务(19383)
- 财务管理(19372)
- 企业财务(18366)
- 农业(16297)
- 制(15182)
- 策(14935)
- 划(14427)
- 贸(14377)
- 贸易(14362)
- 易(14077)
- 技术管理(13735)
- 和(13492)
- 理论(12708)
- 体(12377)
- 企业经济(12333)
- 机构
- 学院(219664)
- 大学(214754)
- 济(105305)
- 经济(103876)
- 管理(92675)
- 理学(79693)
- 理学院(78981)
- 管理学(78330)
- 管理学院(77901)
- 研究(70186)
- 中国(59203)
- 财(47752)
- 京(44819)
- 财经(37942)
- 科学(37149)
- 经(34728)
- 所(33553)
- 经济学(32598)
- 江(32149)
- 农(31423)
- 中心(31060)
- 研究所(29989)
- 经济学院(29382)
- 北京(28629)
- 商学(28177)
- 财经大学(28028)
- 商学院(27934)
- 业大(26839)
- 经济管理(25544)
- 州(25037)
- 基金
- 项目(139243)
- 科学(114552)
- 研究(106741)
- 基金(105614)
- 家(89982)
- 国家(89168)
- 科学基金(79608)
- 社会(73504)
- 社会科(69889)
- 社会科学(69875)
- 基金项目(55307)
- 省(52960)
- 自然(48660)
- 自然科(47658)
- 自然科学(47648)
- 教育(47366)
- 自然科学基金(46971)
- 划(43300)
- 资助(41622)
- 编号(40510)
- 创(36232)
- 业(34616)
- 创新(32755)
- 部(32519)
- 国家社会(31638)
- 成果(31459)
- 重点(30876)
- 发(30780)
- 制(29391)
- 教育部(28864)
- 期刊
- 济(119273)
- 经济(119273)
- 研究(68609)
- 中国(44484)
- 管理(42388)
- 财(41225)
- 农(29877)
- 科学(28383)
- 学报(24025)
- 技术(21280)
- 农业(21027)
- 融(20896)
- 金融(20896)
- 业经(20483)
- 财经(20249)
- 大学(20176)
- 经济研究(19991)
- 学学(19163)
- 教育(18561)
- 经(17701)
- 问题(15228)
- 业(15221)
- 技术经济(15009)
- 贸(14207)
- 世界(14063)
- 国际(12361)
- 现代(11697)
- 财会(11383)
- 科技(11310)
- 商业(11083)
共检索到336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温承革
本文通过对中国130家企业集团总部进行问卷调查和假设检验,以考察中国企业集团总部的价值创造作用及其途径。本文认为中国集团总部的战略管理、资源监护以及联结影响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创造作用,总部的信任机制、能力发展与创新机制对集团总部的战略管理、资源监护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同时,中国企业集团总部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并主要通过战略管理和资源监护功能来发挥价值创造作用。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总部 价值创造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原 刘玉立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逐渐复苏,我国宏观政策也从危机应对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平稳退出,逐渐向正常化回归。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已基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达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报告从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不同行业的规模结构、销售收入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及与世界500强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提出了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应该在整合全球资源、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支柱作用。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前500强 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远怀
作为推进数字经济战略和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举措,政府数据开放被广泛预计将创造巨大经济社会价值,但政府数据开放如何甚至是否创造价值仍有待深入论证。基于省级政府开通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以揭示政府数据开放在微观企业层面的价值创造作用。稳健的经验证据表明,政府数据开放能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主要原因是政府数据开放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创新,且政府数据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作用主要存在于年轻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此外,基于开放数林指数的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越高则全要素生产率越高,而开放数据质量、平台建设质量、政策保障力度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幅度的重要维度。文章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揭示了政府数据开放的价值创造作用,为推进政府数据高质量开放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全要素生产率 价值创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瑾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总部合理的功能定位对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竞争优势的塑造十分关键。文章以海航集团为例,采用动态分析视角,深入剖析和探讨了其总部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功能定位和价值创造方式的不断演变,对我国其他企业集团总部准确定位自身功能及价值创造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集团总部 功能定位 价值创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韬
多个独立企业法人以相关业务长期合作为联结内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联结手段而结成的企业网络组织,是符合当代经济环境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企业网络为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重视企业集团以契约和一般参股的方式联结,激活子公司主动性,跳出单体大企业组织结构的藩篱,使集团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的层级制向网络型演变,使企业集团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获得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
关键词:
企业网络 企业集团 企业组织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小彬
多个独立企业法人以相关业务长期合作为联结内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联结手段而结成的企业网络组织,是符合当代经济环境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企业网络为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重视企业集团以契约和一般参股的方式联结,激活子公司主动性,跳出单体大企业组织结构的藩篱,使集团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的层级制向网络型演变,使企业集团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获得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
关键词:
企业网络 企业集团 企业组织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叶
一、组建企业集团的目标 中国目前国家级企业集团有55家,全国冠以企业集团名称的企业至少有7000家。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谈企业集团组建的目标似乎没有必要,但从集团运作效果看,这些集团要么是一个行政捏合的拼盘,要么是一个没有多少作用的松散联合体,集而不合,合而不团,基本上没有发挥集团的作用。因此,弄清楚组建企业集团的目标,或者说为什么要建立企业集团就是十分必要、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了。组建企业集团的目标是什么呢?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朝华
导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和组织基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微观层面上的中心任务是培育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在近20年的改革中,中国企业在产权制度、管理行为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总结和分析这方面的变化和现状,能从一...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井润田 赵虎 Kevin Steensma
本文采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0至2006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企业集团内部的子公司引入FDI对其它内资子公司的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企业规模等因素后,集团引入FDI对内资子公司的经济绩效产生正的溢出,同时以上关系受到制度环境因素和集团内部结构因素的调节作用的影响;内资子公司所在区域产品市场的发育成熟度会正向促进集团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而内资子公司所在区域要素市场的发育成熟度会削弱集团FDI的溢出效应;内资子公司已有的技术资源丰富程度有利于增强FDI溢出效应;集团内文化差异小的外资(港澳台资)相比于文化差异大的外资(其它外资)会带来更多的溢出效应。以上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枫
中国企业集团国际化经营的再思考●赵枫近三、四年来,中国工业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发生了剧大的变化。市场已由卖方市场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参与竞争的外资已由主要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而从事“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三资企业转变为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佳贵
作者认为,中国从1987年开始的企业集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全国已有各类企业集团2600家,列入国家试点的集团55家,通过多种措施,企业的联系纽带加强了,最突出的是发展了多样化经营,少数企业朝外向型发展,已形成跨国集团的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晓斌
试析中国企业集团形成的动因金晓斌(复旦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所)任何一种经济组织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条件,任何一种经济组织的存在,都是与一定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企业集团这种大规模、多层次的经济组织所以会出现,正是为了适应由生产力高度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德林 陈春宝
中国企业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杨德林,陈春宝企业集团的作用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紧密的经济联合体,在企业经营包括国际化经营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优势互补,形成综合优势企业集团是一个由多个企业联合而成的整体。如有的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但生产能力不强;有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