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8)
2023(12858)
2022(10110)
2021(9360)
2020(7672)
2019(17230)
2018(16511)
2017(31592)
2016(16422)
2015(18427)
2014(17839)
2013(17829)
2012(16210)
2011(14441)
2010(14587)
2009(14229)
2008(13415)
2007(12015)
2006(10615)
2005(10122)
作者
(43889)
(36565)
(36349)
(34527)
(23385)
(17246)
(16356)
(14017)
(14003)
(12988)
(12577)
(12191)
(11944)
(11430)
(11338)
(11189)
(10848)
(10607)
(10388)
(9989)
(9003)
(8741)
(8660)
(8325)
(8163)
(8120)
(8017)
(7866)
(7288)
(7010)
学科
(80040)
经济(79954)
(78508)
(72239)
企业(72239)
管理(61514)
方法(33471)
业经(29308)
中国(28333)
(27952)
(26544)
金融(26543)
(26184)
数学(25874)
数学方法(25764)
(24156)
银行(24156)
(23565)
(19991)
财务(19974)
财务管理(19954)
(19786)
(19321)
贸易(19304)
农业(19294)
(18999)
企业财务(18911)
技术(16715)
(15126)
(14727)
机构
学院(237084)
大学(230668)
(116460)
经济(114784)
管理(95676)
理学(81418)
理学院(80749)
管理学(80100)
管理学院(79659)
研究(77347)
中国(71112)
(54848)
(47530)
财经(43501)
(39796)
科学(39315)
经济学(37821)
(36862)
中心(36591)
(34621)
(34443)
经济学院(34386)
研究所(32847)
财经大学(32356)
北京(30365)
商学(28927)
商学院(28669)
业大(28009)
(27695)
(27695)
基金
项目(149468)
科学(121480)
研究(115496)
基金(112721)
(95356)
国家(94481)
科学基金(83729)
社会(79414)
社会科(75693)
社会科学(75676)
基金项目(58371)
(56406)
教育(50818)
自然(49560)
自然科(48502)
自然科学(48493)
自然科学基金(47757)
(45916)
资助(45644)
编号(44829)
(35254)
成果(35108)
(34853)
(34748)
国家社会(34556)
(33811)
重点(33174)
创新(32112)
(31717)
教育部(30959)
期刊
(129857)
经济(129857)
研究(75855)
中国(46447)
(45378)
管理(41019)
(38284)
金融(38284)
(33971)
科学(29087)
学报(26082)
农业(23015)
财经(22864)
经济研究(22118)
大学(21949)
业经(21700)
技术(21645)
学学(21059)
(19911)
(17330)
问题(16982)
教育(16918)
国际(15440)
世界(15245)
(14878)
技术经济(14669)
现代(12359)
财会(11822)
商业(11240)
经济管理(10639)
共检索到371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海洋  孔祥贞  谷宇  
融资约束是制约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对金融市场不发达的中国更是如此,这无法解释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现实。本文将融资约束引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发现企业可以通过银行信贷、商业信贷、内部储蓄和跨国企业融资四重途径获取进入出口市场的资金,并且商业信贷还可以极大地促进银行信贷。进而运用2004-2007年中国40余万家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上述融资途径可以提高企业出口参与、出口强度和出口规模;商业信贷对银行信贷的促进作用使拥有商业信贷的企业,不论出口参与还是出口规模与出口强度都优于没有商业信贷的企业。本文为探讨中国企业出口融资提供了综合性视角,为理解中国出口贸易奇迹和制定相关外贸政策提供了理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欢浪  陈琳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下考察政治关联、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内市场分割的背景下,政治关联的存在不利于企业出口;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融资约束的存在也不利于企业出口;但是,融资的改善可以鼓励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多地走向出口市场。本文的研究意味着,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倾向于利用国内市场,而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则侧重于发展国外市场。政府整合分割的国内市场,可以鼓励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服务国内市场;政府积极改善融资环境,可以鼓励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这样,有或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都可以同时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冠宏  
与直接出口相比,间接出口降低了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但增加了出口的可变成本。本文首先在Melitz(2003)的理论框架下引入融资约束和多种出口模式,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大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间接出口模式,以节约出口固定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基于此,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本文发现:第一,融资约束的增加不仅增加了企业间接出口的可能性,也增加了间接出口规模;第二,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大的企业而言,融资约束的增加对企业间接出口模式和间接出口规模的影响更加明显;第三,生产率对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不明显,但企业规模、经营时间、外资和研发投入的增加降低了间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长远  陈琳  
本文借助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FDI对中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表明,FDI通过"己厂效应"、"垂直效应"和"水平效应"三个渠道,将信贷资金引向了与之相关的私人企业。自身拥有较多外资股份或者与外资有较强垂直联系的私人企业,可能被银行视为"资质"较好的客户。外资占有相当比重的行业,往往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这些行业整体上受到银行的偏爱,身处其中的私人企业也就因此得益。由于"软预算约束"的存在,国有企业的融资状况并不受FDI的影响。FDI好比"一只看得见的手"降低了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缓解了相关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金融配置的效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曹珂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使用世界银行发布的《投资环境调查(2005)》的中国企业数据,实证分析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由于中国金融发展的独特性,导致融资约束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机制存在着显著差异。融资约束并未构成制约中国国有企业出口参与的主要因素;而中国民营企业出口参与可能性的增加则依赖于融资成本的降低;融资约束对外资企业的出口参与不具有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灵燕  李荣林  
中国贸易增长模式的转变有赖于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而企业的出口参与行为取决于异质性。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运用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重点考察了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对中国企业出口可能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源融资约束是限制企业出口参与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本文发现企业出口参与对外源融资约束的依赖程度因所有制不同存在差异。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外源融资约束对出口参与的影响不显著;而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约束对其出口参与起到显著的作用。另外,区分出口企业类型的检验结果显示,外源融资约束限制了企业的初始出口,而对于保持出口商地位的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束兰根  
本文以企业现金流和流动性指标作为测度企业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研究了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作用。本文得到的结论是:多种计量方法的结果均显示,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产生了制约作用;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却没有产生制约作用,相反产生的是促进作用。然而,我们在样本中剔除了多为加工贸易类型的纯出口企业后,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仍然产生的是制约作用,这个结果是以往研究并未发现的。这就说明,加工贸易类型的纯出口企业对中国企业融资约束和出口二元边际的关系造成了复杂影响。进一步发现,国有及集体企业中,融资约束并没有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产生制约作用;民营企业中,融资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张宇鹏  
本文重点讨论融资约束影响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的理论机制,并分析了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管是从全球出口层面还是出口目的地层面看,企业融资约束加剧会显著降低核心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融资约束加剧通过削减企业的中间投入规模和研发投入费用显著降低企业核心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无论是对核心出口产品技术等级提升或大于第二大出口产品的企业,还是对核心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或大于第二大出口产品的企业,融资约束加剧都会使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显著下降。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和出口高质量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宏兵  蔡宏波  胡翔斌  
金融市场改革进程的相对滞后,使得融资难成为中国多数企业的共性特征,并深刻影响其出口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Cox模型和Weibull模型等生存分析技术,从微观视角描述了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分布特征,并利用多种稳健性方法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不同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风险函数具有显著的负时间依赖特征,融资约束的加剧缩短了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其中,对国有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对外资企业的影响次之,对非国有内资企业的影响最小。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融资约束的加剧对金融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和大、中规模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负向影响小于对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和小规模企业的影响,利用两种融资约束指标、首个和唯一持续时间段的估计均得到一致结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晶晶  应姣姣  周定根  
基于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并结合倍差法,实证分析了出口行为对中国异质性企业融资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能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且缓解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持续性;不同融资方式对出口的敏感性决定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细分样本发现,这一缓解效应因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以及区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出口对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孔祥贞  刘海洋  徐大伟  
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和中国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现实,建立离散动态出口模型,发现克服出口固定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可以促进企业出口参与。进而运用2004~2008年中国七十余万家制造业企业数据,从内源融资、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3个维度衡量融资约束,实证检验理论分析。结果发现,克服出口固定成本是企业参与出口的关键,商业信贷对企业出口参与贡献最大,银行信贷次之,内源融资贡献最小。细化样本后发现,克服出口固定成本仍然是出口的关键,但是,无内源融资企业较之有内源融资企业,内资企业较之外资企业,出口融资都更多依赖商业信贷和银行信贷;国有企业出口融资更多依赖银行信贷,而民营企业更多依赖商业信贷。变化融资约束衡量方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明珊   董艳   孙晓华  
本文基于金融市场和政府公共政策影响企业创新活动资金来源的理论机制,对欧拉方程加以拓展构建研发投资的融资约束模型,以2010—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约束问题及其缓解途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创新活动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市场途径中的股权融资方式能够缓解资金不足问题,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政府途径中的直接财政补贴并没有解决资金短缺困境,采用事后返还方式的税收优惠则效果十分显著;从不同所有制来看,国有企业有着较为充足的融资途径,而民营企业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歧视,只有税收优惠能够起到激励效果;地区分组表明,市场化先进地区的企业融资渠道更为丰富,滞后地区的企业难以通过市场途径获得研发投资所需资金,公共政策也没有起到“雪中送炭”的功能;不同技术密集度行业的实证结果显示,高技术企业得到了金融市场和政府层面的共同支持,低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璇  王鑫  刘碧  
腐败的蔓延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运用2005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吃喝费用和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的吃喝费用和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体现在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深度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正相关,然而,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于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在运用工具变量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弱化吃喝费用的内生性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我们还发现,在银行竞争较弱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上述关系更加明显。因此,完善金融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现阶段的关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祥荣  胡赛  
文章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将融资约束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而研究不同贸易方式中企业出口比重变化在融资约束和企业生产率上的差异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出口比重提高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2)低生产率的企业以加工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以一般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实证研究采用海关数据和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结果支持理论假设。中国出口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比重的边际调整来最大化融资约束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得失,因此若想通过"出口学习效应"更快成长,政府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即松解融资约束和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祥荣  胡赛  
文章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将融资约束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而研究不同贸易方式中企业出口比重变化在融资约束和企业生产率上的差异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出口比重提高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2)低生产率的企业以加工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以一般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实证研究采用海关数据和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结果支持理论假设。中国出口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比重的边际调整来最大化融资约束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得失,因此若想通过"出口学习效应"更快成长,政府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即松解融资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