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5)
2023(17779)
2022(14733)
2021(14016)
2020(11654)
2019(26859)
2018(25985)
2017(50467)
2016(26523)
2015(29466)
2014(28863)
2013(28336)
2012(25840)
2011(22878)
2010(22998)
2009(21594)
2008(21306)
2007(18709)
2006(16610)
2005(15181)
作者
(71183)
(59343)
(58921)
(56223)
(38092)
(28185)
(26724)
(22835)
(22549)
(21217)
(20036)
(20031)
(18828)
(18594)
(18444)
(18270)
(17593)
(17132)
(17080)
(16840)
(14521)
(14289)
(14213)
(13789)
(13354)
(13238)
(12925)
(12750)
(11608)
(11557)
学科
(118410)
经济(118283)
(99662)
管理(91451)
(88454)
企业(88454)
方法(52534)
数学(43467)
数学方法(42965)
(36097)
(35275)
业经(32995)
中国(31870)
(25083)
财务(25034)
财务管理(25001)
农业(23829)
企业财务(23756)
(23392)
(23262)
贸易(23244)
(22658)
(20987)
技术(20853)
(20010)
地方(19420)
(19372)
环境(19153)
理论(18735)
(17844)
机构
学院(374236)
大学(371062)
(170784)
经济(167905)
管理(154500)
理学(132624)
理学院(131432)
管理学(129667)
管理学院(128957)
研究(122294)
中国(99390)
(80404)
(76765)
科学(66082)
财经(63589)
(58356)
(58030)
中心(56849)
(55158)
(52656)
经济学(52546)
研究所(52078)
北京(48550)
经济学院(47348)
财经大学(47227)
业大(47050)
(44669)
师范(44338)
(44198)
(43205)
基金
项目(243674)
科学(197306)
研究(184165)
基金(183055)
(156768)
国家(155229)
科学基金(137008)
社会(122504)
社会科(116459)
社会科学(116429)
基金项目(95456)
(91750)
自然(86060)
自然科(84159)
自然科学(84138)
教育(83784)
自然科学基金(82719)
(76782)
资助(74837)
编号(73145)
成果(58346)
(56032)
重点(53927)
(53212)
(52607)
国家社会(52015)
教育部(49524)
课题(49226)
创新(49107)
人文(48799)
期刊
(190019)
经济(190019)
研究(115350)
中国(71407)
(65596)
管理(63061)
(48521)
科学(48303)
学报(44769)
(39692)
金融(39692)
大学(36943)
技术(35251)
学学(34811)
教育(33899)
农业(33448)
财经(32581)
经济研究(31225)
业经(30897)
(28201)
问题(24542)
(22592)
技术经济(21239)
(20607)
国际(20461)
世界(20294)
现代(18197)
统计(17988)
财会(17223)
商业(17199)
共检索到570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铮  杜晓君  唐晨曦  石茹鑫  
基于非市场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元视角,探讨向具有风险属性的“一带一路”延伸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中国企业应对非市场环境约束的政治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应对产品市场环境约束的市场能力与风险区位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企业的政治能力、市场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投资到政治风险更高的东道国;(2)政治能力和市场能力的交互具有协同促使企业向高政治风险区位投资的作用;(3)相较于工具性/经济性企业社会责任,强制性/社会性企业社会责任会分别增强政治能力和市场能力对企业风险区位投资的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采取情境式政治活动模式的企业和新企业,采取系统式政治活动模式的企业和成熟企业更擅于发挥政治能力和市场能力的联合效应投资到具有更高政治风险的区位。研究发现对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区位选择决策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昕   唐登林  
本文基于非平衡面板企业数据,实证分析2007~2018年中国3,981家企业对4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OFDI是在“一带一路”国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盈利能力为驱动的市场拓展行为。就企业内在属性差异而言,国有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以扩大市场规模为主,民营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受到商贸效率和市场规模的影响;劳动密集型和污染型企业OFDI的主要内在驱动源于盈利能力的下降。就经济要素禀赋差异而言,以效率禀赋型地区为分界,企业盈利能力对OFDI的影响由负转正。就商贸运输渠道和现代化差异而言,商贸企业偏向对“一路”地区展开直接投资,产能转移企业偏向对“一带”地区的直接投资;企业存在通过OFDI实现科技逆向流出的需求。中国应加速培育企业的本土市场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晓凤  葛岳静  赵亚博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距离是对外投资区位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综合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知识、外交和与全球连接等方面的国家距离,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距离与中国企业"走出去"区位选择的关系。发现:(1)中国企业对沿线投资设厂的区域差异较大,规模从大到小依次为:东南亚、蒙俄、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中东欧。(2)综合的国家地缘距离与中国OFDI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3)除全球连接距离对中国OFDI有不显著的正向作用外,其他国家距离都表现为负向作用,其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冠宏  
本文利用2004—2009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数据,考察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和资源对中国企业市场进入策略的影响。通过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做实证检验,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生产率较高、资本较密集和规模较大的企业选择合资或并购;出口多的企业倾向于绿地新建。中国企业倾向于以合资或并购形式进入技术和研发资源密集的沿线国家,以获取沿线国家的"可转移"资源;"不可转移优势"明显的企业进入技术和研发资源密集的沿线国家通过选择合资或并购的概率较高。在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好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冠宏  
本文利用2004—2009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数据,考察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和资源对中国企业市场进入策略的影响。通过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做实证检验,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生产率较高、资本较密集和规模较大的企业选择合资或并购;出口多的企业倾向于绿地新建。中国企业倾向于以合资或并购形式进入技术和研发资源密集的沿线国家,以获取沿线国家的"可转移"资源;"不可转移优势"明显的企业进入技术和研发资源密集的沿线国家通过选择合资或并购的概率较高。在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好或制度差异大的沿线国家,中国企业倾向于并购,但"可转移优势"明显的企业倾向于以绿地新建方式进入制度差异大的沿线国家。给定沿线国家的制度和资源,中国企业基于异质性"优势"选择最优进入策略:在制度环境优越的沿线国家,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选择绿地新建,利润率较高的企业选择合资或并购。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正新  周乾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代表性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了东道国营商环境总体情况以及子类指标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并进一步基于投资动机的视角,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商环境对中国不同投资动机型OFDI的影响效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倾向于投资营商环境总体情况较差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便捷的开办企业和获得施工许可等东道国商业监管程序对中国企业OFDI具有正向影响,健全的获得信贷、执行合同等法律制度以及强有力的投资者保护对中国企业OFDI具有负向影响;市场寻求型OFDI和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倾向于总体营商环境较好的东道国,而资源寻求型OFDI倾向于总体营商环境较差的东道国;不同投资动机型OFDI对营商环境子类指标具有异质性偏好。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企业和政府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投资领域对话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琳  杨东群  秦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动机。文中归纳了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三种主要动机,即:寻求互补资源、进入目标市场与获得战略资产;分析了不同的投资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投资动机—区位决定因素—区位影响因素—投资区位"决策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三种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燕妮  
科特迪瓦曾是西非最富裕的国家,2002-2011年间的内战破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近年来,随着政局企稳,国内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科特迪瓦重新迎来了发展机遇。中国与科特迪瓦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本文分析了科特迪瓦的市场环境、外资法规、合作机遇和潜在的风险,梳理了科特迪瓦市场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一些观点看法,为推动中科两国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杜晓君   唐晨曦   祁乔   冯飞  
受特殊地缘位置和地缘政治形势的影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海外投资项目面临愈加复杂的地缘政治风险挑战。文章基于地缘政治理论,以美国为例,考察域外大国干预导致的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受经济逻辑和政治逻辑权变性的影响,东道国对中国市场出口依赖和东道国与域外大国联盟关系的双层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地缘政治风险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特定国家的投资倾向;东道国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依赖能显著弱化地缘政治风险的负向影响;在域外大国的盟国体系内,地缘政治风险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并且东道国对中国市场出口依赖的调节作用不再显著,说明面对域外大国强大的关系性权力,经济依赖的“压舱石效应”是脆弱的;拓展性分析发现,国家层面的发展潜力和企业层面的竞争潜力是引发域外大国对中国威胁认知和权力消长认知发生剧变的关键变量,因为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较多的东道国,以及中国企业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和大规模投资上,地缘政治风险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研究结论拓展了对外投资区位决策的研究视角,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的战略布局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璐澜  金洪飞  
文章利用2000~2016年间中国企业在3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的371笔海外并购交易数据检验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综合制度环境的改善会促进中国企业到该国并购投资,具体来说,监管质量的改善和政府效率的提高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政治民主度并不会影响中国企业的并购区位选择。基于细分企业所有制的分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改善会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的跨境并购,但对国有企业的跨境并购区位选择没有影响。据此,文章建议及时更新东道国制度环境相关信息,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预警体系,积极与沿线国家建立互信互助机制,加强对投资企业的保护力度,同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建军  胡宗义  邓羽佳  
区位选择是企业OFDI战略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项投资的风险与成败。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质量因素等对一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制度质量、制度质量各分项指标以及母国与东道国制度质量距离等因素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东道国制度质量本身相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影响更大;不同维度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虽然有别,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同时具有低政治制度质量偏好和低法律制度质量偏好,而对高经济制度质量的偏好不显著;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本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偏好的影响力更大。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更为广阔的产业合作,并进一步推动"南-南"投资的发展,积极构建"南-南"合作组织、推动"南-南"合作机制形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渊  蔡思琳  汤淑芬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加快了国际化进程。本文首先介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现状,接着分析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投资"一带一路"国家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亮  殷华方  
跨国公司是一个由东道国系统与母子公司系统所组成的跨边界系统。文章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区位选择理论,从跨边界互动视角将影响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资源依赖类型分为母公司参与型依赖和区域主导型依赖、产业主导型依赖和其他企业参与型依赖四类,并考察了他们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利用4104家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母公司参与型依赖、区域主导型依赖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具有正向影响;产业主导型依赖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具有负向影响;其他企业参与型依赖对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具有"倒U型"影响。同时,不同资源依赖类型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其中,母公司参与型依赖对区域主导型依赖与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其他企业参与型依赖对产业主导型依赖与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区位选择的关系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文章最后进一步讨论了不同资源依赖类型的区位动态演化模型,该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拓展了资源依赖理论的内涵框架,并对目前处于投资高峰期的"一带一路"企业区位规划的政策制订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秋  王婷婷  
中国引领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优势产能的输出,更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与互利共赢。而在投资效应发挥的过程中,沿线国家物流绩效水平起着关键作用,综合物流绩效的基本服务水准与配套服务能力的考察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着物流绩效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基本服务水准与配套服务能力方面均有较优表现,最终的综合得分往往也较高。中国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首先考虑物流绩效水平较高的国家,以完善的物流服务促进投资效应的有效发挥,同时也要积极调整对物流绩效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经验的输出,帮助这些国家提升物流水准,为中国与这些国家更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广奇  王瑾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数量和交易规模不断提高,涉及的行业领域不断扩大,因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企业的绩效,重点分析不同行业、不同股权性质下的企业绩效差异,并提出提高企业绩效的新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