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3)
2023(13342)
2022(11002)
2021(10333)
2020(8590)
2019(19698)
2018(19190)
2017(36602)
2016(19830)
2015(22314)
2014(21913)
2013(21830)
2012(20310)
2011(18360)
2010(18780)
2009(17611)
2008(17934)
2007(16074)
2006(14480)
2005(13478)
作者
(56289)
(46922)
(46849)
(44413)
(30184)
(22275)
(21174)
(18147)
(17880)
(17086)
(16235)
(15780)
(15354)
(14981)
(14935)
(14256)
(14031)
(13554)
(13517)
(13510)
(11889)
(11493)
(11446)
(10798)
(10590)
(10503)
(10450)
(10389)
(9468)
(9288)
学科
(91186)
经济(91078)
(86943)
(79651)
企业(79651)
管理(73466)
方法(37951)
业经(29873)
数学(29495)
数学方法(29146)
(28903)
(28588)
中国(25275)
(20685)
财务(20653)
财务管理(20630)
(20010)
农业(19988)
企业财务(19507)
(19223)
技术(19071)
(18827)
贸易(18815)
(18425)
(16656)
(16577)
理论(15539)
地方(14889)
(14329)
(13558)
机构
学院(292962)
大学(288658)
(132872)
经济(130586)
管理(118057)
理学(100637)
研究(100635)
理学院(99620)
管理学(98414)
管理学院(97848)
中国(80531)
(62098)
(61085)
科学(56372)
(50277)
财经(48701)
(45459)
研究所(45228)
(44991)
中心(44395)
(44387)
经济学(40233)
北京(39052)
业大(37651)
(36233)
经济学院(36224)
(35937)
财经大学(35787)
师范(35662)
农业(35383)
基金
项目(185423)
科学(149550)
研究(140525)
基金(137165)
(117830)
国家(116784)
科学基金(101831)
社会(92154)
社会科(87594)
社会科学(87573)
(71077)
基金项目(70884)
教育(63706)
自然(63454)
自然科(62072)
自然科学(62054)
自然科学基金(61067)
(59461)
资助(56635)
编号(55745)
成果(45497)
(42792)
重点(41815)
(41525)
(41150)
(39427)
课题(39172)
国家社会(38716)
创新(38089)
教育部(37201)
期刊
(153438)
经济(153438)
研究(92109)
中国(58959)
(50361)
管理(49834)
(42420)
科学(39536)
学报(36370)
(30020)
金融(30020)
农业(29549)
教育(29457)
大学(28996)
技术(27470)
学学(27323)
业经(25263)
经济研究(25144)
财经(24929)
(21682)
问题(19564)
(18922)
(18811)
技术经济(17766)
世界(17417)
国际(17111)
现代(14903)
统计(13815)
商业(13388)
(13270)
共检索到453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思谕  
中国企业跨国联盟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系统,分为基础层、操作层和环境适应层。可以采用模块化方式,从纵向与横向视角,构建中国企业跨国联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扩展的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作为评价指标的赋值与赋权方法。中国企业跨国联盟能力的大小,可划分为很小、小、中等、大、很大5个等级。根据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强化联盟的基础能力、提高联盟的运营能力、增强联盟的环境适应能力3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国企业跨国联盟能力的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潘思谕  陈凯婷  
关键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潘思谕  
从价值创造与分配视角,构建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ISA)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ISA稳定性可划分为非常不稳定、不稳定、基本稳定、稳定、非常稳定5个等级。提高ISA稳定性的策略是:提高ISA价值创造的效率与效果,以及价值分配的科学、公平与合理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晖萍  
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得以急剧增大,跨国兼并更加激烈,战略联盟在广度和深度上有较大突破。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如何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抗衡,研究战略联盟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先简要介绍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发展概况及其理论基础,分析这种战略联盟存在的风险与成本,然后联系我国的实际,提出一些应对的政策思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如生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存在诸多问题,分析问题所在,作出正确策略,以便我国“入世”后使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加入WTO后,中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就得在国际市场上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与各国企业展开竞争,在这种情况下遵循WTO的有着原则和一般的市场竞争规律,根据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合理地选择市场进入方式和竞争战略,对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我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来说,除了遵循一般市场竞争规则外还要解决好一些具体问题。比如,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的转换,投资项目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亚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国并购成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能否取得成功,企业文化的整合是重中之重。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要进一步认识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全面分析跨国并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采取切实有效的文化整合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晖  
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中国企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快了跨国经营、海外市场拓展的步伐。在此背景下 ,本论文以中资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证研究为基础 ,对跨国经营中的障碍等相关问题展开分析 ,探讨外向型的中国企业应如何顺应世界潮流 ,面向世界 ,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利用各种经营资源 ,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在跨国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相应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刚  
一、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现状“十五”时期,中国启动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桑百川  
入世后,跨国公司纷纷扩大对华投资,并把研发中心转移到我国,加快了本土化过程。跨国公司本土化对我国企 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会产生“技术外溢”与“技术内敛”的双重效应。只有在促进跨国公司投资中,加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 条,加强我国企业的技术开发,才能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赢得国际竞争,分享更大的国际经济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浦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开拓国际市场的新策略。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对跨国并购的理解和参与程度还远远不够,企业对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也缺乏充分准备。因此,深入研究企业跨国并购理论以及国内外企业跨国并购的差异,对指导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全面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世界竞争以及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所遇到各种风险的基础上,讨论了跨国并购风险控制的作用和基本模式,并根据跨国并购特点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还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冰  
国际战略联盟是我国企业获取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渠道。但现实中企业常常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文章探讨企业如何在联盟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吸收三个环节,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英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日益呈现出新的趋势: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开发人才,机构及相关知识要素为目的,即进行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这种现象丰富了传统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本文阐明了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对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企业进行这种类型的投资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并讨论了其关键性成功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志伟  
跨国公司经过战后数十年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随着60年代、70年代以来的科技进步,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民族主义、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一些行业中存在的激烈竞争,跨国公司正日益把经营方式重点转向国际战略联盟(ISA,InternationalStrategic Alliances)。80年代以来,国际战略联盟方兴未艾,正在对跨国公司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将对跨国公司国际战略联盟的特点和动因作一分析,并由此探讨国际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