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71)
- 2023(20347)
- 2022(16983)
- 2021(16154)
- 2020(13462)
- 2019(31055)
- 2018(30275)
- 2017(57623)
- 2016(31241)
- 2015(35121)
- 2014(34602)
- 2013(34220)
- 2012(30961)
- 2011(27615)
- 2010(27365)
- 2009(25396)
- 2008(25226)
- 2007(22271)
- 2006(19511)
- 2005(17497)
- 学科
- 济(127602)
- 经济(127465)
- 业(112661)
- 管理(108376)
- 企(100892)
- 企业(100892)
- 方法(58634)
- 数学(48103)
- 数学方法(47518)
- 财(40774)
- 农(37565)
- 业经(36696)
- 中国(34100)
- 务(29596)
- 财务(29511)
- 财务管理(29461)
- 企业财务(28024)
- 制(26665)
- 农业(25878)
- 贸(23912)
- 贸易(23897)
- 技术(23325)
- 易(23308)
- 理论(23116)
- 学(22574)
- 和(22390)
- 地方(21882)
- 划(21419)
- 策(20713)
- 银(19813)
- 机构
- 学院(438439)
- 大学(436571)
- 济(180868)
- 管理(180720)
- 经济(177209)
- 理学(154852)
- 理学院(153292)
- 管理学(151018)
- 管理学院(150180)
- 研究(139903)
- 中国(111267)
- 京(92665)
- 财(85551)
- 科学(82988)
- 所(68106)
- 财经(67990)
- 农(66485)
- 中心(64597)
- 江(64239)
- 经(62140)
- 研究所(61579)
- 业大(61013)
- 北京(58556)
- 范(55075)
- 师范(54613)
- 经济学(54137)
- 州(51802)
- 农业(51679)
- 院(51130)
- 财经大学(50662)
- 基金
- 项目(293334)
- 科学(233221)
- 研究(219172)
- 基金(214788)
- 家(185240)
- 国家(183635)
- 科学基金(160268)
- 社会(139955)
- 社会科(132786)
- 社会科学(132750)
- 基金项目(113380)
- 省(112894)
- 自然(102677)
- 教育(100726)
- 自然科(100371)
- 自然科学(100349)
- 自然科学基金(98600)
- 划(94343)
- 编号(89792)
- 资助(87837)
- 成果(72126)
- 部(65586)
- 重点(64753)
- 创(62630)
- 发(61992)
- 课题(60558)
- 国家社会(58038)
- 创新(57990)
- 教育部(57122)
- 人文(55914)
- 期刊
- 济(201051)
- 经济(201051)
- 研究(129578)
- 中国(83793)
- 管理(72144)
- 财(70218)
- 学报(61582)
- 农(61036)
- 科学(60173)
- 大学(48652)
- 教育(47486)
- 学学(45702)
- 农业(42282)
- 技术(40766)
- 融(39872)
- 金融(39872)
- 业经(34143)
- 财经(33747)
- 经济研究(31786)
- 经(29064)
- 问题(25728)
- 业(25685)
- 技术经济(23037)
- 图书(21205)
- 现代(21058)
- 贸(20953)
- 财会(20702)
- 理论(20042)
- 科技(19909)
- 世界(19857)
共检索到652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侯仕军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张、并购增长及其行业层次提升对跨国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与中国企业还很薄弱的既有跨国经营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反差。中国跨国企业需要超越能力主要(或只能)来自总部的狭隘视角,重视海外子公司所在经营环境中的各种商业创新机会,转变海外子公司知识角色定位理念,充分激发海外子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嵌入行为,并差别化地管理接受型、积极型、自治型和静止型海外子公司的知识角色。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永春 苏萌萌 曹鑫锐
海外子公司角色的调整和演变是中国跨国企业规避国际化风险、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海外子公司角色如何演变缺乏充分的理论解释。本研究基于知识资源助推视角,选取天士力国际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对象,深入剖析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角色演变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设立的海外子公司可以通过渐进式演变机制,即基于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遵循“执行者—贡献者—战略领导者”的演变路径,实现角色演变;中国跨国企业在发达市场设立的海外子公司可以通过跃升式演变机制,即基于知识创造,遵循“执行者—战略领导者”的演变路径,实现角色演变;第二,海外子公司、母公司和东道国层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不同角色的形成基础,海外子公司知识资源的获取、创造和应用助推其角色演变。本研究最终形成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打开知识资源如何助推海外子公司角色演变的“黑箱”,贡献于现有研究对海外子公司角色演变过程和机制探讨不足所造成的研究缺口,为中国跨国企业积极应对国际化风险与挑战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花 彭倩 林肇宏
本文将社会网络理论和制度理论结合起来,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的社会网络关系和东道国正式制度对其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与东道国政府以及本土商业机构的网络关系越紧密,海外子公司获取的资源或援助就越多;东道国正式制度环境越不完善,海外子公司从东道国政企机构获取的资源或援助越多;将正式制度细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企业运营环境制度检验时,发现海外子公司从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中获取资源或援助的程度受东道国政治制度的负向影响最大;海外子公司从东道国政企机构获取的资源或援助改善了其财务指标和运行指标,但对其整体效益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社会网络关系 正式制度 海外子公司绩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官胜 吴琦琦 董直让
国际投资保护是指东道国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设置障碍和壁垒刻意限制外资企业发展的行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并对我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文章以海外子公司绩效为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提升能否有效应对国际投资保护。研究表明:(1)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不仅能直接增加海外子公司绩效,还能间接应对国际投资保护对海外子公司绩效的不利影响,在使用企业涉诉案件作为社会责任的工具变量消除内生性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能有效应对国际投资保护,但非国有企业则不具有此效应;企业社会责任提升有助于跨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子公司应对国际投资保护,但在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则不具有此效应。(3)社会责任提升应对国际投资保护的传导机制是增加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数量和抑制高管过度自信。因此,政府部门和跨国企业在海外子公司管理实践中均应重视并强化实施社会责任战略,以有效应对国际投资保护。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国际投资保护 海外子公司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方琳 蒋国平 宋大海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跨国公司在华研发转移活动日益增多和中国企业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本研究分两类总结了海外研发机构所扮演的角色类型,绘出其角色演化趋势,并从三个层面归纳了演化原因,最后,本研究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出了决策参考建议。
关键词:
海外子公司 技术创新 角色演化 跨国公司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于光辉 李元旭 张鹏
本文基于跨界搜索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结合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本土化实践,考察了跨界知识搜索与海外子公司本土化战略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跨界知识搜索与本土化战略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186家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问卷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跨界知识搜索对于海外子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具有正向作用;环境动态性在海外子公司的跨界知识搜索与本土化战略之间起到了部分调节作用,即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了跨界制度知识搜索与本土化战略之间的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伟 吴雪洁 冯雅荻
关于不确定性对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绩效影响的现有文献聚焦于对跨国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而忽略了对异质性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的深化考察。文章运用2007~2018年中国海外子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了东道国不确定性对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不确定性对海外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在制度质量较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非相邻的东道国尤为显著,并且这一负向影响更显著地作用于未进行互联网化的海外子公司。机制检验发现,不确定性通过减少跨国公司对子公司资源投入、增加子公司成本、降低东道国消费需求对子公司经营绩效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伟 吴雪洁 冯雅荻
关于不确定性对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绩效影响的现有文献聚焦于对跨国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而忽略了对异质性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的深化考察。文章运用2007~2018年中国海外子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了东道国不确定性对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不确定性对海外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在制度质量较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非相邻的东道国尤为显著,并且这一负向影响更显著地作用于未进行互联网化的海外子公司。机制检验发现,不确定性通过减少跨国公司对子公司资源投入、增加子公司成本、降低东道国消费需求对子公司经营绩效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英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日益呈现出新的趋势: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开发人才,机构及相关知识要素为目的,即进行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这种现象丰富了传统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本文阐明了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对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企业进行这种类型的投资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并讨论了其关键性成功因素。
关键词:
跨国经营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碧珺 高恺琳
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其海外资产的安全和收益由于涉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果、企业国际化发展成败而日趋重要。从具有独特性制度环境下“走出去”的中国跨国企业,其海外子公司绩效如何受到具有差异性的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了东道国与母国的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由于国有企业身份的特定优势、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经营的相对优势以及文化相似性的弥补作用,该负面影响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位于发达国家、文化距离较远东道国的海外子公司中。渠道分析表明,随着制度距离扩大,海外子公司对高质量雇员的需求增强从而增加了其平均雇员成本,并面临上升的东道国民众负面认知。同时,丰富的母公司海外投资经验、先行者行业经验以及良好的双边外交关系有助于缓释制度距离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制度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研究从“走出去”的投资决策阶段,拓展到“走下去”的投资绩效评估阶段,为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和企业参考。
[期刊] 预测
[作者]
毕振力 李纲
本文基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发展的理论,从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管理的视角,对中外合资轿车生产企业角色转换的动因,研发职能演进的方式进行了阐述,从而对中外合资轿车企业发展自有品牌轿车的方向、前途进行了分析,并就政府管理部门对中外合资轿车企业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政策取向,中方母公司在对合资企业行使投资者管理权过程中与跨国公司博弈的战略选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外合资公司 自主品牌轿车 研发职能演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晓阳 衣长军 陈初昇
海外子公司绩效是体现跨国企业海外投资成败的关键指标,如何提高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绩效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手工整理的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数据,从数字经济视角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海外子公司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母公司管理者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海外子公司绩效;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增强了数字化转型对海外子公司绩效的赋能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海外子公司自主权和增强技术创新优势两方面提升海外子公司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海外研发子公司以及投资到发达国家的海外子公司的赋能效应更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全面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海外子公司绩效的赋能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经验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花 王珏 刘园园
已有文献证实,在发达国家存在从当地企业向跨国子公司的反向溢出效应,但在发展中国家中目前还鲜有关于跨国子公司向东道国企业学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此,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证实在华跨国子公司与当地企业之间存在相互学习、相互受益的事实。本文首先通过7家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本土知识的学习对于在华跨国子公司的重要性,他们与中国本土企业存在横向和纵向的相互学习,且彼此受益。为了进一步证实该观点,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和结构方程模型对369家跨国子公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跨国子公司和本土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学习,显著提升了各自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对绩效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铁民 周捷
经济全球化给更多企业带来了跨国经营的机会与动力。本文着重分析在跨国经营中海外子公司在当地的业务范围如何演化、其发展路径通常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而企业又可以通过做出哪些战略选择来更好地调节其发展路径。通过对辉瑞制药中国公司在1993 ̄2002年期间在华生产范围发展路径的描述和分析,本文提出两个观点。一是在跨国经营中企业通常面临保持公司在全球的业务整合以及适应当地市场具体条件的双重压力,当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时,由于决策者的认知受有限理性的制约,海外子公司的业务并不会按现有文献中所提出的按母公司已有业务从强到弱顺序发展,而是呈现迂回发展的路径。二是企业可以通过对战略变量的参数的选择来调节其海外子公司...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海外扩张 子公司发展 战略选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衣长军 李楚薇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已跻身世界前三,步入"走出去"新时代。但快速的国际化经营模式似乎并未给中国"走出去"企业带来预期的绩效增长,大量海外子公司未能成功地"走下去"。从彭罗斯(Penrose)企业成长理论视角出发,以中国2006—2018年A股上市跨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与海外子公司生存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跨国企业的快速国际化低估了国际化进程中的Penrose效应,低估了吸收、消化经验知识学习所需的时间,这会提高海外子公司的退出风险。进一步细分跨国企业国际化的不同维度,发现基于广度的快速国际化会使中国跨国企业面临更大的Penrose约束,对海外子公司绩效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表明采用合资模式、积累丰富的国际化经验能缓解中国跨国企业面临的"时间压缩不经济"压力和Penrose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