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0)
- 2023(14198)
- 2022(11692)
- 2021(10633)
- 2020(9177)
- 2019(21010)
- 2018(20483)
- 2017(39627)
- 2016(21179)
- 2015(24078)
- 2014(24003)
- 2013(24334)
- 2012(22889)
- 2011(20767)
- 2010(21007)
- 2009(20159)
- 2008(20372)
- 2007(18462)
- 2006(16392)
- 2005(15381)
- 学科
- 济(121766)
- 经济(121654)
- 业(88179)
- 企(79516)
- 企业(79516)
- 管理(76064)
- 方法(48805)
- 数学(39893)
- 数学方法(39687)
- 财(32497)
- 业经(32189)
- 农(30406)
- 中国(27796)
- 务(23210)
- 财务(23192)
- 财务管理(23160)
- 地方(22854)
- 企业财务(21979)
- 农业(21504)
- 制(21053)
- 贸(20688)
- 贸易(20678)
- 易(20107)
- 技术(18619)
- 和(18616)
- 学(17450)
- 策(17413)
- 划(16919)
- 体(16610)
- 理论(15797)
- 机构
- 学院(327074)
- 大学(324174)
- 济(157862)
- 经济(155279)
- 管理(129079)
- 研究(111891)
- 理学(110199)
- 理学院(109108)
- 管理学(107872)
- 管理学院(107252)
- 中国(88985)
- 财(71139)
- 京(67201)
- 科学(62022)
- 所(56722)
- 财经(56700)
- 农(51824)
- 经(51411)
- 研究所(50764)
- 经济学(49973)
- 中心(49702)
- 江(49147)
- 经济学院(44989)
- 北京(43003)
- 业大(42756)
- 财经大学(41667)
- 农业(40674)
- 院(39066)
- 州(38202)
- 商学(37340)
- 基金
- 项目(202516)
- 科学(161903)
- 基金(150776)
- 研究(150341)
- 家(129351)
- 国家(128246)
- 科学基金(111453)
- 社会(100573)
- 社会科(95581)
- 社会科学(95555)
- 基金项目(79028)
- 省(77008)
- 自然(69034)
- 自然科(67472)
- 自然科学(67450)
- 教育(67032)
- 自然科学基金(66372)
- 划(63767)
- 资助(62137)
- 编号(58773)
- 成果(46806)
- 部(46726)
- 重点(45151)
- 发(45013)
- 创(44524)
- 国家社会(42904)
- 业(42187)
- 创新(40976)
- 教育部(40742)
- 人文(39874)
- 期刊
- 济(183512)
- 经济(183512)
- 研究(102208)
- 中国(60099)
- 财(59119)
- 管理(52622)
- 农(48038)
- 科学(43249)
- 学报(42651)
- 大学(33144)
- 农业(32607)
- 融(32488)
- 金融(32488)
- 学学(31637)
- 经济研究(30370)
- 财经(30198)
- 技术(29844)
- 业经(27992)
- 经(26260)
- 问题(24093)
- 教育(22956)
- 贸(21635)
- 技术经济(21482)
- 业(20420)
- 世界(19909)
- 国际(19472)
- 统计(17136)
- 商业(16174)
- 现代(16014)
- 策(15622)
共检索到502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钞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逐步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仅促进了自身发展和维护了本国经济安全,还对东道国的利益分配和国际关系带来了全方位影响。中国跨国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其投资活动的影响,以制定科学的政治风险防控策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跨国投资 政治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长辉
(五)出资结构 我国企业的出资包括现金、实物和工业产权。中国海外企业可以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组织提供的资金,也可以利用东道国的银行进行融资。实物投资的范围很广,包括设备、机器、工具、原材料、元器件、运输工具等。工业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使用权。 在我国海外投资中,直接投入的外汇资金约占1/3,而以实物和工业产权形成的投资占2/3。在资金投入中,由我国用现汇汇出的部分不到10%,其余的90%是从国际资本市场筹集的。我国在国外的融资方式有:海外企业贷款、国际金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长辉
从1979年开始,众多中国各类企业跨出国门,尝试对外直接投资,兴办海外企业。对《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较小,因此大大影响了其竞争力。因此,从事跨国投资不仅仅是企业行为,而应成为一项重要国策。国家政策的鼓励或限制,将对中国企业未来的跨国投资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较长,本刊分两次登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飞翔
一、跨国投资的可能性 在我国,一方面是关于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呼声很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我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尚不成熟,至少是短期内不宜广泛进行跨国投资。这个认识上的问题不解决,我国企业在实现经营国际化方面恐怕难有实质性的进展。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国外的直接投资有了一定程度的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理论认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向荣 周密
中国大部分企业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偏好的存在有极为复杂的原因,既存在非理性行为,也存在非意愿选择约束。本论文通过对两种融资约束机制有效性的分析,意在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中国资本市场发育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与制度安排有关,由此导致企业的非意愿选择约束;其二,在成本约束下,企业融资选择中出现了经济学中所谈到的“劣势有效”,从而导致企业在非理性条件下的理性选择。最终的结论是:中国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制度的成长对市场选择机制的有效支持。
关键词:
企业融资 劣势有效 非意愿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进球 刘志华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企业守信、失信的成本收益。同时,从制度环境变化、企业产权制度和政府行为角度分析了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
企业信用 企业产权 政府行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刚
一、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现状“十五”时期,中国启动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诗韵 李文韬 贺灿飞
企业比较优势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理解跨国投资的核心观点,但不能完全解释企业对外投资的跨行业行为。文章基于FDI Markets绿地投资数据,在企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补充考虑企业潜在比较优势和本地相关知识溢出的双重影响,从认知邻近的视角探究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业选择问题。主要结论:①中国跨国企业同时存在行业内投资和跨行业投资行为,投资行业与自身知识库联系紧密但又不完全一致;②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业选择同时受到企业潜在比较优势和城市相关知识溢出的显著影响;③企业异质性显示,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跨国投资仅依赖自身能力,而民营企业的本地嵌入性更强,更加依赖城市知识库。小规模企业和首次跨国投资企业因自身缺乏经验,因此更依赖城市知识库;④城市异质性显示,企业所在城市经济复杂度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其跨国投资行业决策越可能受到城市知识库的影响。文章有助于认识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行业演替的微观过程及其机理,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汤临佳 范彦成 池仁勇 程聪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对拉美国家投资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对外投资过程中经验学习和经验误用调节国家距离对跨国投资绩效影响效果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国家距离对企业跨国投资活动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制度维度和地理维度的阻碍作用要强于文化维度。此外,企业在东道国的投资经验主要体现出经验学习效应,而在区域以及全球非东道国的投资经验均表现出明显的经验误用效应。本文就中国企业规避跨国投资风险提出了若干理论解释和投资战略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 宏
本文从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各国追求国际生产的一体化,而作为与国际生一体化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则是跨国公司。因此,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对策就是大力发展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 跨国经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华 张文君 陈锐敏
为了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合法性的影响,本文以2005-2018年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为样本,结合双重差分和Tobit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成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降低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问题投资规模和频率,证明该倡议对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并获取东道国合法性具有正向影响。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地理距离近以及"一带"沿线国家的影响更大;可以显著提升在政治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投资的合法性,因而对问题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章文光 梁丽红
本文认为,为了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和增强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产业关联的契机;如何有效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关联,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针对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产业关联不够紧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国产化率普遍较低的现状,中国企业要通过自身技术创新和聚集效应的获取,努力提高与跨国公司的产业关联度。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产业关联 技术创新 聚集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