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3)
- 2023(10871)
- 2022(8724)
- 2021(8156)
- 2020(6924)
- 2019(15519)
- 2018(15072)
- 2017(29168)
- 2016(15540)
- 2015(17045)
- 2014(16801)
- 2013(16970)
- 2012(15617)
- 2011(13918)
- 2010(13927)
- 2009(13242)
- 2008(13643)
- 2007(12139)
- 2006(10586)
- 2005(10129)
- 学科
- 业(79456)
- 济(77239)
- 经济(77158)
- 企(74656)
- 企业(74656)
- 管理(62184)
- 方法(35255)
- 数学(27433)
- 数学方法(27302)
- 财(27076)
- 业经(26702)
- 农(22716)
- 务(21211)
- 财务(21204)
- 财务管理(21188)
- 企业财务(20193)
- 中国(19722)
- 技术(17093)
- 农业(16647)
- 制(16072)
- 贸(15557)
- 贸易(15549)
- 易(15263)
- 策(14908)
- 划(14197)
- 和(13310)
- 体(12914)
- 企业经济(12173)
- 理论(12021)
- 经营(11715)
- 机构
- 学院(232159)
- 大学(228798)
- 济(111363)
- 经济(109832)
- 管理(94480)
- 理学(81274)
- 理学院(80532)
- 管理学(79761)
- 管理学院(79312)
- 研究(77071)
- 中国(63363)
- 财(51893)
- 京(47198)
- 科学(41814)
- 财经(41701)
- 所(38357)
- 经(38233)
- 农(36714)
- 经济学(35211)
- 研究所(34465)
- 中心(33647)
- 江(33296)
- 经济学院(31865)
- 财经大学(31107)
- 北京(30008)
- 业大(29993)
- 商学(29037)
- 农业(28911)
- 商学院(28785)
- 院(27278)
- 基金
- 项目(147638)
- 科学(119995)
- 基金(113067)
- 研究(108567)
- 家(97763)
- 国家(96940)
- 科学基金(85261)
- 社会(74280)
- 社会科(70759)
- 社会科学(70744)
- 基金项目(58826)
- 省(54462)
- 自然(53933)
- 自然科(52814)
- 自然科学(52800)
- 自然科学基金(52019)
- 教育(48203)
- 资助(46495)
- 划(45515)
- 编号(40511)
- 业(35655)
- 部(34825)
- 创(34085)
- 重点(32671)
- 国家社会(32450)
- 成果(31521)
- 发(31493)
- 创新(30998)
- 教育部(30564)
- 性(29854)
- 期刊
- 济(123547)
- 经济(123547)
- 研究(71561)
- 财(44288)
- 中国(41918)
- 管理(41107)
- 农(34392)
- 科学(32031)
- 学报(30213)
- 大学(24051)
- 农业(23997)
- 融(23873)
- 金融(23873)
- 学学(23201)
- 财经(22277)
- 经济研究(21307)
- 技术(20552)
- 业经(19847)
- 经(19407)
- 问题(16337)
- 业(16249)
- 贸(16105)
- 技术经济(15025)
- 世界(14993)
- 国际(14750)
- 教育(14676)
- 财会(12320)
- 现代(11946)
- 商业(11014)
- 统计(10811)
共检索到350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飞翔
一、跨国投资的可能性 在我国,一方面是关于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呼声很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我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尚不成熟,至少是短期内不宜广泛进行跨国投资。这个认识上的问题不解决,我国企业在实现经营国际化方面恐怕难有实质性的进展。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国外的直接投资有了一定程度的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理论认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长辉
(五)出资结构 我国企业的出资包括现金、实物和工业产权。中国海外企业可以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组织提供的资金,也可以利用东道国的银行进行融资。实物投资的范围很广,包括设备、机器、工具、原材料、元器件、运输工具等。工业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使用权。 在我国海外投资中,直接投入的外汇资金约占1/3,而以实物和工业产权形成的投资占2/3。在资金投入中,由我国用现汇汇出的部分不到10%,其余的90%是从国际资本市场筹集的。我国在国外的融资方式有:海外企业贷款、国际金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钞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逐步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仅促进了自身发展和维护了本国经济安全,还对东道国的利益分配和国际关系带来了全方位影响。中国跨国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其投资活动的影响,以制定科学的政治风险防控策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跨国投资 政治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长辉
从1979年开始,众多中国各类企业跨出国门,尝试对外直接投资,兴办海外企业。对《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较小,因此大大影响了其竞争力。因此,从事跨国投资不仅仅是企业行为,而应成为一项重要国策。国家政策的鼓励或限制,将对中国企业未来的跨国投资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较长,本刊分两次登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刚
一、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现状“十五”时期,中国启动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华 张文君 陈锐敏
为了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合法性的影响,本文以2005-2018年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为样本,结合双重差分和Tobit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成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降低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问题投资规模和频率,证明该倡议对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并获取东道国合法性具有正向影响。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地理距离近以及"一带"沿线国家的影响更大;可以显著提升在政治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投资的合法性,因而对问题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诗韵 李文韬 贺灿飞
企业比较优势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理解跨国投资的核心观点,但不能完全解释企业对外投资的跨行业行为。文章基于FDI Markets绿地投资数据,在企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补充考虑企业潜在比较优势和本地相关知识溢出的双重影响,从认知邻近的视角探究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业选择问题。主要结论:①中国跨国企业同时存在行业内投资和跨行业投资行为,投资行业与自身知识库联系紧密但又不完全一致;②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业选择同时受到企业潜在比较优势和城市相关知识溢出的显著影响;③企业异质性显示,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跨国投资仅依赖自身能力,而民营企业的本地嵌入性更强,更加依赖城市知识库。小规模企业和首次跨国投资企业因自身缺乏经验,因此更依赖城市知识库;④城市异质性显示,企业所在城市经济复杂度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其跨国投资行业决策越可能受到城市知识库的影响。文章有助于认识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行业演替的微观过程及其机理,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汤临佳 范彦成 池仁勇 程聪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对拉美国家投资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对外投资过程中经验学习和经验误用调节国家距离对跨国投资绩效影响效果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国家距离对企业跨国投资活动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制度维度和地理维度的阻碍作用要强于文化维度。此外,企业在东道国的投资经验主要体现出经验学习效应,而在区域以及全球非东道国的投资经验均表现出明显的经验误用效应。本文就中国企业规避跨国投资风险提出了若干理论解释和投资战略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林叶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跨国经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起步的,从1979年至1997年底,我国除金融业以外的海外企业已达5356家,协议中方投资额6067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行业有贸易、资源开发(如矿业、林业、渔业资源开发)、机电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段云程
在选定目标市场国家的前提下,采取何种投资进入方式,对于现阶段中国企业的跨国发展,无疑是一个特别现实的课题。在企业的跨国投资进入方式上,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选择:①生产经营系统的部分进入或全部进入;②跨国子企业形成上采用购并或新建;③子企业所有权安排上的合资经营或独资经营。任何采用直接投资进行跨国发展的企业都将面临这三个方面的决策。企业作出这几方面的决策,既要服从自身的战略目标、经营实力等内部条件,又要受到目标国家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盛林
在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下,中国企业跨国投资通过"抱团"方式改变传统的单打独斗,以融入式发展取代传统的资源占有,实现了企业产业链的国际延伸和集群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激发更多国内优秀企业通过融入境外经贸合作园区走向国际市场,扩大产业链集聚投资优势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